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第三册第二单元练习及答案内容摘要:

C、用委婉的借喻,表明自己深沉的愤慨和坚韧不屈的精神。 D、批判奴隶或空盼 “ 剑侠 ” 或 “ 自在 ” 而死的脱离苦海的幻想。 1划线处是复句,指出划分正确的一组 (2分 )( ) A、 (1) || (2) | (3) || (4) B、 (1) || (2) | (3) || (4) 并列 转折 因果 因果 转折 并列 C、 (1)||| (2) || (3) | (4) D、 (1) || (2) | (3) ||| (4) 因果 转折 因果 因果 转折 因果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呼和浩特和包头这两个城市,正是建筑在大青山南麓的沃野之中, 秋天的阴山,像一座青铜的屏风安 放在它们的北边 ,从阴山高处拖下来的深绿色的山坡,安闲地躺在黄河岸上,沐着阳光。 这是多么平静的一个原野。 但这个平静的原野在民族关系紧张的历史时期,却经常是一个风浪最大的地方。 1对画线部分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 A、 “ 屏风 ” 用得形象,贴切地表现出阴山的 “ 屏障 ” 作用。 B、 “ 青铜 ” 用得准确,与秋天的阴山颜色一致。 C、 “ 青铜 ” 与作者翦伯赞先生历史学家的身份及此行考古的目的暗合。 D、这处文字使用了比喻,本体是 “ 阴山 ” ,喻体是 “ 青铜的屏风 ”。 1对 “ 风浪 最大 ” 一语的正确理解是 (2分 )( ) A、汉族与匈奴多次发生激战。 B、寒流南侵,风势恶猛,飞沙走石。 C、剧烈的民族纷争。 D、游牧民族异军突起,盛极一时。 这段话表达的思想感情是 (2分 )( ) A、放眼壮丽山河,追怀历代风云变幻。 B、抚今追昔,说不尽的感慨浩叹。 C、歌颂塞上风光,谴责游牧民族南侵。 D、赞美之情掩不住遗憾之意。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 2126题 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记念,而是在这三十年中,却使 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 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 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 2从寓意看, “ 将我埋得不能呼吸 ” 的是 (2分 )( ) A、三十年来,被害的革命青年的鲜血。 B、革命青年惨遭杀害的悲痛。 C、对屠杀革命青年的刽子手的仇恨。 D、白色恐怖的威压。 2对文中 “ 算是从 „„ 延口残喘 ” 这句话的感情 和含义,用作者的话来注释,较为准确的一项是 (2分 )( ) A、我不是高僧,没有涅槃的自由,却还有生之留恋。 B、怒向刀丛觅小诗。 C、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了,不料积习又从沉静中抬起头来。 D、 “ 苟活到现在的我 ”“ 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 的 “ 菲薄的祭品 ”。 2对文中 “ 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 ” 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 A、既为了点题,也是照应开头第一段文字。 B、因为 “ 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 C、因为 “ 夜正长,路也正长 ” ,需要化悲痛为力 量投入战斗。 D、因为白色恐怖,舆论封锁严密, “ 吟罢低眉无写处 ”。 2对 “ 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 ” 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 A、打一个隐蔽自己打击敌人的地方 B、找一个倾泻心头悲愤的地方 C、找一个躲避政治风浪的地方 D、找一个发泄悲哀的地方 2鲁迅把五烈士牺牲扩展到 “ 这三十年 ” 历史血案,其目的是 (2分 )( ) A、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的白色恐怖,控诉其血惺罪行。 B、赞扬烈士们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大无畏精神。 C、揭露旧中国黑暗, 指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用屠杀镇压革命的历史事实。 D、赞扬革命者同反动派进行斗争的精神。 2对划线句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2分 )( ) A、 “ 夜 ” 指专制、残暴统治的黑暗, “ 路正长 ” 指革命道路曲折、漫长。 B、 “ 我不如忘却 ” ,因为悲愤压得我难以战斗。 C、 “ 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 表明对革命必胜充满信心。 D、省略号表示还有许多话没写出来,发人深省。 2下面是翦伯赞同志写的一首称颂赵武灵王的诗,中间两联次序被打乱,正确的顺序应是 (2分 )( ) 骑射胡服捍 北疆,英雄不愧武灵王。 (1)河曲风光旧莽苍 (2)望断云吉无鹄起 (3)邯郸歌舞终消歇 (4)飞来天外有鹰扬 两千几百年前事,只剩蓬蒿伴土墙。 A、 (1)(3)(2)(4) B、 (3)(1)(2)(4) C、 (2)(4)(1)(3) D、 (2)(4)(3)(1) 2对上首诗中有关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 ) A、莽苍:景色迷茫 B、起:飞起 C、消歇:休息 D、扬:高翔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2937题。 我在游览赵长城时,作了一首诗,称颂赵武灵王, 并且送了他一个英雄称号。 赵武灵王是无愧于英雄的称号的。 大家都知道,秦始皇以全国的人力物力仅仅连接原有的秦燕赵的长城并加以增补,就引起了民怨沸腾。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秦始皇面前就站着一个孟姜女,控诉这条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甚至在解放以后,还有人把万里长城作为 “ 炮弹 ” 攻击秦始皇。 而赵武灵王以小小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