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与发展内容摘要:
短缺 出现环境污染问题 有些人口、城镇密集地区 防洪问题也较严重 大江大河下游涝年汛期的 成为全国培养和输送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提供咨询和信息的基地 东部地带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东部的沿海地理优势 对内 对外 进一步成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国际金融和海洋开发基地 东部的技术创新优势 加强传统工业基地的技术改造 大力开拓高技术产业 发展科学技术密集产业 发展高档消费品工业 东部地带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东部地区能源缺乏 交通运输紧张 原料不足 北方缺水 环境污染 东部地带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的农业生产 中西部地带 中西部地带发展的优势 中西部有天然的林场和天然的牧场,是我国主要的牧区和粮、棉、油、糖的重要产区。 中西部草原 中国林业分布图 中西部资源占全国的比重 20 40 60 80 100 70% 比重 (100%) 80% 80% 60% 60% 85% 94% 70% 耕地 可利用水能 煤 石油 铜 铝土矿 磷矿 硫铁矿 中西部地区 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 中部地带煤炭储量占全国 3/4以上,石油探明储量占全国一半以上,此外,还有铀、氧化钛、氧化钒、铜、铝土矿、铅、锌、镍、氧化钨、钼、锑、汞、金、银、稀有氧化物、稀土氧化物、硫铁矿、石棉、石膏、磷矿、重晶石、天然碱、石墨、锡、锰矿、铁矿、水泥灰岩、化工灰岩等 30余种有色金属矿、化学矿物、建材和非金。高二地理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与发展
相关推荐
界线 :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界线(华北暖温带湿润地区与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秦岭一淮河( 1月 0℃ 等温线,日平均气温>10℃ 积温 4500℃ 等值线)。 、半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 10℃ 的活动积温 3200℃ 等值钱 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 10℃ 积温7500℃ 等值线。 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的界线:贺兰山一线,相当于
我国长期存在资源相对短缺的问题,你认为应怎样解决。 庞大的 人口压力 经济迅速发展 科技 水平低 人均 资源少 资源需求量大 资源利用率低 依靠科技 挖掘潜力 控制人口,合理利用保护资源 建立节约型 经济体系 资源问题 解决措施 • 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全球 “ 大气严重污染 ” 的前十个城市里,中国占其 8 :贵阳、重庆、太原、兰州、北京、广州等。 •
的石林,高原和低地过渡地带的峰丛喀斯特,长江北部的深切峡谷喀斯特 江西三清山 江西 道教名山、为历代道家修炼场所 中国丹霞 河南广东 福建江西 贵州浙江 丹山 —— 碧水 —— 绿树 —— 白云,是中国和世界上最美丽的丹霞景观 遗产 类型 名称 所在省级 行政区 主要特点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共 4处 ) 泰山 山东 东岳,有 “ 五岳独尊 ” 之誉 武夷山 福建 以风景奇秀
、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自然景观: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为主 、 草 垫 、 草原为特色 作物:春小麦 气温:日平均气温 =10℃ 、积温 4500℃ 地貌:大平原、高原 自然景观:落叶阔叶林为主 作物:旱作为主 气温:日平均气温 =10℃ 、积温 7500 ℃ 地貌:山地 、 丘林与盆地为主 气候:湿热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自然景观:长绿阔叶林为主 作物:水田作物为主 青 藏 高 寒 区 的 垂 直
投 资办 厂 B. 欧洲列 强暂时 放松了 对华经济 侵略 C. 各种实业团体的广泛建立 D.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 例 2】 民族工业在一战期间的发展之所以短暂 , 决定性因素是 ( ) D D 【 例 3】 晚清时代的江苏南通有一位科举状元,在甲午战争后毅然挂冠从商,积极投资实业,后被誉为 “ 状元资本家 ”。 这个人应该是 A.林则徐 B.张謇 C.孙中山 D.詹天佑 【 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