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醇与酚内容摘要:
性大于苯酚,所以无论通入足量还是少量 CO2,都不能生成碳酸钠。 课堂互动讲练 醇的催化氧化和消去反应 2.醇的消去反应规律 (1)只有 1个碳原子的醇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2)βC上有氢原子,能发生消去反应,否则不能。 【 特别提醒 】 卤代烃与醇均能发生消去反应 ,其反应原理相似 , 但它们消去反应的条件有明显的差别 , 卤代烃消去反应的条件是 NaOH醇溶液 、加热 , 而醇消去反应的条件为浓 H2SO 加热 ,应用时应注意反应条件的差别 , 以免混淆。 有机化合物 A只含 C、 H两种元素 , 分子结构中存在支链 , 且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56,与 A相关的反应如下: 例 1(1)指出反应类型: A―→B________ ,E―→F__________ , G―→H________。 (2)写出 E的含羟基和羧基的所有同分异构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要求注明反应的条件 ): ① E―→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 E―→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思路点拨 】 首先根据烃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子结构中存在支链 , 确定烃 A的结构简式 ,然后根据反应条件及有机物分子组成的变化 ,确定反应类型 , 依据框图中转化关系 , 逐次推导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 解析 】 由 A只含 C、 H元素且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6推知 , 烃 A的分子式为 C4H8, 且分子结构中存在支链 , 推知 A的结构简式应为 , 根据C―→D―→E 的反应条件及 E的分子式 , 推知A―→B 为加成反应 , B―→C 为水解反应 , C为 , C―→D 为氧化反应 , D为 ,D―→E 为氧化反应 , E为 , E―→F 为酯化反应 , E―→G 为消去反应 , G为 , G―→H 为加聚反应 , H。 跟踪训练 (随学随练,轻松夺冠 )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双选 )( ) A.醇在 Cu或 Ag的催化作用下都可以氧化 B.乙醇的分子间脱水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C.醇都可以在浓 H2SO4作用以及 170 ℃ 下发生消去反应 D.二元饱和脂肪醇的化学式都可以用通式CnH2n+ 2O2表示 (n≥2) 解析: 选 BD。 醇的催化氧化过程是醇分子中羟基O—H键断裂和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的 C—H断裂去掉两个氢原子 , 形成碳氧双键 ( ), 若醇中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 , 则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 A错误;乙醇分子间脱水可以看作是一个乙醇分子中的 —CH2CH3代替了另一个乙醇分。高二化学醇与酚
相关推荐
试将其与纯金属作比较,归纳出合金有什么特点。 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合金: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 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的特点: 1. 合金具有许多良好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如不锈 钢的耐腐蚀性就比纯铁优良得多; :如锡的熔点 为 228℃ ,但是含有 Pb、 Bi、 Cd的锡合金(保险丝)的 熔点仅为 70℃ ; 、强度比各成分金属的硬度、强度大:如纯
答下列问题。 • (1)写出 A、 B两池及各电极的名称: • A________ , B________ , Zn________ ,Pt________。 • (2) 写 出 电 极 反 应 式 : Cu 极:__________________。 • (3)如果电解质溶液仍为 CuSO4溶液 , 将 B中两电极都换成铜电极 , 则工作一段时间后溶液的颜色 ________(填 “ 加深 ”
不能大量共存 ,不是因为水解相互促进 , 而是因为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Fe3+ + S2- ===2Fe2+ + S↓。 • 1. 下列微粒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 A. Na+ 、 Fe2+ 、 SO42- 、 NO3- • B. Fe3+ 、 K+ 、 Cl- 、 CO32- • C. Al3+ 、 Na+ 、 SO42- 、 AlO2- • D. Ca2+ 、 H+ 、
7. 制取某些盐的无水晶体时要考虑盐的水解 例如 , 不能用蒸干溶液的方法制取 FeCl3和 AlCl3晶体 ,就是因为水解产生的 HCl受热挥发促进水解的缘故 , 但可在氯化氢的气氛中获得。 但能用蒸干溶液的方法制取Fe2(SO4)3晶体。 9. 在 NH4Cl溶液中加入 Mg粉 , 为何有 H2放出 10. 利用控制 pH使 Fe3+ 、 Al3+ 完全水解变成沉淀 ,而其他金属离子不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