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内容摘要:
我国长期存在资源相对短缺的问题,你认为应怎样解决。 庞大的 人口压力 经济迅速发展 科技 水平低 人均 资源少 资源需求量大 资源利用率低 依靠科技 挖掘潜力 控制人口,合理利用保护资源 建立节约型 经济体系 资源问题 解决措施 • 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全球 “ 大气严重污染 ” 的前十个城市里,中国占其 8 :贵阳、重庆、太原、兰州、北京、广州等。 • 我国沙尘暴频起和荒漠化扩展的步伐是一致的, 20世纪50至 60年代,沙化土地每年扩展1560平方千米;70至 80年代沙化土地每年扩展2100平方千米;90年代沙化土地每年以 246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尤以西北地区为甚。 •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自然环境面临着极大的危机。 我国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 举例说明 • 一方面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在发展,并迅速向农村蔓延 • 另一方面,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中国水土流失面积己占国土面积的 %,每年土壤流失量达 50亿吨,占世界总量的 1/4强。 荒漠化面积。高二地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关推荐
西部高原、松嫩平原 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马、牛、羊 (三河牛、三 河马、东北红牛 ) 2.东北地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的比较 【 样题 】 (2020 年茂名检测 )图 4- 1- 1 是 沿 46176。 N 纬线附近 我国境内某地区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 列问题。 图 4- 1- 1 ① 甲地气温和降水特点:雨热同季 ,最冷月气温 在 0℃ 以下;②乙地气温和降 水特点:全年降水较少
燥,太阳辐射强 ② 降水特征及影响因素 (2)我国的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典例剖析 (2020年高考课标全国卷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 (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 )的空间分布。 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 例 1 (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 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 (2)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
一般是伴随着飓风而 产生。 龙卷风最大的特征还在于它的形状。 干旱 ( 1)概念 ( 2)成因 ( 3)影响的范围 ( 4)旱灾的特性和成因 ( 5)旱灾的分布 了解:世界上的干旱类型 P15 寒潮 ( 2)影响寒潮强度的因素 ( 1)概念 取决于冷空气的温度和将要影响地区 的温度,二者的差越大,强度越大。 ( 3)寒潮的影响 ( 4)天气特征 除以上三种气象灾害,还有冰雹灾害,雪灾,雾灾,风灾
界线 :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界线(华北暖温带湿润地区与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秦岭一淮河( 1月 0℃ 等温线,日平均气温>10℃ 积温 4500℃ 等值线)。 、半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 10℃ 的活动积温 3200℃ 等值钱 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 10℃ 积温7500℃ 等值线。 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的界线:贺兰山一线,相当于
短缺 出现环境污染问题 有些人口、城镇密集地区 防洪问题也较严重 大江大河下游涝年汛期的 成为全国培养和输送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提供咨询和信息的基地 东部地带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东部的沿海地理优势 对内 对外 进一步成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国际金融和海洋开发基地 东部的技术创新优势 加强传统工业基地的技术改造 大力开拓高技术产业 发展科学技术密集产业 发展高档消费品工业 东部地带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