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内容摘要:

m〈 H乙 H甲 〈 200m C 1)、求 P点海拔 —— O点海拔 —— B、 49〈 H〈 50 C、 59〈 H〈 60 D、 60〈 H〈 61 2)、 O点对 P点的相对高度 H最大为( ) m 练习: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 A、 40〈 H〈 41 ( 810mP820m) ( 860mO870m) D 解 ( 1) 250m≤H顶 300m 故是 D A ( 2) 50mH底 ≤100m 故选 A (1)断崖顶部的 E点海拔可能为 ( ) A、 59m B、 99m C、 199m D、 259m (2)断崖底部的 E点海拔可能为 ( ) A、 51m B、 50m C、 151m D、 150m (3)根据崖顶和崖底海拔高度算出断 崖的相对高度 ( ) A、 150m B、 250m C、 251m D、 149m 陡崖的相对高度公式: (n1) d ≤H(n+1) d ( 3) 150m≤ H顶 H底 250m 故选 A A 2)根据等高线重叠的状况,判断陡崖底部和顶部海拔高度,并估算断崖的相对高度 特殊方法:利用高的更高,低的更低原则 2)内容:如果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高度值相 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低于其等高线的高度值。 如果闭合等高线 的高度值与两侧等高值线中的较高高度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 高度高于其等高线的高度值。 若 a=100m b=200m c=300m 例题: 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