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坛经两则内容摘要:

苏东坡为之语塞。  色身是由四大假合而成,诸行无常、刹那不住、没有一样永恒实在,故不能安坐于此。  东坡的玉带因此输给佛印禅师,至今仍留存于金山寺。  苏东坡到金山寺和佛印禅师打坐参禅,觉得身心十分通畅,于是问禅师:“禅师 !您看我坐的样子怎么样呢 ?” 佛印禅师说:“你的坐姿很庄严,俨然一尊佛啊 !” 苏东坡听了禅师的话后,十分高兴。 佛印禅师接着问苏东坡道:“学士 !您看我坐的姿势怎么样呢 ?” 苏东坡从来不放过嘲弄禅师的机会,于是马上回答说:“像一堆牛粪。 ” 可是,佛印禅师听了却也很高兴 !禅师被比喻为牛粪,竟没有什么话说,因此,苏东坡暗自高兴,心想可算赢了佛印禅师,于是逢人便说:“我今天赢了 !” 很快,消息传到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的耳朵里,苏小妹就问苏东坡:“哥哥 !你究竟是怎么赢了禅师的啊 ?” 苏东坡眉飞色舞,神采飞扬地详细叙述了一番。 没想到,苏小妹听了苏东坡的叙述后,正色说:“哥哥。 你输了。 禅师的心中如佛,所以他看你如佛,而你心中像牛粪,所以你看禅师才像牛粪啊 !”  悟道者眼中,佛与牛粪自性本自清净。 东坡与佛印禅师时常一唱一和,嬉笑怒骂,以诸公案,遗教后世。  一般人谈到苏东坡和禅,喜欢列举他与佛印的传奇故事,却忽略了苏东坡曾写过许多佛与禅的诗歌。 这些诗歌十分优美,观点独到,很有悟境,可以看出苏东坡是有真实修证之人。 否则不会四度贬官,还能维持乐观豪迈的人生态度。  古来的大禅师,也有许多肯定东坡的悟境,像大慧宗杲禅师就给予其极高的肯定。 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紫柏尊者甚至认为苏东坡的文字处处有开悟之机,只要参透了诗中玄机,就能如“沸然消雪”的开悟。 台湾当代高僧忏公上人也开示过:“苏东坡居士是开悟之人,只是很少人能够体会罢了。 ”  从宋朝之后,苏东坡的许多诗词,被许多禅师视为悟后境界的作品,例如有名的庐山三诗 ——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不认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未消;  到得还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  “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  东坡一生波澜起伏,在历经人生的沧桑之后,他的心性有了很大的转变,他在 《 自题金山画像 》 一诗中曾自我表明心志:“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儋州。 ”这首诗在表达自己的“心”已不受任何外物的牵动,而自“身”的飘荡更是能随遇而安。 而被常人视为是受苦的贬谪之地 ——黄州、惠州、儋州,却是他一生过得最丰富且快意的一段日子。 苏东坡毕竟是慧根深植,在充满浮沉不定的一生中,他始终能潇洒面对,也正因为如此的性格,使得他的诗词文中,总具有明朗空灵的自然之气,这或许是东坡再一次乘愿下世渡众的另一段因缘吧。 语言是人的精神世界的表现,是心灵的图画,正所谓言为心声。 人的道德修养主要表现在语言方面,言语不端,往往表明修养不好。 有时言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