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地球与地球的运动内容摘要:
昼圈上或极昼圈以内 , 得出太阳直射的范围是 20176。 N~ 23176。 26′N。 第 (2)题 , 由图中信息不难得出 , 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夹角 (黄赤交角 )为 20176。 当黄赤交角变小时, 地球上温带的范围将变大 , B选项错误;黄赤交角变小时 , 全球极昼极夜的范围将缩小 , 所以 C选项错误;黄赤交角变小时 , 北半球冬季昼长变长 , 南半球夏季昼长变短 , 位于北半球的福州冬季因太阳照射时间增加均温升高。 第 (3)题 , 因 O为北极点 , 从北极上空俯视时, 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 E点的时刻比 H点 、 P点的时刻早。 由题意 “ H、 P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两个交点 ” 可知 , HP之间的中心点的地方时是 0时或 12时。 若 HP中心点的地方时是 0时 , 北半球应为昼长夜短 , E点的地方时应为 6时。 若 HP中心点的地方时为 12时 , 北半球昼短夜长 , 北极点出现极夜 , E点日期应为 12月 22日的 18时。 聚焦点二: 地球公转引起的地理现象与规律 1. 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 (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 : 夏至日 ,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春分日 , 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降低;冬至日 , 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 (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 : 6月 22日达最大值, 12月 22日达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其以南: 6月 22日达最小值, 12月 22日达最大值。 : 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机会。 赤道以北地区 12月 22日达最小值;赤道以南地区 6月 22日达最小值。 : 一年有一次太阳直射机会。 (3)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楼房间距的计算 北半球的楼房间距 L应大于 S cotHmin (S为南楼高度, Hmin为该地一年中最小正午太阳高度 ) 太阳能热水器最佳支架倾角的计算 太阳能热水器的最佳倾角与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互余 日影朝向与长短分布 (1)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除北极点外 ),正午物体影子始终朝北 (2)南回归线以南地区 (除南极点外 ),正午物体影子始终朝南 (3)南北回归线间地区,位于太阳直射点以南时,影子朝南;位于太阳直射点以北时,正午物体影子朝北;位于太阳直射点上,正午物体无影子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 (该半球为夏半年 ), 昼长夜短 , 纬度越高 ,白昼越长;另一半球 (冬半年 )昼短夜长 , 纬度越高 , 白昼则越短 直射点的纬度越高 , 地球上各地(除赤道外 )昼夜相差越大 , 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越大。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 , 北半球各地昼最长 ,夜最短 , 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而南半球则昼最短 , 夜最长 , 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则相反 (2020 四川 )下图为经纬网图。 图中 A点位于南纬68度, AB为晨昏线的一段;此刻,北京处于白昼;近期, C地日出时刻越来越早。 据题设条件回答(1)~ (2)题。 (1)此刻 , 与北京日期不相同的是 ( ) A. 圣保罗 B. 华盛顿 C. 开普敦 D. 莫斯科。高二地理地球与地球的运动
相关推荐
题 (什么原理、规律 )。 ② 相关知识的再现 (原理和规律的主要内容 )。 ③ 相关原理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 2 . 因果关联与事物变化过程图 :如荒漠化成因图、水土流失成因图、生产流程图等 ,判读思路与内容包括 :① 识别所表示的是 何种因素的地理事物联系过程。 ② 注意根据图中箭头方向、线段的纵横关系等提取信息。 ③ 弄清事物形成或变化过程 ,判断各因素之间的因果联系。 例如
点的位置,需要知道几个值。 ,确定点的位置,需要知道几个值。 置,必须知道几个值。 至少需要几颗卫星。 2个 3个 3个 3个 卫星定位的基本原理 GPS系统采用“时间同步、单程测距”的原理来实现定位。 简单地说就是用户同时向已知其位置的 3个导航卫星分别进行距离测量,然后再以该卫星为球心,以所测得的距离为半径,在空间画出 3个球面,则该 3个球面的相交点,就是用户的所在位置了。 名词链接:
安山岩、玄武岩 岩浆岩 花岗岩: 我国的黄山、华山、衡山等都是花岗岩分布区 ( 1)岩浆岩 —— 岩浆冷凝 B、喷出岩 —— 流纹岩、安山岩、玄武岩 沉积岩 裸露岩石 沉积岩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特点 层理结构 常含有化石 常见的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 外力作用 2 沉积岩 太陆鲨化石 沉积岩 变质岩 已成岩石 变质岩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 产生的 高温高压 变质作用 举例
热带和亚寒带景观等。 (2)可用图解法解此题。 根据题意作右图 ,过甲乙两地画出地球球面上的大圆 , 大圆与115176。 E(80176。 E与 150176。 E中间的经线 )交于 A点 ,判断劣弧甲- A-乙的走向即可作出选择:先向东北 , 后向东南。 聚焦点二: 比例尺的应用 计算 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注意:单位要统一,分子要保持为 1 大 小 比 较 根据分母进行比较 注意
林工程体系的建设 —— 海洋资源的开发 你能简单说明黄河、海河在上、中、下游各河段治理措施有什么异同。 思路 —— 黄河之害在于下游决口改道,究其根源是大量泥沙并在下游河道沉积,所以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 —— 海河之害在于河水泛滥,究其根源是支流多、入海通道少,所以治理海河的关键是蓄洪与泄水。 要点 —— 同:上游修建水库 —— 异:黄河 — 中游植树造林,下游加固堤坝 海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