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中国地理概况内容摘要:
燥,太阳辐射强 ② 降水特征及影响因素 (2)我国的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典例剖析 (2020年高考课标全国卷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 (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 )的空间分布。 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 例 1 (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 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 (2)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 (3)分析位于丘陵区的丙地融雪侵蚀较乙地严重的原因。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东北地区降雪与气温、地形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对区域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认识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第 (1)题,由图中等雪期线分布可以看出,越向北雪期越长,这与纬度高低 (气温状况 )密切相关,一般而言,气温越低,雪期越长; MN沿线纬度相近,但雪期差异较大,说明这种差异不是由纬度位置所致,应当是由沿线地区地形所致,联系东北地区马蹄状的地形结构,可以得知沿线的地形分布特点。 第 (2)题,甲地的雪期较乙地短,降雪量较乙地大,应从纬度高低和东南季风的迎风坡与背风坡等方面来解释。 第 (3)题,乙、丙两地的融雪侵蚀程度应与当地的积雪量、地形以及植被覆盖状况有关。 【答案】 (1)等雪期线在中部地区向北 (东北 )凸出。 表明沿 MN一线中部雪期短于其东西两侧地区。 即东西部气温持续低于 0℃ 的时间较长;中部气温持续低于 0℃ 的时间较短。 因此,中部地势较低(为平原 ),东西部地势较高 (为山地 )(东西高,中间低 )。 (2)甲地雪期比乙地短,原因是甲地纬度低于乙地。 甲地降雪量比乙地多,主要是因为甲地比乙地距海近,水汽更为充足。 (3)丙地属于丘陵地形,地势低于乙地,融雪径流量大于乙地;丙地比乙地受到更多人类活动的影响 (如林地被毁,过度垦荒等 ),丙地更易被侵蚀。 【思维点击】 分析区域环境差异的原因往往从它们的位置 (包括最基本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能抓住问题的主导因素。 本题实际上就是考查了纬度因素对气温的影响,海陆位置对降水的影响。 针对训练 1.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中 A地年平均降水量 ,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 %; 1月平均气温- ℃ ,7月平均气温 ℃。 (1)简述流经 A地河流的水文特征。 (2)分析图示区域干旱、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 (3)说明图示区域西北部与东南部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类型的差异。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经纬度的区域定位、等高线判读、河流的水文特征以及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与农业生产类型差异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1)根据经纬度可知该地区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为季风区,夏季降水多,水位高,有明显的夏汛,冬季河流有结冰期,冬季积雪春季融化形成春汛。 (2)季风气候,暴雨集中,降水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春季多大风,蒸发旺盛。 (3)该区域西北部等高线较为稀疏,地势平坦,应该以种植业为主;东南部等高线较为密集,为丘陵山地,应该以发展林果业为主。 答案: (1)河流流量季节变化较大,有春汛和夏汛,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 (2)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年际和季节变化大。 长时期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易引发旱灾;降水过多且强度较大,在地势低平、排。高二地理中国地理概况
相关推荐
一般是伴随着飓风而 产生。 龙卷风最大的特征还在于它的形状。 干旱 ( 1)概念 ( 2)成因 ( 3)影响的范围 ( 4)旱灾的特性和成因 ( 5)旱灾的分布 了解:世界上的干旱类型 P15 寒潮 ( 2)影响寒潮强度的因素 ( 1)概念 取决于冷空气的温度和将要影响地区 的温度,二者的差越大,强度越大。 ( 3)寒潮的影响 ( 4)天气特征 除以上三种气象灾害,还有冰雹灾害,雪灾,雾灾,风灾
到 C1常被认为是迁移,而B1到 B C1到 C2,是在区内流动,常被认为不是迁移。 三是有无长期改变定居地。 一般认为那些居住地发生 “永久性 ”或 “长期性 ”变化的人口移动,才被当作人口迁移。 三、人口移动的动因和效应 1 .动因 主要: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别次要:地区间距离、国家政策文化背景等 2 .效应 1 对环境 的影响 迁出地:缓解当地的 _____
但人口稀疏,资产密度小,因此灾情也就相应小得多;而东部地区有着占我国城市总数 46%的城市, 90%以上的人口,又是我国经济发达、资产密集区,这就决定了我国地震灾情必然是东部严重。 • ,灾区下列灾害的发生与这次地震无关的是( ) • • • 等大城市救治,应选择的最佳交通工具是( ) • • • 、抗震救灾、防控次生灾害等提供及时、可靠的决策信息(影像资料),优先选用的现代技术手段是( ) •
西部高原、松嫩平原 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马、牛、羊 (三河牛、三 河马、东北红牛 ) 2.东北地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的比较 【 样题 】 (2020 年茂名检测 )图 4- 1- 1 是 沿 46176。 N 纬线附近 我国境内某地区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 列问题。 图 4- 1- 1 ① 甲地气温和降水特点:雨热同季 ,最冷月气温 在 0℃ 以下;②乙地气温和降 水特点:全年降水较少
我国长期存在资源相对短缺的问题,你认为应怎样解决。 庞大的 人口压力 经济迅速发展 科技 水平低 人均 资源少 资源需求量大 资源利用率低 依靠科技 挖掘潜力 控制人口,合理利用保护资源 建立节约型 经济体系 资源问题 解决措施 • 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全球 “ 大气严重污染 ” 的前十个城市里,中国占其 8 :贵阳、重庆、太原、兰州、北京、广州等。 •
界线 :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界线(华北暖温带湿润地区与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秦岭一淮河( 1月 0℃ 等温线,日平均气温>10℃ 积温 4500℃ 等值线)。 、半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 10℃ 的活动积温 3200℃ 等值钱 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 10℃ 积温7500℃ 等值线。 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的界线:贺兰山一线,相当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