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内容摘要:

同的性染色体 , 而图 B中为两个相同的 X 染色体 , 不可能为男性。 专题七 │ 要点热点探究 ( 3 ) 考虑遗传性肾炎 , Ⅱ 1 为男性且表现正常 , 则基因型为 XAY ,考虑苯丙酮尿症 Ⅱ 1 为患者 , 则基因型为 bb , 综合一下基因型为b bXAY。 只考虑遗传性肾炎 , Ⅱ 2 和 Ⅱ 3 后代患病概率为 1/ 2 , 正常概率为 1 /2 , 只考虑苯丙酮尿症 , Ⅱ 2 和 Ⅱ 3 后代患病概率为 1 /6 , 正常概 率为 5/ 6 , 则只患一种病的概率计算式为 1/ 2 5 /6 + 1/ 2 1 /6= 1/ 2 ; 若已知个体 W 为苯丙酮尿症女孩 , 则 Ⅱ 2 的苯丙酮尿症基因型确定为 Bb , 则 Ⅱ 2 和 Ⅱ 3 后代患苯丙酮尿症的概率为 1/ 4 , 正常概率为 3/ 4 , 则 Ⅱ 2 和 Ⅱ 3 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的计算式为1 /2 3/ 4 1 /2 = 3/ 16。 专题七 │ 要点热点探究 【点评】 减数分裂与二大遗传规律的关系 : 减数分裂是二大遗传定律的基础。 基因的分离定律指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 , 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指的是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 ,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专题七 │ 要点热点探究 ► 探究点二 应用遗传的基本规律解题的常见思路 1 . 自由组合遗传题快速解法 方法一:分离定律法 ① 将自由组合定律分解成分离定律; ② 根据亲本的基因型或表现型推出子代基因型概率或表现型概率 ( 或根据子代的表现型比或基因型比推出亲本的表现型或基 因型 ) ; ③ 得出最后结果。 方法二:基因式法 ① 根据亲本和子代的表现型写出亲本和子代的基因式,如基因式可表示为 A_ _B_ _ , A__ bb ; ② 根据基因式推出基因型 ( 此方法只适用于亲本和子代表现型已知且显隐关系已知时 )。 专题七 │ 要点热点探究 方法三:配子法 ( 遗传分离比或性状分离比例法 )① 因为子代的表现型比之和就是子代的组合数,所以根据子代的组合数可推出亲本产生的可能的配子种数; ② 根据亲本可能的配子数可推出亲本可能的基因型。 再根据 亲本相关信息最后确 定亲本的基因型或表 现型。 特别提示:最好使用方法一。 专题七 │ 要点热点探究 2 . 不论正推还是逆推都要注意以下引起遗 传分离比发生变化的情况。 ( 1 ) 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导致遗传分离比发生变化 例: A 基因的存在抑制 B 基因的表达; A 基因和 B 基因同时控制某一性状的表达等等,都能导致遗传分离比发生变化。 ( 2 ) 某些致死基因导致遗传分离比发生变化 例: ① 隐性致死:只有在纯合体中才能表达的致死,即 aa。 ② 显性致死:在杂合体中一个等位基因即可导致的致死,即 Aa。 ③ 配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时期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生活力的配子的现象。 ④ 合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胚胎时期或成体阶段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活的幼体或个体夭折的现象。 专题七 │ 要点热点探究 例 4 已知番茄植株有茸毛 ( A ) 对无茸毛 ( a ) 是显性 , 红果( B ) 对黄果 ( b ) 是显性。 有茸毛番茄植株表面密生茸毛 , 具有显著的避蚜效果 , 且能减轻黄瓜花叶病毒的感染 , 在生产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但该性状显性纯合时植株不能存活。 假设番茄的这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 , 请回答下列问题 : ( 1 ) 欲验证这两对等位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 可采用下列哪些组合 _ ___ __ ___ __ _。 ① Aa Bb AaB b ② A Ab b a aB b ③ AaB b aab b ④ AA BB aab b 专题七 │ 要点热点探究 ( 2 ) 以有茸 毛杂合红果番茄为亲本进行自交 , 其后代植株表现型及比例为 ___ __ ___。 ( 3 ) 甲番茄植株 乙番茄植株 → 有茸毛红果 ∶ 有茸毛黄果 ∶无茸毛红果 ∶ 无茸毛黄果 = 2 ∶ 2 ∶ 1 ∶ 1 , 则亲本甲 、 乙的基因型分别是 ___ ___ __ 、 __ ___ __ _。 ( 4 ) 现以有茸毛纯合红果与无茸毛黄果番茄为亲本 , 以获取有茸毛黄果番茄植株 ( A ab b )。 请你设计一个简要育种方案。 专题七 │ 要点热点探究 【 答案 】 (1 )① ③ ( 2) 有茸毛红果 ∶ 有茸毛黄果 ∶ 无茸毛红果 ∶ 无茸毛黄果= 6 ∶2∶ 3∶1 ( 3) AaB b A ab b( 先后顺序不作要求 ) ( 4) 方案一: ① 有茸毛纯合红果 (Aa BB) 与无茸毛黄果番茄( aa bb) 杂交,收获其种子 F 1 ; ② 播种 F 1 ,性成熟时选择有茸毛植株与无茸毛黄果番茄( aa bb) 杂交,收获其种子 F 2 ; ③ 播种 F 2 ,选择有茸毛黄果植株即为 Aab b 专题七 │ 要点热点探究 方案二 : ① 有茸毛纯合红果 ( AaB B ) 与无茸毛黄果番茄( aa bb ) 杂交 , 收获其种子 F 1 ; ② 播种 F 1 , 性成熟时选择有茸毛植株自交 , 收获其种子F 2 ; ③ 播 种 F 2 , 选择有茸毛黄果植株即为 Aab b 专题七 │ 要点热点探究 【解析】 (1 ) 可采用通过自交或测交的方法验证这两对等位基因是否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 ) 有茸毛 (A) 对无茸毛 (a ) 是显性,该性状显性纯合时植株不能存活,故有茸毛杂合红果番茄的基因型为 A aB b ,其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后代中纯合有茸毛个体不存活,因而自交后代表现型有茸毛红果 ( A aB—— )∶ 有茸毛黄果 ( A ab b) ∶ 无茸毛红果 ( aa B—— )∶ 无茸 毛 黄 果 (a ab b) = 1/ 2 3 /4 ∶1 /2 1/ 4∶ 1 /4 3/ 4∶ 1 /4 1/ 4 =6 ∶2 ∶3 ∶1。 ( 3) 甲番茄植株和乙番茄植株杂交后代中有茸毛 ∶ 无茸毛=2∶ 1 、红果 ∶ 黄果= 1 ∶1 ,所以可确定亲本甲、乙的基因型分别是 A aB b 、A ab b。 ( 4) 有茸毛纯合红果与无茸毛黄果番茄的基因型分别是 A aB B 、 a ab b ,可采用二者杂交之后再测交或自交获得 A ab b 植株。 专题七 │ 要点热点探究 【点评】 遗传中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的常规判断方法: ① 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 F1杂合子的性状为显性; ② 自交后代中出现了不同性状,则亲本性状为显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