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生物科学与农业内容摘要:
” ), 是植物组织培养 (plant tissue culture)技术的一种 , 是利用离体的芽 、 茎等器官 (外植体 )在无菌和特定光温条件下 , 在人工培养基上进行的快速无性繁殖技术。 植物微型繁殖技术的概念和原理 2.原理:在离体、提供营养物质、激素及其他适宜条件下植物体细胞具有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的潜能;其基础是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本物种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整个个体的全套基因。 3.植物微繁技术流程 4.植物微型繁殖技术的特点 (1)繁殖速度快。 采用传统的方法,如分根法,一株花卉一年只能生产几株至几十株,而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则每年可以繁殖出几十万至几百万小植物。 (2)不受季节限制。 植物组织培养是在室内进行,条件可以控制,可以全年连续生产。 (3)后代性状稳定。 组织培养是体细胞克隆,可基本保持母体的遗传性状。 (4)可培养无病毒植株,恢复品种品质。 (5)经济效益高。 植物组织快速繁殖所需的空间小,在一个 50 m2的培养室内,一年可生产试管苗 100万株以上,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下列关于植物微型繁殖技术的叙述 , 错误的是 ( ) A. 植物微型繁殖技术的外植体可选用植物组织的任何一部分细胞 B. 该技术具有取材少 、 培养周期短 、 繁殖率高的特点 C. 植物微型繁殖技术便于自动化管理 D. 植物微型繁殖技术能够培育无病毒植株 【 尝试解答 】 A 例 2 【 解析 】 植物微型繁殖技术所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 所利用的细胞至少含有细胞核 , 能分裂 , 而植物体有些组织的细胞 (如导管 、 管胞 )已特化成只含细胞壁的组织 , 故不能用来作为外植体。 植物微型繁殖技术所选用的外植体一般是芽 、 茎尖 , 也可用根尖 、 花药等 ,这部分细胞代谢旺盛 , 细胞分裂快 , 一般不含病毒。 跟踪训练 用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 、 组织或器官进行组织培养可以形成愈伤组织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愈伤组织是细胞经过脱分化和分裂形成的 B.该愈伤组织的细胞没有全能性 C.该愈伤组织是由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组成的 D.该愈伤组织可以形成具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结构 解析: 选 B。 愈伤组织细胞再分化可形成根或芽 ,进一步发育为植物体。 愈伤组织的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则 , 是一种高度液泡化的 、 呈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 由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 、 组织或器官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 , 称为植物细胞的脱分化 , 或者叫做去分化。 脱分化产生的愈伤组织继续培养 , 又可以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 , 此过程称为再分化。 再分化形成的试管苗 , 移栽到地里 , 可以发育成完整的植株 , 因此该愈伤组织的细胞能够表现出全能性。 1.概念 人工授精技术是指以人工方法,利用器械采集雄性动物的精液,经检查与稀释处理后,再输入到雌性动物生殖道内,以此来代替自然交配,从而达到繁育的目的。 2.人工授精技术流程 动物的人工授精技术 3.人工授精的应用 人工授精技术在家畜养殖业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二生物生物科学与农业
相关推荐
、 3 种 B、 6 种 C、 9 种 D、 12 种 1以下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A、用不含结晶水的醋酸钠和碱石灰共热制甲烷; B、将铁屑、溴水、苯混合制溴苯 C、在苯酚溶液中滴加少量稀溴水出现白色沉淀; D、将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铜丝恢复原来的红色。 12 Na+[: F:] : : H H : C : H H : : 2 8 8 — CH2— CF2— CF2— CF—
所示为发酵工程生产产品的流程图: 图 7 - 16 - 2 专题十六 │ 要点热点探究 (1) 能生产人生长激素的工程菌是通过 ① 培养的, ① 是____________ ;高产青霉素菌种是通过 ② 培育的, ② 是 __ ______ , ③是 ________。 (2) 整个过程的中心阶段是发酵,要随时取样检测培养基中的细菌数目、产物浓度等。 同时,要严格控制 ____________
二氟化氙 D、三氟化硼 pH=9 的 Ba(OH)2溶液与 pH=12 的 KOH 溶液按 4:1 的体积比混合,则混合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约为(单位: mol/L) A、 (4 109+1 1012)/5 B、 (8 109+1 1012)/5 C、 5 1010 D、 5 1012 1据酸碱质子理论,凡是能给出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是能给合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
性 别 女 男 基因型 表现型 正常 正 常 (携带者 ) 色盲 正常 色盲 X+X+ X+Xb XbXb X+Y XbY + + + b b b + b 伴 性 遗 传 之 伴 X 隐 性 遗 传 X+X+ X+Y X+Xb X+Y XbXb X+Y X+X+ XbY X+Xb XbY XbXb XbY (一) 伴 性 遗 传 之 伴 X 隐 性 遗 传 (五) (二) (三) (四) (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