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化学常用计量及其应用内容摘要:

Lmol- 1使用的对象是气体(包括混合气体 )。 命题者常用一些标准状况下易忽视的液体或固态物质,如 H2O、 SO己烷、辛烷、 CHCl3等来设置陷阱。 • (3)特殊物质的摩尔质量或电子数如 D2O、 T2O、18O2的摩尔质量。 CH NH Ne、 He、 OH- 、NH4+ 等粒子的电子数。 • (4)一些物质中的化学键数目:如 SiO Si、 CHP CO2等。 • (5)较复杂的化学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的计算:如 • Na2O2与 H2O, Cl2与 NaOH、电解 AgNO3溶液等。 • (6)用到 L/mol时,一定要注意气体是否处于标准状况及状态是否为气体。 • (7)某些离子或原子团在水溶液中能发生水解反应,使其数目减少。 • 上述 7项往往是命题者有时故意设置的干扰性因素,却常常被考生忽略。 2 . 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 Mr) 的计算方法 ( 1) 已知标准状况下气体密度为 ρ : M = ρ L m ol- 1 ( 2) 已知两种气体的相对 密度 D : Mr( A) = D Mr( B) ( 3)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 Mr) : Mr= M ( A) φ ( A) + M ( B) φ ( B) , φ ( A) 、 φ ( B) 为 A 、 B 的体积分数 ( 4) 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计算:M  A M  B =m  A m  B ( 同 T 、 p 、V ) 3 . 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方法 ( 1) 由定义式 c =nV计算: 物质的量浓度定义的数学表达式为 c = n /V ,由此知,欲求 c ,要先求 n 及 V。 进行这类化学计算时,我们 经常要用到: c =n  m ol V  L =m  g M  g/m ol V  L 。 (2) 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 n =Vρ ωM=1000  m L L- 1 ρ  g c m- 3 ωM  g m ol- 1 简记为: c =1000ρ ωM 变形为: ω =c M1000ρ ρ =c M1000ω 即 c 、 ω 、 ρ 三者中知道两个量可求第三个量。 ( 3) 与溶解度的关系 ① ω =S100 + S 100 % ② c =nV=SMS + 1001000ρ=1000 ρSM  100 + S  4 .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误差分析方法 根据 c =nV=mMV判断: • (1)若称量固体溶质时,操作无误,但所用砝码生锈, m偏大,则结果偏高。 • (2)若没有洗涤烧杯内壁或玻璃棒,使 n减小,则结果偏低。 • (3)若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或定容后反复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对结果无影响。 • (4)俯视、仰视容量瓶刻度线对结果的影响 • ① 仰视刻度线:由于操作时以刻度线为基准,故加水量增多,导致溶液体积偏大,c偏低。 • ②俯视刻度线:加水量减少,溶液体积变小,故 c偏高。 • 温馨提示: 仰视看高,俯视看低,即抬头看,液面的读数高了。 低头看,液面的读数低了。 • (5)常见的操作及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统计如下 能引起误差的一些操作 (以配制 molL- 1的 NaOH溶液为例 ) 因变量 c/molL- 1 m V 称量时间过长 减小 - 偏小 用滤纸称 NaOH 减小 - 偏小 向容量瓶内注液时少量流出 减小 - 偏小 未洗烧杯和玻璃棒 减小 - 偏小 整个过程不摇动 - 减小 偏大 定容时水加多了,用滴管吸出 减小 - 偏小 定容摇匀时,液面下降,再加水 - 增大 偏小 • [例 1](2020广东理综 )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常温下, 23 g NO2含有 nA个氧原子 • B. 1 L molL- 1氨水含有 nA个 OH- • C.常温常压下, L CCl4含有 nA个 CCl4分子 • D. 1 mol Fe2+ 与足量的 H2O2溶液反应,转移2nA个电子 解析: n ( NO2) =23 g46 g m ol- 1 = m ol , n ( O) = 1 m ol , A项正确; NH3H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