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内容摘要:
林工程体系的建设 —— 海洋资源的开发 你能简单说明黄河、海河在上、中、下游各河段治理措施有什么异同。 思路 —— 黄河之害在于下游决口改道,究其根源是大量泥沙并在下游河道沉积,所以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 —— 海河之害在于河水泛滥,究其根源是支流多、入海通道少,所以治理海河的关键是蓄洪与泄水。 要点 —— 同:上游修建水库 —— 异:黄河 — 中游植树造林,下游加固堤坝 海河 — 中游洼地修筑蓄洪工程,下游开挖入海通道 (开展原因。 代表性工程。 成效。 -列表归纳)。 —— 国土整治工作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 国土整治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 搞好国土整治一定要从区域发展的目的出发,分析区域差异,利用区域差异,发挥区域优势,促进区域发展。 —— 20世纪 80年代:东部沿海的对外开放战略 —— 90年代初: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开放战略,浦东开发战略 —— 90年代末:西部大开发战略。 针对区域发展的资源优势和主要的限制性因素 ,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开发和治理。 区 域 区域条件 国土整治措施与区域发展的重点 资源优势 主要限制性因素 东北地区 家林资源丰富,农业发展条件好 热量不足,黑土冲 刷流失 开发农林资源,大力发展商品农业 黄淮海平原 洪、涝、旱、盐碱、 风沙 中、低产田的治理 南方低山丘陵 农业资源丰富 生态环境脆弱 农业资源开发与生 态建设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的治理 西北地区 光照条件丰富 荒漠化 荒漠化的治理 三峡 水力资源丰富 中下游多洪涝灾害 三峡工程建设 西南地区 自然资源丰富 交通落后 交通运输建设 我国部分区域性的国土整治措施与区域发展重点 美国的西部开发对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有何借鉴。 背景:旧西部 —— 阿巴拉契亚山到密西西比河之间地带 新西部 —— 密西西比河到落基山脉之间地带 远西部 —— 落基山脉到太平洋沿岸之间地带 开发过程: 1860— 1890年,主要动力来源于皮货贸易、土地投机及奴隶主庄 园的扩张。 1930— 1970年,罗斯福新政以来,美国政府陆续出台相关法规, 成立专门机构,加大对西部财政补贴和资金投入,实行优惠政 策,进行流域综合治理,大力发展军工企业、高新技术产业,。高二地理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
相关推荐
热带和亚寒带景观等。 (2)可用图解法解此题。 根据题意作右图 ,过甲乙两地画出地球球面上的大圆 , 大圆与115176。 E(80176。 E与 150176。 E中间的经线 )交于 A点 ,判断劣弧甲- A-乙的走向即可作出选择:先向东北 , 后向东南。 聚焦点二: 比例尺的应用 计算 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注意:单位要统一,分子要保持为 1 大 小 比 较 根据分母进行比较 注意
安山岩、玄武岩 岩浆岩 花岗岩: 我国的黄山、华山、衡山等都是花岗岩分布区 ( 1)岩浆岩 —— 岩浆冷凝 B、喷出岩 —— 流纹岩、安山岩、玄武岩 沉积岩 裸露岩石 沉积岩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特点 层理结构 常含有化石 常见的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 外力作用 2 沉积岩 太陆鲨化石 沉积岩 变质岩 已成岩石 变质岩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 产生的 高温高压 变质作用 举例
昼圈上或极昼圈以内 , 得出太阳直射的范围是 20176。 N~ 23176。 26′N。 第 (2)题 , 由图中信息不难得出 , 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夹角 (黄赤交角 )为 20176。 当黄赤交角变小时, 地球上温带的范围将变大 , B选项错误;黄赤交角变小时 , 全球极昼极夜的范围将缩小 , 所以 C选项错误;黄赤交角变小时 , 北半球冬季昼长变长 , 南半球夏季昼长变短 ,
保护性犁地,又叫做“免耕法”,它 与全面翻耕土壤的传统方法不同 ,将收获后的秸秆及地表残茬进行 粉碎后覆盖地表 ,使用特殊的免耕播种机将种子插在有秸秆覆盖的地表上,减少耕作 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 从 20世纪中期以来,先后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推广。 —— 减少农田扬沙,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 山西省农机发展中心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保护性耕地(“免耕法”)可以 减少地表径流
方 南 东 利用罗盘辨别方向 利用恒星辨别方向 ( 1)根据太阳辨别方向 ( 2)根据大熊座寻找北极星 ( 3)根据仙后座寻找北极星 考验二:“野外实战” 罗盘保持水平 0176。 指向目标 根据指北针确定目标方位 注意 : 远离地磁 读数时目光要垂直俯视 图中罗盘所示的方向为 西北 指北针 0刻度线 水平气泡 N E S W 首先将手表平置,然后将时针指向太阳所在方向,时针与 12点
环境的产物,也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结果。 (2)发育条件 岩石条件 _______广布,厚度大,岩性纯,空隙和裂隙发育广泛,可溶性、透水性很好 气候条件 位于亚热带湿润区,气候温暖,降水丰沛,尤以 4~ 7月降水较多 地形条件 该区东部、西部、北部地势较高,中部、南部地势较低,漓江谷地南北纵贯全境 水文条件 地表水、地下水丰富, _____________作用强烈 生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