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内容摘要:
S i O2+ 4H F === S i F4↑ + 2H2O ( 3) ① S i O2+ Na2CO3==== =高温Na2S i O3+ CO2↑ ;Na2S i O3+ CO2+ H2O === Na2CO3+ H2S i O3↓ ② A B C 跟踪训练 (随学随练,轻松夺冠 ) 1.下列关于碳和硅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4价氧化物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单质在加热时都能与氧气反应 C.氧化物都能溶于水生成相应的酸 D.碳和硅两种元素都有能导电的单质 解析: 选 C。 A项 CO SiO2都能与 NaOH溶液反应; B项 C、 Si加热时都能与 O2反应生成氧化物;C项 SiO2不溶于水,不能生成硅酸; D项,石墨是导体,晶体硅是半导体,都能导电。 碳和硅重要化合物的比较 1. CO2和 SiO2的比较 H2SiO3的比较 【 特别提醒 】 复分解反应,而 SiO2却能与氢氟酸反应。 2.在水溶液中,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二氧化碳与硅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硅酸沉淀。 在高温下碳酸钠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和二氧化碳,其原因是在高温条件下,生成的二氧化碳离开反应体系而使反应进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因为 Na2CO3+ S i O2= = = = =高温Na2S i O3+ CO2↑ ,所以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B .碳和硅都是 Ⅳ A 族的元素,所以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相似 C . 二氧化硅既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又溶于氢氟酸,所以二氧化硅是两性氧化物 D .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都是酸性氧化物,但二氧化硅不能和水反应生成硅酸 例 2 【 解析 】 根据酸、盐之间复分解反应进行的方向判断酸性强弱,一般是在常温湿态下适用,在高温干态下不适用,事实是碳酸酸性比硅酸强,故 A项错误; CO2和 SiO2属于不同类型的晶体,在物理性质方面有很大差异,故 B项错误; SiO2与氢氟酸反应,不属于酸性氧化物与酸的一般反应,在此反应中 SiO2没有表现碱性,故 C项错误;SiO2虽属于酸性氧化物,但不能直接与 H2O反应生成 H2SiO3, D项正确。 【 答案 】 D 跟踪训练 ( 随学随练,轻松夺冠 )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 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可以跟碱反应,但不能与任何酸反应 ② 根据反应 S iO 2 + Ca CO 3 = = = = =高温Ca S iO 3 +CO 2 ↑ 可推知硅酸酸性比碳酸强 ③ 二氧化碳通入硅酸钠溶液中可以制得硅酸 ④ 二氧化硅常被用来制造光导纤维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解析: 选 C。 SiO2可与 HF反应,反应 ② 是由于 CO2在高温下逸出反应体系,并不能说明硅酸酸性比碳酸酸性强。 实验专项探究 探究酸性氧化物与镁的反应 已知 CO 2 为酸性氧化物;又已知 CO 2 与 Mg 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2 M g + CO 2 = = = = =点燃2 M g O+ C。 试探究酸性氧化物与镁的反应。 【 典例探究 】 探究 SO SiO2与 Mg反应。 Ⅰ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 Mg和 SO2的实验: (1)选择制取 SO2的合适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 ① 10%的 H2SO4溶液; ② 80%的 H2SO4溶液; ③Na2SO3固体; ④ CaSO3固体 (2)写出装置 B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该装置是否有不足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有,请列出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 “实验室制 Si”的研究,他们以课本为基础,查阅资料后得到以下可供参考的信息: ① 工业上在高温时用 C还原 SiO2可制得 Si; ② Mg在高温的条件下即可与 SiO2反应; ③ 金属硅化物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盐和 SiH4; ④ Si和 SiO2均不与稀硫酸反应; ⑤ SiH4在空气中自燃。 他们在研究报告中记录 “…… 选用合适的物质在适宜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再用足量稀硫酸溶解固体产物;然后过滤、洗涤、干燥;最后称量 ……在用稀硫酸溶解固体产物时,发现有爆鸣声和火花,其产率也只有预期值的 63%左右 ”。 (4)该小组 “实验室制 Si”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估计 “用稀硫酸溶解固体产物时,发。高二化学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
相关推荐
无色的不稳定的化合物,当受热后发生分解,溶液又会变为红色。 因此,当溶液褪色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点燃酒精灯加热,溶液恢复红色,证明了该反应的可逆性。 ( 4 ) 二氧化硫有毒,泄漏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通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答 案】 ( 1 ) 蒸馏烧瓶 Na 2 SO 3 +H 2 SO 4 ( 浓 ) == = Na 2 SO 4 + SO 2 ↑ + H 2 O ( 2
pC(g)+qD(g) ΔH=Q m+n p+q Q 0 等温线 2020/12/19 200C 300C 100C 转 化 率 压强 0 P m+n p+q Q 0 看图技巧:图象中 有三个量时,“定一看二”, 先看曲线的高低,再看曲线的变化趋势。 等压线 mA(g)+nB(g) pC(g)+qD(g) ΔH=Q 2020/12/19 200C 300C 100C P Q 0
Ⅱ 作简易改进 (不改变仪器装置 ),可收集 NO、 O2,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同学认为:利用装置 Ⅱ 作简易改进 (改变仪器装置 ),可收集 NO2气体,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装置 Ⅰ 、 Ⅲ 验证物质的性质 (K2打开, K1关闭 )。
Lmol- 1使用的对象是气体(包括混合气体 )。 命题者常用一些标准状况下易忽视的液体或固态物质,如 H2O、 SO己烷、辛烷、 CHCl3等来设置陷阱。 • (3)特殊物质的摩尔质量或电子数如 D2O、 T2O、18O2的摩尔质量。 CH NH Ne、 He、 OH- 、NH4+ 等粒子的电子数。 • (4)一些物质中的化学键数目:如 SiO Si、 CHP CO2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