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内容摘要:
西部以重型产业为主。 中部呈过渡性特征。 高考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考查 ,一般不直接考查理论本身 ,而是结合现实问题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就要求同学们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真正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价值观 ,并能广泛联系社会实际 ,以加强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背景材料】 材料一 坎昆气候大会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于 2020 年 11 月 29 日至 12月 10 日在墨西哥海滨城市坎昆举行。 会议认为 ,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各缔约方应该合作 ,促使全球和各自的温室气体排放尽快达到峰值。 材料二 中国是个负责任的大国 ,节能减排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措施 ,“ 走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道路 ” 的目标是 2020 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20 年下降 4 0 % ~ 4 5 %。 材料三 2 0 1 1 年 “ 六 五 ” 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 :“ 共建生态文明 ,共享绿色未来 ”。 主题旨在唤起社会公众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清醒认识和自觉行动 ,强调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理念和公众参与 ,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为可持续发展之路作出贡献。 材料四 某健康产业 (集团 )有限公司的生态产业链示意图 【命题角度】 ( 1 )环境问题的特点、原因、危害、预防和治理措施。 ( 2 )节能减排的措施。 ( 3 )绿地的生态意义。 ( 4 )生态工业的生产模式。 【创新预测】 ( 1 )从坎昆气候大会讨论的主题看 ,当代环境问题具有哪些特点 ? ( 2 )简述我国应该采取哪些措施遵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使温室气体排放尽快达到峰值。 ( 3 )结合世界环境日宣传海报指出人类对待森林的行为与绿色生活的关系。 ( 4 )分析图示产业链的建立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 ? ( 5 )图示产业链形成所需要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有哪些 ? ( 6 )近年来 ,许多城市为实现 “ 天蓝、水清、地绿、住佳 ” 的目标 ,不断加强城市绿地 ,试说明其环境功能。 解析 :环境问题一直是国际、国内长盛不衰的热 点问题 ,其表现、产生原因、危害、预防和治理措施等是高考的高频考点。 本题以低碳减排、绿色生活、绿地的生态功能等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知识的掌握情况。 低碳生活是我们急需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 “ 低碳生活 ” 虽然是新概念 ,但提出的却是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 ,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使人们不得不关注目前的生态环境。 温室气体减排主要有两条途径 :一是直接减排 ,又称工业减排 ,指通过工程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二是间接减排 ,发挥森林生态系统固碳和净化环境的特殊作用 ,来吸收温室气体 ,净化空气和水体。 答案 :( 1 )危害的不可预见性。 规模的全球性等。 ( 2 )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开发新能源。 提高能源利用率。 加强国际合作。 调整产业结构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调整工业内部结构 ,限制高能耗工业的发展。 ( 3 )人类通过对以森林为主体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发挥森林生态系统固碳和净化环境 (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 ,制造氧气 ,吸烟滞尘 )的特殊作用 ,来吸收温室气体 ,净化空气和水体 ,创造绿色生活。 ( 4 )符合。 该产业链扩大了松树、竹子的种植面积 ,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调整了产业结构 ,促进了经济发展 ,增加了农民收入。 吸纳了当地劳动力 ,扩大了就业。 ( 5 )丰富的资金 ,先进的技术 ,广阔的市场 ,充足的劳动力 ,便利的交通。 ( 6 )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消减噪声、阻滞粉尘、美化环境等。 (时间 : 40 分钟 满分 : 100 分 ) 测控导航 考点 题号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1 、 2 、 3 、 4 、 6 、 7 、 15 、 17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5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6 、 18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4 分 ,共 64 分 ) ( 2020 年江苏改编 )图 1 为 2020 年 ~ 2 0 0 7 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图 ,图 2 为 2020年 ~ 2 0 0 7 年我国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示意图。 读图 ,回答 1 ~ 2 题 : 1 . 2 0 0 0 年 ~ 2 0 0 7 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是 ( ) ① 2020 年 ~ 2 0 0 7 年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 ② 2020 年 ~ 2 0 0 7 年耕地面积保持在 1 . 2 亿公顷以上 ③ 2020 年 ~ 2 0 0 3 年耕地面积减少最快 ④ 2020 年 ~ 2 0 0 7 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相同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 . 2 0 0 2 年 ~ 2 0 0 7 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有 ( ) ① 建设用地增加 ② 粮食播种面积增加 ③ 退耕还林效果明显 ④ 未利用地增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 : 1 . B 2 . B 第 1 题 ,本题以土地面积变化为切入点 ,考查我国耕地面积的变化特征 ,意在考查学生对折线图、柱状图的读图分析能力。 由图 1 可知 , 2020年 ~ 2 0 0 7 年我国耕地面积持续减少 ,① 错 ,但始终保持在 1 . 2 亿公顷以上 ,② 正确 , 2020 年 ~ 2 0 0 3 年耕地面积减少得最快 ,③ 正确。 2020 年 ~ 2 0 0 7 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先大后小 ,故 ④ 错 ,故选 B 项。 第 2 题 ,本题考查引起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 2020 年 ~ 2 0 0 7 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 ,其原因是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利设施用地等建设用地面积增加。 生态退耕还林、还草等。 故选 B。 ( 2 0 1 1 年北京西城区期末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 国际上一般认为 ,一条河流的合理开发限度为 4 0 %。 而当利用率超过 4 0 % 时 ,即表明严重缺水 ,可能制约经济发展 ,并导致社会和环境安全问题。 据材料回答 3 ~ 5 题 : 世界 平均 中国 平均 河西 走廊 塔里 木河 准噶尔 盆地 海河 流域 水资源开 发利用率 30% 20% 92% 79% 80% 95% 3 . 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开发的叙述 ,正确的是 ( ) A. 水资源可利用量高于世界平均值 B. 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是准噶尔盆地 C. 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利用率 D. 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根本措施是调水 4 . 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于塔里木河流域的原因是 ( ) A. 降水总量小 B. 降水年际变化大 C. 浪费更严重 D. 水资源需求量大 5 . 河西走廊水资源开发利用中 ,违背可持续发展区际公平性原则的是 ( ) A. 土壤沙漠化和盐碱化日益加剧 B. 河流下游水量锐减 ,甚至断流 C. 地下水逐渐增加 ,水循环加快 D. 植被退化严重 ,生物多样性减少 解析 : 3 . C 4 . D 5 . B 第 3 题 ,解决我国水的问题 ,核心是提高用水效率 ,建设节水型社会。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 ,故 C 正确。 第 4 题 ,塔里木河所在区域。高二地理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推荐
雪山连绵,大河源头 高原边缘,山高谷深 高原湖区,世界之最 高山草原,荒漠广布 能源资源 太阳能、地热能、水能 人文环境 农业生产 高寒牧业 河谷农业 居民特点 人口稀少 藏族为主 科研旅游 自然风光 历史文化 民族风情 交通以公路为主 村庄、城市 分布在河谷地带 深化总结 干旱 自然环境 植被:东西有
会作出不同的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 1)衡量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 根本尺度 是什么。 ( 2)衡量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 最高价值标准 是什么。 2,衡量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 根本尺度和 最高价值标准 ( 1) 根本的衡量尺度是: 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 我们要自觉 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 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 2)最高价值标准: 只有这样
,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 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 ——钱学森荣获 2020年感动中国 年度人物时,组委会的颁奖词 (1)钱学森的身上体现了怎样的职业道德 ? (2)假如你是一名普通的劳动者,应当怎样培养职业精神。 答案 (1)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2)① 培养职业精神,践行职业道德,首先要端正职业态度。
富,也可依靠五大湖的廉价水运。 这些都可以大大缓解南北向铁路运输的压力。 另外,美国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大陆东西两岸,东西方向人流、物流量大,东西方向铁路运输压力大,南北方向人流、物流量小,铁路压力小。 第 (2)题,注意审清题意,按要求作答:影响人口分布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生产方式、经济活动特点、生产力水平等。 第 (3)题,据世界国家地理知识作答。 美国人口分布不均,有三大密集区:东北部
的地域分异 水分 海陆分布 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亚欧大陆中纬地区从沿海向内陆自然带的变化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水热状况 海拔高度 沿山地水平延伸,垂直更替 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 非地带性规律 (1)概念: 由于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响,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不具备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和山地垂直分异规律,或者使陆地自然带的分异规律表现得不很完整或不很鲜明,称为非地带性
率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2分析山西能源调出结构变化图 , 分析 山西在煤和电之间突出 ,其意义在于:。 改善能源工业结构;变输煤为输电,减轻交通压力;带动高耗能工业的发展,提高煤炭产品的附加值,增加收益。 一、煤炭转换为电力,二煤转换为焦炭 2020年以前,上升, 2020年以后下降。 2020年后原煤生产量增长的速度超过能源转换速度,反映 2020年后,原煤开采量增幅大。 1.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