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地理分异规律内容摘要:
而非循环 , D选项错误。 答案 : (1)C (2)A 聚焦点 二 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表现出一定的有序性和普遍性 , 其成因 、表现如下图所示: 地方性分异规律常常表现出有序性和重复性的规律。 其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海陆分布 、 地形起伏 、 水分差异 、 洋流四个因素 , 具体如下表所示: 影响因素 分布实例 海陆分布 造成一些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如南半球无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因为相应的纬度地带均为海洋 地形起伏 改变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如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虽地处西风带,但位于背风坡,降水稀少,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 水分差异 如天山、昆仑山冰雪融水和雨水,在荒漠地区的山麓地带形成绿洲 洋流 寒、暖流性质不同,导致大陆东西两岸自然带分布纬度位置的差异,如南美西岸的热带荒漠带受秘鲁寒流的影响而延伸至赤道附近 例 2: (2020长沙市一中第四次月考 )下图为 “ 亚洲东部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 读图回答 (1)~ (2)题。 (1)图示自然带的分布主要体现了 ( ) A. 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B. 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C. 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D. 地方性分异规律 (2)自然带 P在大陆东岸分布纬度较低 ,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 地形 B. 洋流 C. 太阳辐射 D. 大气环流 【 解析 】 第 (1)题 , 图中区域自然带的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 , 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 ,主要体现了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第 (2)题 , 图示区域位于中高纬度 、 北太平洋西岸 , 受 (千岛 )寒流影响 ,自然带 P在大陆东岸分布的纬度偏低。 答案 : (1)A (2)B 【 技巧点拨 】 分析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思路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太阳辐射:赤道递减两极 热量带:赤道热带 、 亚热带 、 温带 、 亚寒带 、 寒带两极 植被:赤道雨林 、 常绿阔 (硬 )叶林 、 落叶阔叶林 ,针叶林 、苔原 、 冰原两极 土壤:赤道酸性 、 中性 、 偏碱性两极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沿海多。高二地理地理分异规律
相关推荐
从赤道到两极的纬度地带分异。 山地自然带垂直分异是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和热量状况的差异共同作用的结果。 根据气温的垂直递减率,海拔每升高 100米,气温下降约 ℃。 从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分异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纬度地带分异 (如下图所示 ),但并不完全一致。 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 一般地,从山麓到山顶的降水量呈 “少 → 多 → 少 ”变化。 因此,在有些基带是草原或荒漠的高山
年 )。 读图 , 回答 (1)~ (2)题。 (1)据图判断 , 影响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 A. 技术 B. 市场 C. 政策 D. 交通 (2)与东部经济地带相比 , 西部经济地带具备相对优势的电子信息产业部门是 ( ) A. 硬件制造 B. 品牌策划 C. 市场营销 D. 软件开发 【 解析 】 第 (1)题 , 从两图可判读出东部经济地带投资 、
以及世界海上石油贸易的发展,促使新加坡重点发展与海上石油运输和港口服务相关的工业部门。 二 .新加坡工业的发展 工业部门的选择。 ,促进新加坡主要工业部门发展的有利因素还有哪些。 东南亚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也为新加坡的工业发
岩石风化和侵蚀后的产物在外力的搬 运途中由于流速或风速的降低、冰川的融 化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可以导致物质的 逐渐沉积,这种作用称为 沉积作用。 流水沉积 具有分选性 沉积作用 风力堆积 冰川堆积 非分选性 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 冲积平原地形 风积作用形成的 沙丘地形。 (五)固结成岩作用 沉积物经物理的、化学的以及生物化学的变化和改造,变成坚硬的岩石,这种作用叫做 固结成岩
地等高线示意图 ,乙为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实地考察后根据 AB 线绘出的剖面图。 学习小组的同学还查阅了图示区域的相关资料 (见表 )。 耕地 林地 草地 荒地 其他 1 9 7 8 年 5 5 . 0 % 1 9 . 8 % 4 . 9 % 1 5 . 4 % 4 . 9 % 2 0 0 8 年 4 0 . 2 % 4 4 . 1 % 6 . 2 % 1 . 3 % 8 . 2 % 【命题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