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内容摘要:

否大量共存的规律 多种离子能否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归纳起 来就是:一色、二性、三特殊、四反应。 —— 若限定无色溶液,则 Cu2+、 Fe3+、 Fe2+、 MnO 等有色离子不能存在。 4 —— (1)在强酸性溶液中, OH及弱酸根离子 (如 CO 、 SO 、 S CH3COO ( 2)在强碱性溶液中, H+及弱碱阳离子 (如 NH 、 Al3+、 Mg2+、 Fe3+等 ) ( 3)酸式弱酸根离子 (如 HCO 、 HSO 、 HS 等 )在强酸性或强碱性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存在。 3423233 ( 1) AlO 与 HCO 不能大量共存: AlO +HCO +H2O Al( OH) 3↓+CO。 ( 2) “ NO +H+” 组合具有强氧化性,能与 S Fe2+、 SO 、 I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这一种组 ( 3) NH 与 CH3COO、 CO , Mg2+与 HCO 等组 合中,虽然两种离子都能水解且水解相互促进, 但总的水解程度仍很小,它们在溶液中能大量 共存(加热就不同了)。 2332 2 332323 344. 指离子间通常能发生的四种类型的反应,能相 ( 1)复分解反应,如 Ca2+与 CO 、 NH 与 OH、 H+与 CH3COO ( 2)氧化还原反应,如 Fe3+与 I, NO ( H+)与 Fe2+, MnO ( H+)与 Br, H+与 S2O ( 3)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如 Al3+与 HCO 、 Al3+与 AlO 、 Al3+与 S2 ( 4)络合反应,如 Fe3+与 SCN等。 23 4343223 判断离子共存问题,应先看清试题 的前置条件,如 “ 在强酸性溶液中 ……”“ 在无色 透明溶液中 ……”“ 在由水电离出的 c( H+) =1 1013 mol/L的溶液中 ……”“…… 因发生氧化还原 反应而 ……” 等等,再分析离子间的相互反应情 况。 特别提醒 【 典例导析 4】 某无色透明的强酸性溶液中 ,能 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 Al3+、 SO 、 NO +、 AlO 、 K+、 SO 、 K+、 SO 、 Na+ 、 NO 、 Fe2+、 Cl 解析 B项中 AlO 在酸性条件下不存在; C项中 MnO 为紫色; D项中在酸性条件下 Fe2+、 NO 不 能共存。 A43422424243234迁移应用 4 某无色溶液能与铝反应放出氢气,则 该溶液中肯定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Na+、 Ba2+、 Cl +、 I、 HCO 、 SO +、 Cl、 SO 、 AlO +、 Mg2+、 SO 、 Cl 解析 由题意知,该溶液与 Al反应放出 H2,说 明该溶液显酸性或碱性 ,而 HCO 在酸性和碱性 条件下都不存在,故 B项符合题意。 B3422423243迁移应用 5 室温下 ,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中都不 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Cu2+、 Cl、 NO +、 Na+、 SO 、 S2 +、 Na+、 AlO 、 SO +、 Fe2+、 NO 、 Br 解析 A项离子在酸性溶液中可以共存; B、 C项 离子在碱性溶液中可以共存; D项,当溶液呈碱 性时 ,Fe2+不存在 ,当溶液呈酸性时, Fe2+与 NO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42 24233D 3题组一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与弱电解 ,按照图 甲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图乙连接好 线路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对点训练 答案 D ,其水溶液能导电,溶于水时化学 键被破坏,且该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 (葡萄糖 ) 解析 I2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 解质; BaCO3是盐,属于电解质; CO2属于非电 解质,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为电解质,其水 溶液能导电;葡萄糖为非电解质,但其水溶液 不能导电。 C ( ①不溶于水的盐( CaCO BaSO4等)都是弱 ③ mol/L所有一元酸中氢离子浓度都是 mol/L ④ 强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一定大于弱酸溶液 ⑤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有自由移 ⑥ A.①③⑤⑥ B. ⑤ ⑥ 解析 强酸、强碱、大部分盐都是强电解质,CaCO BaSO4等尽管难溶于水但却属于强电解 质,酸的强弱不同,物质的量浓度不同,都会 导致 H+的浓度不同。 部分共价化合物属于强电 解质,但在熔融状态下并不导电,故只有⑤正 确。 答案 C ,属于电解质的是 ,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 并写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①硫酸 ②盐酸 ③氯气 ④硫酸钡 ⑤酒精 ⑥铜 ⑦醋酸 ⑧氯化氢 ⑨蔗糖 ⑩氨气 CO2 NaHCO3 答案 ①④⑦⑧ ⑤⑨⑩ ①④⑧ ⑦ ① H2SO4 2H++SO ④ BaSO4 Ba2++SO ⑦ CH3COOH CH3COO+H+ ⑧ HCl H++Cl NaHCO3 Na++HCO 、 HCO H++CO 32423243题组二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 ( Na++H++CO Na++H++SO Mg2++2Cl ( OH) 2 Ba2++2OH 解析 HCO 是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拆分, A项书写错误;而 HSO 为强酸的酸式酸根离 子,应拆分, B项书写正确; MgCl Ba(OH)2 分别为可溶性盐和强碱,都属于强电解质 ,C、 D项书写正确。 A423243 “ H++OH H2O” 来表示的是 ( +NaOH NaCl+H2O +Ba( OH) 2 BaSO4↓+2H 2O +NaOH CH3COONa+H2O +Cu( OH) 2 CuCl2+2H2O 解析 离子方程式 “ OH+H+ H2O” 可代表可 溶性强碱与可溶性强酸反应 ,生成可溶性盐和水。 B项中 ,BaSO4难溶。 C项中 ,CH3COOH为弱酸; D 项中, Cu( OH) 2难溶;只有 A项正确。 A ,只能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 是 ( ① Fe+Cu2+ Fe2++Cu ② Ba2++2OH+2H++SO BaSO4↓+2H 2O ③ Cl2+H2O H++Cl +HClO ④ CO +2H+ CO2↑+H 2O ⑤ Ag++ Cl AgCl↓ ③ B.②③ C.③⑤ D. 解析 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一类反应,如①可表 示金属铁与可溶性铜盐的反应,②可表示硫酸 或硫酸氢盐与氢氧化钡反应,④可表示可溶性 碳酸盐与强酸反应,⑤可表示可溶性银盐和盐 酸盐反应。 A 2423 n 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 Cl2的物质 的量为 x mol ( 1)当 x≤ n mol时,这一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是 ( 2)当 x≥ n mol时,这一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是 ( 3)当 x=n mol时,这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解析 Cl2能氧化 Fe2+,也能氧化 Br,但由于还原 性 :Fe2+Br,则 Fe2+先被氧化 ,后 Br被 氧化。 因此 FeBr2与 Cl2反应的产物随 Cl2的量的变化而变化。 ① Cl2只氧化 Fe2+,则根据电子守恒有: n=2x即 x= : 2Fe2++Cl2 2Fe3++2Cl ② Cl2将 Fe2+、 Br全部氧化 ,根据电子守恒有: n+ 2n=2x,即 x=: 2Fe2++4Br+3Cl2 2Fe3++2Br2+6Cl; ③ 若 x,则 Cl2将 Fe2+全部氧化,而 Br 只被氧化一部分,具体反应要由 n、 x之间关系确 定。 若 x= x mol氯气得到电子为 2x mol,n mol Fe2+失去的电子为 n mol,因此只有 n mol Br失去 n mol电子,对应离子方程式为 2Fe2++2Br+2Cl2 2Fe3++Br2+4Cl。 答案 ( 1) 2Fe2++Cl2 2Fe3++2Cl (2)2Fe2++4Br+3Cl2 2Fe3++2Br2+6Cl (3)2Fe2++2Br+2Cl2 2Fe3++Br2+4Cl 题组三 离子共存问题 ( : Na+、 Al3+、 Cl、 HCO pH=1的溶液中: Na+、 Fe2+、 Cl、 NO pH=14的溶液中: K+、 Cl、 ClO、 Na+ Fe3+的溶液中: NH 、 K+、 I、 SO 解析 A项, Al3+与 HCO 发生双水解,故错误; B项, H+、 Fe2+、 NO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错 误; D项, Fe3+与 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错误。 C 33。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