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物质的分离和性质内容摘要:
确。 向含有 K2SO4的 K N O3溶液中加入适量 B aC l2可以除去 SO2 -4,但同时又引入了 Cl-,故 D 项错。 物质的检测 1.物质检测的思路与步骤 (1)在进行物质检测时,一般先对试样进行外观观察,确定其状态、颜色、气味等,然后准备试样 (如试样是固体时,应先取少量试样配成溶液,注意观察试样是否溶解,有无气体产生,以初步判断试样可能含有哪种物质 ),再进行检测。 (2)在检测过程中,每次均应移取少量溶液进行检测,绝对不能将检测试剂直接加入到全部待测溶液中。 (3)如果待检测的是含有多种不同离子的混合物,在物质中各离子间的特征反应相互间不存在干扰的情况下,可以把待测液分成几份后,再分组进行检测。 如果离子间的特征反应相互间存在干扰,则需先设法使离子分离,然后再逐一检测。 2.对物质进行定性检测的基本方法 (1)物理法 ① 观察法:通过观察被检物的颜色、状态、气味、晶形、挥发性等外部特征进行检测。 ② 灼烧法:根据被检物灼烧时产生的实验现象 (焰色反应等 )的差异进行检测。 ③ 水溶法:根据被检物在水中的溶解情况进行检测。 (2)化学法 ①加热法:根据被检物点燃或受热后产生的不同现象进行检测。 ②试剂法:选用合适的试剂 (通常只用一种 )与被检物反应,根据产生的实验现象进行检测。 常用的试剂有:指示剂、强酸、强碱溶液或氨水、盐溶液、特定试剂等。 (3)仪器分析法:光谱、质谱、核磁共振谱等。 【 特别提醒 】 若被检测的物质较多时,可设计方案,用适当的试剂把被检测物质分成若干组,然后再对各组分别进行检测。 3.定量测定的常用方法 (1)滴定法:利用化学反应中的定量关系,通过相应的计算,求得待测物的含量,如酸碱中和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等。 (2)比色法:通过观察或借助仪器比较和测量有色物质溶液颜色的深度来测量待测组分的含量。 4. 无机物 、 有机物的检测在原理和方法上的异同 被检物 无机物 有机物 原理 同 都是利用物质的特征性质或反应作为检测的依据 异 通常是利用组成物质的阴、阳离子的特征性质进行检测 通常是利用有机物中官能团的特 性进行检测 方法 同 都可利用物理法、化学法、仪器分析法进行检测 异 (1)通常利用灼烧法 (焰色反应 )和试剂法 (离子反应 )进行检测 (2)当被检物有多种离子存在时,要排除离子间的相互干扰 (1)通常要先观察有机物的外部特征,如颜色、状。高二化学物质的分离和性质
相关推荐
7. 制取某些盐的无水晶体时要考虑盐的水解 例如 , 不能用蒸干溶液的方法制取 FeCl3和 AlCl3晶体 ,就是因为水解产生的 HCl受热挥发促进水解的缘故 , 但可在氯化氢的气氛中获得。 但能用蒸干溶液的方法制取Fe2(SO4)3晶体。 9. 在 NH4Cl溶液中加入 Mg粉 , 为何有 H2放出 10. 利用控制 pH使 Fe3+ 、 Al3+ 完全水解变成沉淀 ,而其他金属离子不水解
不能大量共存 ,不是因为水解相互促进 , 而是因为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Fe3+ + S2- ===2Fe2+ + S↓。 • 1. 下列微粒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 A. Na+ 、 Fe2+ 、 SO42- 、 NO3- • B. Fe3+ 、 K+ 、 Cl- 、 CO32- • C. Al3+ 、 Na+ 、 SO42- 、 AlO2- • D. Ca2+ 、 H+ 、
答下列问题。 • (1)写出 A、 B两池及各电极的名称: • A________ , B________ , Zn________ ,Pt________。 • (2) 写 出 电 极 反 应 式 : Cu 极:__________________。 • (3)如果电解质溶液仍为 CuSO4溶液 , 将 B中两电极都换成铜电极 , 则工作一段时间后溶液的颜色 ________(填 “ 加深 ”
态原子失去一个最外层电子而形成+ 1价离子时所需的最低能量。 电离能越小,电子越容易失去。 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离能逐渐增大 (Ⅱ A和 Ⅴ A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往下,电离能逐渐减小。 • ③ 电负性: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小。 • ④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
20页),分析该水源水的这几项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2)若该水源水的其他指标均符合要求,你认为将该水源水经过哪些工序处理后可得到自来水。 (1)浑浊度为 18, (2)有异味, 说明悬浮颗粒物超标, 应将悬浮颗粒物沉降,并过滤。 (3)pH为 7. 5, 应选用有吸附性的物质 (如活性炭 )将异味除去。 (5)总硬度超标, (4)细菌总数偏高, 符合水质标准。 应想办法降低硬度。 应进行杀菌处理
)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分子的反应叫做加成反应。 (2)乙烯易发生加成反应,除了 Br2以外, ClHCl、 HBr、 H H2O等多种物质都能够在一定的条件下与乙烯发生加成反应。 3.聚合反应 (1)定义:有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化合物分子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大的高分子的反应叫聚合反应。 (2)分类:按照其反应特征及产物类型可分为: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 ①加聚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