高二化学离子反应的应用内容摘要:
调零:并使液面处在“ 0”或“ 0”以下某一刻度处,记下 准确读数。 ⑤ 读数: a、滴定管要垂直 b、装液或放液后静置一会儿 c、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d、估读到小数点后两位 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探究三 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一直都是无色的 , 那如何判断所加的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中和呢。 三、酸碱中和滴定终点的确定 ② 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A、指示剂的 pH变色范围尽可能接近中和时的 pH B、颜色变化明显。 ① 常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红色 蓝色 黄色 碱色 无色 红色 红色 酸色 pH 浅红色 酚 酞 紫色 石 蕊 橙色 甲基橙 pH 中间色 酚酞 甲基橙 ③ 常用中和滴定指示剂 四、中和滴定操作 ①左手握滴定管活塞,右手拿锥形瓶并不断振荡。 ②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③终点判断:当滴入最后一滴,溶液颜色变为无色。 ④读取滴定管刻度并记录。 :用事先已用待测液润洗的碱式滴定管准确量取。高二化学离子反应的应用
相关推荐
的离子方程式为: NH4Cl与 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弱电解质转化为更弱的电解质 CaCO3 + 2CH3COOH== 生成弱电解质 CH3COO+Ca2++CO2+H2O 酸性弱 强于 此反应之所以能进行是因为 H2CO3(CO2 + H2O )比 CH3COOH ,或酸性CH3COOH H2CO3 回主页 生成气体 如果两溶液能相互反应生成 ,则离子反应就能够进行,如
电荷( mol 1= mol),故 K+一定存在。 由于 CO 和 SO 都能与 Ag+形成沉淀,所以这三 组实验不能证明一定有 Cl,其仅是可能存在。 答案 A 42423424 ,欲确定是否含有下列离子: Na+、 Mg2+、 Al3+、 Fe2+、 Ba2+、 NO 、 SO 、 Cl、 I、 HCO ,取该溶液实验如下: 3 243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 取少量该溶液,
催化剂: 浓硫酸 温度过高会导致副产物较多 副反应 可能存在的杂质有哪些。 主要杂质:水杨酸聚合物、水杨酸 如何除去这些杂质,得到纯净的阿司匹林。 三、阿斯匹林的合成 85℃ - 90 ℃ 四、阿司匹林的提纯 : 用 NaHCO3溶液除去副产物聚合物 因为乙酰水杨酸中含羧基,能与 NaHCO3 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副产物聚合物不能溶于 NaHCO3溶液 操作: 加 NaHCO3 溶液、搅拌
否大量共存的规律 多种离子能否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归纳起 来就是:一色、二性、三特殊、四反应。 —— 若限定无色溶液,则 Cu2+、 Fe3+、 Fe2+、 MnO 等有色离子不能存在。 4 —— (1)在强酸性溶液中, OH及弱酸根离子 (如 CO 、 SO 、 S CH3COO ( 2)在强碱性溶液中, H+及弱碱阳离子 (如 NH 、 Al3+、 Mg2+、 Fe3+等 ) (
溶剂中的溶解度很小或很 大,易于除去; ② 被提纯的 有机物 在此溶剂中 的溶解度 , 受温度影响较大。 重 结 晶 【 思考 】 重结晶时溶剂应该如何选择。 电影 《 闪闪的红星 》 中,为让被困的红军战士吃上食盐,潘冬子将浸透食盐水的棉袄裹在身上,带进山中 „„ 假如潘冬子来到实验室,欲从食盐水中提取出食盐,你建议他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A.过滤 B.重结晶 C.蒸发 D.蒸馏 蒸馏法适用于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