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内容摘要: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a、 b、 c三点溶液的 pH: a> b> c B、 用湿润的 pH试纸测量 c处溶液的 pH值,比实际 pH值偏小 C、 a、 b、 c三点溶液用 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 a> b> c D、 若在“ O”点醋酸双聚成八元环分子,则其结构为: 影响因素 ( 1)内因: ( 2)外因: 二、电离平衡 ①温度升高,有利于电离 ②浓度越稀,越有利于电离 ③同离子效应 :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能抑制电离。 ④能反应的离子 :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的某种离子反应的强电解质,能促进电离。 改变条件 平衡移动 n(H+) c(H+) c(Ac) 溶液导电能力 加热升温 加水稀释 加等浓度的醋酸 加醋酸钠固体 通少量 HCl 加 NaOH(s) 以 不移动 不变 不变 不变 CH3COOH CH3COO ̄ + H+ 电离平衡常数: Ka= c ( H+) .c( A) c(HA) 对于一元弱酸: HA H++A, 平衡时 对于一元弱碱: MOH M+ +OH,平衡时 Kb= c ( M+).c( OH ) c(MOH) ( 1)表达式 : ( 3) .影响电离平衡常数大小的因素: ,在同一温度下,不同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不同。 ,但室温下一般变化不大。 ( 2) .意义: K值越大,电离程度越大,相应酸 (或碱 )的酸 (或碱 )性越强。 可以用电离常数表示弱酸弱碱的相对强弱: 结论:酸性: HFCH3COOHHClO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NaCl = Na+ +Cl-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用 “ = ” 弱电解质在溶液中部分电离,用 “ ” 多元弱酸的电离 应分步完成电离方程式,多元弱碱则一步完成电离方程式。 CH3COOH H+ +CH3COO- H2CO3 H++HCO3 例 ( 09年海南化学 6改编) 已知室温时, 某一元酸 HA在水中有 %发生电离,完成以下内容 (1)、该溶液的 pH=_____ 〖 体验高考 〗 (3)、此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 ______ (。高二化学弱电解质电离平衡
相关推荐
( 5)取滤液 B 100 mL,加入 1 mol/L盐酸 200 mL,沉淀量达到最大且质量为 g。 则滤液 B中c( )= , c(Na+) 2 mol/L(填“ ” 、 “ =” 或 “ ” )。 2lOA解析 首先明确铝土矿的组成,根据组成物质的性 质了解流程中所加药品和操作的目的,比较每一 步骤反应前后物质组成的变化和相关化学方程 式,最后形成整体思维。 (
• 规律的符号表示 • 写出下列反应的产物 • 小结:在发生 加成反应时,原有机物中的不饱和键发生了变化,生成了具有另一种官能团的有机物。 规律应用 A1 = B1 + A2— B2 A1 — B1 B2 δ + δ δ + δ A2 δ + δ 目录 复习引课 加成反应 取代反应 消去反应 复习小结 练习作业 返 回 讲授新课 —— 二、取代反应 • 提问:
温度计、分液漏斗等. ② 药品:浓硝酸、稀硝酸、浓硫酸、稀硫酸、苯、 5% NaOH溶液、蒸馏水等. 请参考以下实验设计思路,讨论并回答有关问题. 第一步:选择合适的实验仪器及条件 ① 采用的加热方式: __________,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反应物均为 __________且用
m+n p +q ( = ) C% P 400176。 C 500176。 C 正反应是 反应 (放热、吸热 ) m+n p+q ( = ) 放热 放热 C D C% T 107 Pa 105 Pa A B 五、浓度 A 40% 右图表示 800℃ 时, A、 B、 C三种气体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t1是到达平衡状态的时间。 试回答: ( 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 ; (
出 )进行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 A.利用甲装置可以制取少量 H2 B.利用乙装置可以验证 Na2O2与水反应既生成氧气, 又放出热量 C.利用丙装置验证 KHCO3和 K2CO3的热稳定性, X中应 放的物质是 K2CO3 D.利用丁装置制取 SO2,并检验其还原性,小试管中 的试剂可为酸性 KMnO4溶液 [解题指导 ] 选 甲中实验室制取少量氢气可以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