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物质的检验内容摘要:

AlO2,过滤后,分 别再加盐酸重新生成 Fe3+和 Al3+。 注意转化过程中 尽量减少被分离物质的损失,而且转化物质要易 恢复为原物质。 被提纯物质不与酸碱反应,而杂质可与酸碱发生 反应 ,用酸碱作除杂试剂。 例如 :用盐酸除去 SiO2 中的石灰石,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铁粉中的铝粉 等。 ( 1)对混合物中混有的还原性杂质,可加入适当的 氧化剂使其被氧化为被提纯物质。 例如:将氯水滴 入混有 FeCl2的 FeCl3溶液中,除去 FeCl2杂质。 ( 2)对混合物中混有的氧化性杂质,可加入适当还 原剂将其还原为被提纯物质。 例如:将过量铁粉加 入混有 FeCl3的 FeCl2溶液中,振荡过滤,可除去 FeCl3杂质。 pH法 通过加入试剂来调节溶液的 pH,使溶液中某组分沉 淀而分离的方法。 一般加入相应的难溶或微溶物来 调节。 例如:在 CaCl2溶液中含有 FeCl3杂质,由于三氯 化铁的水解,溶液是酸性溶液 ,就可采用调节溶液pH的办法将 Fe3+沉淀出去,为此,可向溶液中加 氧化钙或氢氧化钙或碳酸钙等。 此法利用电解原理来分离、提纯物质,如电解精 炼铜,将粗铜作阳极,精铜作阴极,电解液为含 铜离子的溶液,通直流电,粗铜及比铜活泼的杂 质金属失电子,在阴极只有铜离子得电子析出, 从而提纯了铜。 【 典例导析 3】 海波 ( Na2S2O35H2O)可用作脱氯 剂、定影剂、解毒剂。 硫粉和亚硫酸钠溶液煮沸 可制得 Na2S2O35H2O; Na2S2O35H2O的部分性质 见下表: 物理性质 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熔点 ℃。 在潮湿的空气中易潮解 化学性质 43℃ 以上的空气中易风化;遇酸易分解( S2O +2H+ S↓+SO 2↑+H 2O) 23实验室制备海波过程如下: ( 1)实验开始时,加入 1 mL C2H5OH的目的是。 ( 2)滤液 A中除有 Na2S2O3和少量 Na2SO3外,最可 能存在的无机化合物杂质是 ,如果滤液中 该杂质的含量不很低,其检测的方法是。 ( 3)过滤操作所用的玻璃仪器有 , 过滤后发现滤渣 B中有少量淡黄色物质。 为除去淡 黄色物质,洗涤滤渣 B的操作过程是。 ( 4)烘干滤渣 B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 原因是。 解析 ( 1)硫粉不溶于水,但微溶于酒精,利用酒精能使得硫被浸润。 ( 2) SO 易被氧化为 SO ,故检验的是 SO ,加 稀盐酸后,过滤,再加 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证明有 SO。 ( 3)淡黄色物质为 S,除去时应用溶解 S的物质但不能溶解 Na2S2O35H2O,故用乙醇或 CS2洗涤。 ( 4)因高于 43℃ 时在空气中易风化,故烘干时应低于 43℃。 23 24 2424答案 ( 1)便于硫被水浸润 ( 2) Na2SO4 取少量溶液,加稀盐酸酸化后,过滤,再加 BaCl2溶液 ( 3)玻璃棒、漏斗、烧杯 用乙醇或 CS2浸没滤渣,等自然流下后,重复几次 ( 4)温度应低于 43℃ 防止晶体风化失水 迁移应用 3 以下实验装置一般不用于分离物质的 是 ( ) D 对点训练 题组一 物质的检验 ( ) Cu(NO3)2溶液中的 AgNO3杂质 NaOH溶液除去 CO2中混有的 HCl气体 解析 因 Cu可以置换出 Ag, A正确。 CO2和 NaOH 也反应 ,B错。 浓 H2SO4与蛋白质不发生颜色反应, 浓 HNO3可以 ,C错。 乙醇溶于水不能萃取碘 ,D错。 A 、乙、丙、丁分别是 Al2(SO4) FeSO NaOH、 BaCl2四种物质中的一种,若将丁溶液滴入乙溶液 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则沉淀消失, 丁溶液滴入甲溶液中 ,无明显现象发生 ,据此可推断 丙物质是 ( ) (SO4) 3 解析 乙 白色沉淀 沉淀溶解,乙为Al2(SO4)3,丁为 NaOH,甲 无现象,甲为BaCl2,则丙为 FeSO4。 D 滴入丁 滴入丁 滴入丁 N HCl和 CO。 把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 NaHCO3溶液和灼热的 CuO,气体体积都没有变化;再通过足量的 Na2O2固体,气体体积减小;最后通过灼热的 铜网,经充分反应气体体积又减小,但气体还有 剩余。 以下对混合气体的组成判断正确的是 ( ) N2, CO和 HCl中至少有一种 N HCl和 CO N2, CO和 HCl中至少有一种 N2和 HCl,没有 CO 解析 气体通过 Na2O2固体体积减小,说明有 CO2 气体与 Na2O2反应,而 HCl可与 NaHCO3反应生成 CO2, CO也可与灼热的 CuO反应生成 CO2,两个过 程中气体体积都没有发生变化,可知 HCl和 CO在原 混合气体中至少有一种。 答案 C A、 B、 C、 D、 E,它们所含 的阴、阳离子各不相同 ,分别含有五种阳离子 Na+、Mg2+、 Al3+、 Ba2+、 Fe3+和五种阴离子 Cl、 OH、NO 、 CO 、 X中的各一种。 ( 1)某同学通过比较分析,认为无需检验就可判 断其中必有: A(碳酸盐) 和 B(强碱)。 ( 2)将 Cu投入装有 C溶液的试管中, Cu不溶解; 再滴加稀 H2SO4, Cu逐渐溶解,管口附近有红棕 色气体出现。 则物质 C一定含有上述离子中的 (填 相应的离子符号)。 Cu溶解反应的离 子方程式为。 3 23( 3)已知化合物 D中含有 X, D溶液呈黄色,当 D与B的溶液混合时,产生棕灰色沉淀,向该沉淀中滴入足量的稀 HNO3,沉淀部分溶解,最后留有白色沉淀不再溶解。 则 X为 (填字母)。 ( 4)利用上述已经确定的物质,可以检验出 C、 E 中的阳离子。 请简述实验操作步骤、现象及结论:。 34 24答案 ( 1) Na2CO3 Ba(OH)2 ( 2) NO 3Cu+8H++2NO 3Cu2++2NO↑+ 4H2O ( 3) B ( 4)往 C的溶液中逐渐加入 Ba(OH)2溶液直至过量, 若先出现白色沉淀后又逐渐溶解,则 C中含有 Al3+, E中含有 Mg2+。 若出现白色沉淀而不溶解,则 C中含 有 Mg2+,E中含有 Al3+(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 3 3题组二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 ) D ( ) 氢 钠 固体 、过滤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硫酸钡的碳 酸钡 CuSO4溶液除去 C2H2中的 H2S气体 解析 A选项苯与硝基苯互溶,没法用分液法分离; B项中的 NaHCO3加热易分解转化成 Na2CO3; C项 中 BaSO BaCO3均不易溶于水,不能用溶解、过 滤的方法提纯; D项 H2S气体与 CuSO4溶液反 应能生成黑色的 CuS沉淀,只有 D正确。 D ( ) Al3+溶液中的少量 Fe3+ N2中的少量 O2 ,通过加热蒸馏,以除去乙醇 中的少量水 AgCl中少量的 Ag2CO3 解析 在 Al3+、 Fe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生 成 Al(OH) Fe(OH)3沉淀,不能将 Al3+、 Fe3+分离; N O2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发生反应 2Cu+O2 2CuO, O2被除去;乙醇中含有的少量 水不能直接用蒸馏的方法除去,应先加入 CaO再蒸 馏;在 AgCl、 Ag2CO3混合物中加入 HCl,发生反应 Ag2CO3+2HCl 2AgCl+H2O+CO2↑ ,经过滤可 得纯净的 AgCl。 答案 A (括号内物质为杂质),实验操 作最合理的是 ( ) (SO2):通入盛有品红溶液的洗气瓶 (己烯):加入足量的溴水,充分振荡, 静置分层后分离 (硫酸亚铁):通入足量氯气,充 分反应后加热,使多余氯气逸出 (OH)2[ Ca(OH)2] :放入水中调成浆状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