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内容摘要:
D.澳大利亚的冬小麦正在越冬 (4)请在下图中绘出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出夜的范围。 【解析】 综合分析整个试题的设计,不难得出解题的关键: (1)是绘出昼夜范围和晨昏线,也就是第 (4)题答案。 (2)是从昼夜分布图或乙图得知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应昼长夜短。 (3)是 OY为本初子午线,则 OX为 180176。 经线,依地球自转方向应为逆时针,则 OP为 90176。 E,从而运用相关知识可顺利解答问题。 【答案】 (1)176。 E (20176。 N,90176。 W) 13 (2)14时 (3)D (4)见下图。 【思维点击】 (1)除春秋分外,地球上任何一条纬线都被晨昏线分成不等长的昼弧和夜弧 (极昼和极夜是极端 ),如从题中信息知道晨线和昏线与某纬线的交点,参考地球自转方向可推出该纬线上的昼夜长短状况,进而依据文中讲的 “晨昏线的应用 ”可推出其它知识点。 (2)太阳视运动,即太阳在天空中划过的轨迹是由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导致的太阳东升西落现象,也可依据视运动的弧度大小确定昼夜状况或大致日期时间。 如题中状况即说明该地正好是极昼现象,是当地的夏半年,且太阳在 N地时为地方时 0时,在 H处时为地方时 12时。 针对训练 1.比较下面四幅图 (注:甲、乙、丙三图中,阴影区为黑夜,丙图所示为北半球某地区 ),据此回答问题。 (1)各图中的晨线分别是:甲:弧 ________,乙:弧 ________,丙:弧 ________。 (2)赤道上晨线与昏线经度相距 ________度。 (3)晨昏线在一天中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________。 在一年中的 ________、________(节气 )与经线重合。 (4)甲图所表示的季节为北半球的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5)乙图所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为________。 解析: 第 (1)题,判断晨昏线要动态的判断,顺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入昼的是晨线,由昼入夜的是昏线。 第 (2)题,赤道上始终是昼夜平分, 6时日出, 18时日落,晨线与昏线相距 180176。 ,但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实际天亮时间早于 6时。 第 (3)题,春秋分时太阳直射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第 (4)题,解答该题可按如下思路进行:顺时针自转 → 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 → 南极地区出现极昼 → 此季节为北半球冬季。 第 (5)题,可遵循以下思路分析: ① 晨昏线与南极圈相切、南极圈内出现极夜 → 此时为北半球夏至日 → 太阳直射 23176。 26′N。 ② 切点所在经度为75176。 E→75 176。 E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 12时 → 太阳直射75176。 E。 答案: (1)AC AO AB (2)180 (3)相反 春分 秋分 (4)D (5)23176。 26′N,75176。 E 考点精讲 因东西经度不同而时刻不同,称为地方时,地球上有无数个地方时,为方便生产和生活,而进行 24个时区的划分,而每个时区又有无数个地方时,进而再确定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时区的区时,从而把地球上的时差缩小在 24小时之内,就方便多了。 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无论是地方时的计算还是区时的计算依据都是地球自转,东早西晚, 1度 4分,东加西减,经经计较,分秒必算。 计算时具体可分。高二地理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高二地理城乡规划的内容及意义
对城乡的危害。 4.有利于协调城乡发展:城市和乡村是一种相互______、相互依存的关系,大型基础设施的分布都尽可能考虑 _________,协调发展。 5.有利于保护 _______________。 城乡安全 联系 城乡结合 自然和文化遗产 核心要点突破 小城镇规划与乡村规划的作用及遵循原则 村镇规划 小城镇规划 乡村规划 作用 小城镇建设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广大农村的面貌与发展。 因此
高二地理城市化过程特点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系 工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并为服务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城市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关系尤为密切,应大力促进工业化进程 针对训练 1 (2020广东文基 )下图为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 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 回答(1)~ (2)题。 注:城市人口=中心城区人口十郊区人口 (1)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2020~
高二地理城乡发展与城市化
) A.地形 B.气候 C.水文 D.生物 (2)随着时间的推移 ,人口的增加 ,图中区域有可能发展成为聚落 ,其聚落的形状可能为 ( ) A.团聚状 B.带状 C.网状 D.棋盘状 解析: 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先民选择居住地时,安全第一,即建在靠近河流的高坡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增加,聚落河流发展,其形状可能为带状。 答案: (1)A (2)B 城市聚落的形成条件 城市形成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