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氮的氧化物和硝酸内容摘要:
V( NO) V(NO2)时,反应后剩余 NO,体 积为 V( NO) 原 V( NO2)。 ( 2)当 V(NO2)≥ V(NO)时,最后无气体剩余。 【 典例导析 1】 将容积为 50 mL的量筒内充满二氧化 氮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倒置量筒在盛满水的水槽 里,一段时间后,量筒里剩余气体体积为 5 mL。 则原混合气体中 NO2和 O2体积比可能是 或。 解析 NO或 NO2与 O2混合气体与水的反应计算关 系式可由下列化学方程式推导出来。 2NO+O2 2NO2 ① 3NO2+H2O 2HNO3+NO ② 由② 2+① 得 4NO2+O2+2H2O 4HNO3 ③ 由① ③ +②② 4NO+3O2+2H2O 4HNO3 ④ ③ 、④两式就是平时计算经常用到的关系式。 设剩余的 5 mL为 O2,则参加反应③的 NO2和 O2的总 体积为 :50 mL5 mL=45 mL 则原混合气体里 ,NO2的体积为 :45 mL 4/5=36 mL O2的体积为: 50 mL36 mL=14 mL 即 NO2与 O2的体积比为: 36∶14=18∶7。 设剩余的 5 mL为 NO,由②式得过量的 NO2体积为 15 mL,则发生反应③的 NO2和 O2的总体积为 50 mL 15 mL=35 mL 则原混合气体里 ,O2的体积为: 35 mL 1/5=7 mL, NO2的体积为: 50 mL7 mL=43 mL 即 NO2与 O2的体积为: 43∶7。 答案 18∶7 43∶7 迁移应用 1 将盛有 12 mL NO2和 O2的混合气体的量 筒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还剩余 2 mL无色气 体,则原混合气体中 O2的体积是 ( ) ① mL ② mL ③ mL ④ 4 mL A. ①④ B.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解析 解题依据的化学反应原理为 4NO2+O2+2H2 O 4HNO3 3NO2+H2O 2HNO3+NO 设 O2的体积为 x mL,剩余的气体有两种可能: ( 1)若剩 O2,则 V剩 =x ( 12x) =2 得 x=4, ④ 正确。 ( 2)若剩 NO,则 V剩 = [( 12x) 4x] =2, 得 x=, ① 正确。 A 4131要点二 金属与硝酸的反应 HNO3反应的一般通式 ( 1)金属 +浓硝酸 金属硝酸盐 +NO2↑+H 2O ( 2)金属 +稀硝酸 金属硝酸盐 +NO↑+H 2O ( 1)金属与硝酸反应一般不生成 H2。 浓 HNO3一 般被还原为 NO2,稀 HNO3一般被还原为 NO。 ( 2)铁与稀硝酸反应,先生成 Fe(NO3)3,若 Fe过 量, Fe(NO3)3再和 Fe反应生成 Fe(NO3)2。 ( 3)铜与浓 HNO3反应,若 Cu过量,开始时硝酸 的还原产物为 NO2,随着反应的进行,浓 HNO3 变稀,硝酸的还原产物为 NO,最终应得到 NO2 和 NO的混合气体。 ( 1)原子守恒法 HNO3与金属反应时,一部分 HNO3起酸的作用, 以 NO 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一部分作为氧化 剂转化为还原产物,这两部分中氮原子的总物 质的量等于反应消耗的 HNO3中氮原子的物质的 量。 ( 2)得失电子守恒法 HNO3与金属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HNO3中氮 原子得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金属失电子的物质的 量。 3( 3)电荷守恒法 HNO3过量时反应后溶液中(不考虑 OH)则有: c(NO )=c(H+)+nc(Mn+)(Mn+代表金属离子 )。 ( 4)离子方程式计算法 金属与 H2SO HNO3的混合酸反应时,由于硝酸 盐中 NO 在 H2SO4提供 H+的条件下能继续与金属 反应,因此此类题目应用离子方程式来计算,先 作过量判断 ,然后根据完全反应的金属或 H+或 NO 进行相关计算,且溶液中要符合电荷守恒。 333【 典例导析 2】 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 ,得到硝 酸铜溶液和 NO N2O NO的混合气体 ,这些气体 与 L O2(标准状况 )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 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 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 入 5 mol/L NaOH溶液至 Cu2+恰好完全沉淀 ,则消耗 NaOH溶液的体积是。高二化学氮的氧化物和硝酸
相关推荐
解析 ( 1) 【 提出假设 】 在不反应的情况下,含 有 Br2的溶液呈黄色。 Fe2+被氧化为 Fe3+也导致溶液 呈黄色。 【 设计实验方案 】 假设 1是溶液中含有 Br2导致溶 液呈黄色 ,可利用 CCl4萃取的方法来判断 Br2的存 在。 假设 2是溶液中含有 Fe3+导致溶液呈黄色,可 根据 Fe3+与 SCN反应生成血红色溶液来判断溶液 中含有 Fe3+ ( 2) FeCl2与
使氮气分子的结构很稳定 .在通常情况下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而氮原子较活泼 . — — —N N a. 氮气与氢气的反应 (2) 还原性 : 氮气与氧气的反应 高温高压 催化剂 N2 +3H2 2NH3 b. 氮气与金属反应 N2+3Mg Mg3N2 (淡黄色 ) 点燃 N2+O2 2NO 放电 (1) 氧化性 (1) 合成氨、制氮肥、硝酸 (工业上 )
规律方法 】 铜与浓、稀硝酸所发生的反应是不同的,在解题时要特别注意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由浓变稀的特点,产生的气体往往是 NO和 NO2的混合物;向硝酸盐中加入 H+ 相当于又加入了硝酸;有关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计算常用的解题技巧有 “原子守恒 ”和 “电子守恒 ”。 跟踪训练 (随学随练,轻松夺冠 ) 2. (2020年苏州统考 )在浓硝酸中放入铜片:
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电子云)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S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分布图 讨论:原子核外电子运动有哪些特征。 人们按照图示的方法制作电子云的轮廓图 常把电子出现的概率约为 90%的空间圈出来 电子层 K L M N O 离核远近 电子出现的机会 电子运动的能量 1S 2S P Z d 轨道 角度分布图 (剖面图 ) S的原子轨道是 ________形的,电子层序数越大
,可以说是科学史上又一“丰碑”。 • 蛋白质是含氮生物高分子化合物,有 C、 H、0、 N、 S等元素,还有一些微量元素,构成的种类有 10万种以上。 • 天然蛋白质的结构独特而稳定,按照氨基酸的连接方式分为: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四级结构。 蛋白质的一级、二级、三级结构 蛋白质的分子图象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 学生分组实验探究 】 : 蛋白质的化学性质 试管 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