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人类活动和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内容摘要:
图, 读图回答 (1)~ (2)题。 (1)关于我国石油消费 、 生产和出口状况的叙述 , 正确的有 ( ) A. 生产量和消费量同步增长 B. 我国消费的石油以国产为主 C. 1995年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 D. 20世纪 80年代我国石油自给自余 (2)解决我国石油紧缺问题 , 目前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 A. 限制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 B. 以新能源全面取代石油 C. 拓宽石油进口渠道 D. 提高石油资源利用率 解析: A项做法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 , B项所述我国无法实现 , 故 A、 B项错误。 我国已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亚洲第二大石油进口国 , C、 D项是目前我国解决石油紧缺问题的主要措施。 答案: CD 考点 2 自然灾害 1. 图示自然灾害的危害 2.中国的洪涝灾害 类型 含义 关系 洪水 气候季节性变化引起的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河道容纳,或因山洪暴发而使江河水位陡涨,导致河堤决口、水库溃坝、城镇和农田被淹没的现象 由于两者往往同时发生,有时难以区别,所以通称为洪涝灾害 雨涝 因长期大雨或暴雨造成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而形成灾害的现象 因较为复杂,如季节性的区域强降水、流域地貌特征、江河的洪、枯流量变化大、植被分布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相互作用,都可能引发洪涝灾害。 一般来说,受气候因素的影响较大。 (1)夏季风的进退与降水。 时间 强降水集中地区 原因 5月份 华南一带 夏季风开始盛行,锋面雨带控制本区,多暴雨天气 7月份 江淮地区 准静止锋影响,锋面雨带徘徊,形成梅雨 8月份 华北、东北地区 锋面雨带移来并控制本地,出现盛夏暴雨 西南地区 受西南季风影响,暴雨时有发生 9月份 东南沿海 热带气旋和台风影响,多狂风暴雨 (2)夏季风强弱与降水。 夏季风强的年份 , 锋面雨带迅速推移到北方 ,北方降水多 , 形成涝灾;南方受单一气团控制 ,降水少 , 多旱灾。 夏季风弱的年份 , 锋面雨带长期控制南方 , 南方降水多 , 形成涝灾;北方受单一气团控制 , 多旱灾。 针对训练 2 读广东省 1975~ 1995年分别为干旱、洪涝台风风暴潮造成农田成灾面积比率过程曲线图, 完成 (1)~ (2)题。 (1)广东省干旱 、 洪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 A. 纬度位置较低 、 太阳辐射强 B. 季风气候降水变化大 C. 位于东南沿海 , 地形雨较多 D. 地势低 、 河流多 , 易成洪涝 (2)为了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造成的影响 , 下列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 ) A. 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防御干旱的有效措施 B. 目前对洪涝仍无有效的防御方法 C.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有利于减轻和避免台风灾害 D. 应用全球定位系统是减轻气象灾害的重要措施 解析: (1)我国东部地区水旱灾害频繁 , 主要是由于季风的影响。 夏季风的强弱影响锋面雨带的推移 , 导致水旱灾害频繁。 (2)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造成重大影响 , 减灾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 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 、 洪涝进行监测 , 对防御洪水有巨大的作用。 加强台风监测和预报 , 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 答案: (1)B (2)A 【 例 1】 (2020山东文综卷 )我国西南地区自古就与内地联系密切。 如今,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了重要贡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丰富,区域内的重庆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 下图为重庆市 l999~2020年主要能源消费量变化和单位 GDP能耗变化图。 读图回答 (1)~ (2)题。 (1)判断重庆市能源消费总量变化和单位 GDP能耗变化的趋势 , 并分析单位 GDP能耗变化的主要原因。 (2)指出重庆市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结合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优势。高二地理人类活动和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相关推荐
及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 、 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 、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矛盾。 如何将多方面的利益协调统一起来 , 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难题。 我国有关生物资源保护的部分法律 ( 1) 1998年 4月修订并通过 《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 ( 2) 1985年通过的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 ( 3) 1986年通过的 《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突出时代气息。 知识网络体系 考纲考点解读 重点难点突破 三年高考经典 【 解析 】 第 (1)题,从我国四大地区之间人口流动示意图中可以判断人口流动量大小和人口流动方向。 第 (2)题,从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分析,主要是经济因素。 第 (3)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 答案 】 (1)东部 中部 中部 东北 (2)西部 中部 东部 流入区
生产和生活中的大量垃圾堆放 街道垃圾的任意堆放 噪声污染 交通、工厂等 噪声 ——无形的杀手 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物质泄漏 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 海洋污染 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 渤海湾大赤潮、日本水俣湾事件、海上石油泄漏 针对训练 1 全球气温升高和生态环境恶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据此回答 (1)~ (2)题。 (1)就全球气温升高对今后 100年内地球环境的潜在后果 , 表述不正确的是
A放在螺线管 B 内, B 与电流表组成一个闭合回路。 然后进行如下操作:①闭合和断开开关瞬时;②闭合开关, A中电流稳定后;③闭合开关, A中电流稳定后,再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 可以观察到:(请在⑴⑵⑶中填写探究中的序号) ⑴在探究Ⅰ中, 闭合回路会产生感应电流; ⑵在探究 Ⅱ 中, 闭合回路会产生感应电流; ⑶在探究 Ⅲ 中, 闭合回路会产生感应电流; ⑷从以上探究中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当
为 ______。 B A R r图 7 8. 已知某电场中的一簇等势面,甲等势面的电势为 200V,乙等势面的电势为 0,各相邻等势面间地势差相等。 4 甲 A B 乙 C D ( 1)将 q C 1 10 8 的正电荷从 A点移到 B点,电场力做功 _______,功的大小为__________。 ( 2)将电子从 A移到 D点,电场力做 ____________,功大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