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胠箧内容摘要:
下人制定秤锤、秤杆来计量物品的轻重,那么就连同秤锤、秤杆一道盗窃走了;给天下人制定符、玺来取信于人,那么就连同符、玺一道盗窃走了;给天下人制定仁义来规范人们的道德和行为,那么就连同仁义一道盗窃走了。 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 那些偷窃腰带环钩之类小东西的人受到刑戮和杀害,而窃夺了整个国家的人却成为诸侯;诸侯之门方才存在仁义。 这不就是盗窃了仁义和圣智吗。 所以,那些追随大盗、高居诸侯之位、窃夺了仁义以及斗斛、秤具、符玺之利的人,即使有高官厚禄的赏赐不可能劝勉,即使有行刑杀戮的威严不可能禁止。 这些大大有利于盗跖而不能使他们禁止的情 况,都是圣人的过错。 因此说,鱼儿不能脱离深潭,治国的利器不能随便拿给人看。 那些所谓的圣人,就是治理天下的利器,是不可以用来明示天下的。 所以,断绝圣人摒弃智慧,大盗就能中止;弃掷玉器毁坏珠宝,小的盗贼就会消失;焚烧符记破毁玺印,百姓就会朴实浑厚;打破斗斛折断秤杆,百姓就会没有争斗;尽毁天下的圣人之法,百姓方才可以谈论是非和曲直。 搅乱六律,毁折各种乐器,并且堵住师旷的耳朵,天下人方能保全他们原本的听觉;消除纹饰,离散五彩,粘住离朱的眼睛,天下人方才能保全他们原本的视觉;毁坏钩弧和墨线,抛弃圆规和角尺,弄断工倕的手指,天下人方才能保有他们原本的智巧。 因此说:“最大的智巧就好像是笨拙一样。 ”削巴,摒弃仁义,天下人的德行方才能混同而齐一。 人人都保有原本的视觉,那么天下就不会出现毁坏;人人都保有原本的听觉,那么天下就不会出现忧患;人人都保有原本的智巧,那么天下就不会出现迷惑;人人都保有原本的秉性,那么天下师旷、工倕和离朱,都外露并炫耀自己的德行,而且用来迷乱天下之人,这就是圣治之法没有用处的原因。 全篇大体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至“而天下始治矣”,从讨论各种防盗的手段最终都会被盗贼所利用入手,指出当时治天下的主张和办法,都是统治者、阴谋家的工具,着力批判了“仁义”和“礼法”。 第二部分至“法之所无用也”,进一步提出摒弃一切社会文化的观点,使“绝圣”的主张和“弃知”的思想联系在一起。 (余下为第三部分,通过对比“至德之世”与“三代以下”的治乱,表达缅怀原始社会的政治主张。 ) 结构层次: 主旨: 本篇的主旨一方面竭力抨击所谓圣人的“仁义”,一方面倡导抛弃一切文化和智慧,使社会回到原始状态中去。 宣扬“绝圣弃知”的思想和返归原始的政治主张。 评析: 本篇深刻揭露了仁义的虚伪和社会的黑暗,一针见血地指出“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但看不到社会的出路,于是提出“绝圣弃知”的主张,要摒弃社会文明与进步,倒退到人类的原始状态。 这是庄子社会观和。高三语文胠箧
相关推荐
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2020浙江卷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 3小题 )(6分 ) (1) 此去经年 ,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更与何人说。 (柳永 《 雨霖铃 》 ) (2)____________________, 惊涛拍岸 ,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 _____。 (苏轼 《 念奴娇 赤壁怀古 》
Lmol- 1使用的对象是气体(包括混合气体 )。 命题者常用一些标准状况下易忽视的液体或固态物质,如 H2O、 SO己烷、辛烷、 CHCl3等来设置陷阱。 • (3)特殊物质的摩尔质量或电子数如 D2O、 T2O、18O2的摩尔质量。 CH NH Ne、 He、 OH- 、NH4+ 等粒子的电子数。 • (4)一些物质中的化学键数目:如 SiO Si、 CHP CO2等。 •
产生立杆见影的效果 , 因而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B. 邀请企业家对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梳理和把脉 ,有助于纠正大学生的一些偏面认识 , 弥补他们经验匮乏的缺陷 , 对其日后成功创业大有裨益。 C. 横滨世乒赛落下帷幕 , 中国队囊括了单项金银牌 ,国人振奋之余心生感慨:我们的表现固然可以赢得世界敬佩 , 却易导致球赛精彩不再。 D. 这个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 , 情节跌宕起伏 , 想象空间很大 ,
预计还会如此进行。 一 、 文言句式例释 1. 判断句 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在主谓之间用判断动词“ 是 ” 表判断的。 但在古汉语里 , “ 是 ” 多作代词用 ,而表判断的绝大多数是借助语气词。 判断句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动词宾语前置 —— 宾语放在动词前面 (1) 用 “ 者 „„ 也 ” 表判断。 ① 灭六国 者.六国 也.。 ( 《六国论》 ) ② 廉颇 者., 赵之良将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