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内容摘要:

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 为什么俄国最终选择了改革方式变革社会。 亚历山大二世上台后面临着及其严峻的形势。 他意识到,只有通过改革,废除农奴制,才能化解日益激化的矛盾,巩固统治,增强国力,重振俄国的大国威望。 当时俄国资产阶级十分软弱,对沙皇政府有较大的依赖性;无产阶级也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 二。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 改革的酝酿 1856年 4月,亚历山大二世在接见莫斯科贵族代表时明 确表示,要解决农民和地主之间的尖锐矛盾, “ 从上面解决要比由下面解决好得多 ” ,表达了他要自上而下地改革农奴制的意图。 1858年 10月,亚历山大二世提出了准备改革的三条原则:要使农民立即感到其生活有所改善;使地主立即放心,相信其利益有保障;强大的政权一分钟也不能动摇,社会秩序一分钟也不能被破坏。 亚历山大二世在改革前夕发表的讲话中指出: “ 再拖延下去,只会更加激起狂怒,只会给整个国家特别是给地主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 ” 2。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 ( 1)“二一九法令”( 1861年 3月 3日) 内容: 二。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 改革的酝酿 政治上: 经济上: 组织上: 时间安排: 农民在获得人身解放时得到一块份地, 同时负担一定的义务 ( 赎买土地 ) 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其生活 加强村社制度,几个村社组成一个乡, 隶属调停吏管理 赎买前另设两年过渡期 •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 亚历山大二世 材料二农民这样地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