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遗传变异与进化内容摘要:

断。 3.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类型 项目 杂交育种 人工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依据 原理 基因重组得纯种 或杂种 基因突变 染色体组成倍 减少再加倍后 得到纯种 染色体组成倍 增加 常用 方法 ① 杂交 → 自交→ 选优 → 自交 ②杂交 → “ 杂种 辐射诱变、激 光诱变 花药的离体 培养后再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 萌发的种子或 幼苗 优点 使位于不同个 体的优良性状集 中于一个个体上 可以提高变 异频率或出现新 性状,加速育种 进程 明显缩短育 种年限 器官巨大型, 提高产量和营 养成分 缺点 时间长,需及 时发现优良性状 有利变异少, 需大量处理实验 材料,具有不确 定性 ① 技术复杂 一些 ②需与杂交 育种配合 适用于植物, 在动物难于开 展 经典例题透析 类型一:基因分离定律 1.( 08北京卷)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 猫的无尾和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 传。 为了选育纯种的的无尾猫,让无尾猫自交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 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 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 A.猫的有尾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B.自交后代出现有尾猫是基因突变所致 C.自交后代无尾猫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D.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 1/2 解析: 题干中给出的信息 :“让无尾猫自交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 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 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此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这说明无尾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有尾是隐性基因控制的隐性性状;这也说明存活的无尾猫都是杂合体,即自交的无尾猫都是杂合体。 在自交多代的每一代中总出现 1/3的有尾猫,其原因是显性纯合致死导致的。 若让无尾猫 (Aa)与有尾猫( aa)杂交,后代中无尾猫占1/2。 答案: D 总结升华: 显隐性性状判断:( 1)纯合亲本杂交,后代表现出的亲本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2)同一性状的亲本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亲本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举一反三: 【 变式 1】 最能体现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 ) A. Fl显隐性之比为 1∶0 B. F2显隐性之比为 3∶1 C. F2的基因型之比 1∶2∶1 D.测交后代显隐性之比为 1 【 答案 】 D 【 变式 2】 在家鼠中短尾( T)对正常尾( t)为显性。 一只短尾鼠与一只正常鼠交配,后代中正常尾与短尾比例相同;而短尾类型相交配,子代中有一类型死亡,能存活的短尾与正常尾之比为 2: 1,则不能存活类型的基因型可能是( ) A. TT B. Tt C. tt D. TT或 Tt 【 答案 】 A 类型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 2020广东卷)玉米植株的性别决定受两对基因(B— b, T— t) 的支配,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玉米植株的性别和基因型 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基因型为 bbTT的雄株与 BBtt的雌株杂交, F1的基因型为 ,表现型为 ; F1自交, F2的性别为_______, 分离比为 ____________。 ( 2)基因型为 ____________的雄株与基因型为____________的 雌株杂交,后代全为雄株。 ( 3)基因型为 ____________的雄株与基因型为____________的 雌株杂交,后代的性别有雄株和雌株,且分离比为 1: 1。 基 因 型 B和 T同时存在 (B__T__) T存在, B不 存在 (bbT__) T不存在 (B__tt或 bbtt) 性别 雌雄同株异花 雄株 雌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