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内容摘要:

从赤道到两极的纬度地带分异。 山地自然带垂直分异是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和热量状况的差异共同作用的结果。 根据气温的垂直递减率,海拔每升高 100米,气温下降约 ℃。 从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分异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纬度地带分异 (如下图所示 ),但并不完全一致。 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 一般地,从山麓到山顶的降水量呈 “少 → 多 → 少 ”变化。 因此,在有些基带是草原或荒漠的高山,由于山地降水增多,可能出现森林带,如天山北坡。 (2)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一致。 例如,喜马拉雅山南麓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3)山地自然带的发育程度与山体所在纬度和高度有关。 通常是纬度越低,山体的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丰富。 (4)随纬度和坡向的变化,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地区分布的高度不同。 ① 纬度越高,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度越低,具体如下图所示: ② 同一自然带在阳坡海拔高,阴坡海拔低。 ③ 雪线在迎风坡海拔低,背风坡海拔高。 技巧点拨 判断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中雪线海拔高低一般分步骤、分层次的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是对某一座山来说,迎风坡雪线海拔低于背风坡雪线海拔;二是就某一坡向来说,夏季雪线海拔高于冬季雪线的海拔。 典例剖析 (2020年高考天津文综卷 )读图 1和图 2,回答 (1)~ (2)题。 例 (1)据各自然带在图 1中的位置,能得出的正确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