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内容摘要:

多越稳定;若食物链数量相同 , 再看生产者 , 生产者多的稳定程度高。 例 2 (2020武汉模拟 )下列曲线表示四个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受到同等程度的外来干扰后,初级消费者数量的变化情况。 其中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生态系统是 ( ) [解析 ] 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 叫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 图 C初级消费者种群数量恢复相对稳定的时间短 , 抵抗力稳定性最高。 [答案 ] C 对点训练 2 (2020广州调研 )如图所示,图 A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 除了图 A中所示的 成 分 外 , 还 应 该 包 括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2) 甲 、 乙 、 丙 3 者 之 间 的 食 物 联 系 是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的 __________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3)图 B为某湖泊的生态系统中发生的某种调节活动 , 这 种 调 节 导 致 的 最 终 结 果 是__________。 结果产生的原因是 __________。 (4)图 A和图 B这两种反馈调节是否相同。 为什么。 __________。 解析: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网和食物链进行的 , 由于湖泊受到污染 , 使物种减少 ,导致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 加速了生态系统的破坏。 从图 A中可以看出 , 乙增多后甲增多 , 而甲增多又导致乙减少 , 属于负反馈调节。 答案: (1)分解者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乙 → 甲 → 丙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3)加速破坏该生态系统原有的稳态 生物种类减少 , 自我调节能力降低 (4)不同。 图 A是负反馈调节 , 图 B是正反馈调节 考点 3 实验面面观: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1. 实验原理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它的物种组成 、 营养结构和非生物因素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2)将少量植物 , 以这些植物为食的动物和其他非生物物质放入一个密封的玻璃缸中 , 便形成一个人工模拟的微型生态系统 ——生态缸。 (3)观察生态缸中生物的生存状况和存活时间的长短 , 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影响稳定性的因素。 2. 操作流程 (1)根据研究的对象和实习条件确定模拟生态系统的种类 (2)调查该种生态系统的主要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了解它们的基本情况 (3)从各成分中选典型的种群,确定它们的数量关系,务必使它们互相连接成为一条或数条食物链, 保证能完成生态系统的功能 (7)封闭以后,生态系统内的生物数量会发生变化,最后趋于稳定。 此时生态系统即达到平衡状态,该生态系统的模拟可以算作成功。 这是由于食物链的调节作用引起的生态系统变化。 观察并记录结果 (8)结果分析与结论 3.设计要求及分析 设计要求 相关分析 生态缸必须是封闭的 防止外界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干扰 生态缸中投放的几种生物必须具有很强的生活力,成分齐全 (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 生态缸中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 生态缸的材料必须透明 为光合作用提供光能;保持生态缸内温度;便于观察 设计要求 相关分析 生态缸宜小不宜大,缸中的水量应占其容积的 4/5,要留出一定的空间 便于操作;缸内储备一定量的空气 生态缸的采光用较强的散射光 防止水温过高导致水生植物死亡 选择生命力强的生物,动物不宜太多,个体不宜太大 减少对 O2的消耗,防止生产量 消耗量 (1)观察稳定性 ——可通过观察动植物的生活情况 、水质变化 、 基质变化等判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由于生态缸中的生态系统极为简单 , 自我调节能力极差 , 所以抵抗力稳定性极低 ,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极易被破坏。 因此 , 生态缸内的生物只能保持一定时间的活性。 例 3 (2020广州调研 )以下关于构建人工微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需要考虑不同营养级生物之间的合适比例 B. 提供的生物应具有较强的生活能力 C. 把人工微生态系统放在阳光直射环境中即可 D. 达到稳定状态的微生态系统内生物数量也是有变化的 [解析 ] 人工微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小 ,因此要放置在环境适宜的地方 , 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答案 ] C 例 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