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醇酚的性质和应用内容摘要:
丙醇、 2丙醇。 然后考虑分子内脱水:有一种;分子间脱水:有 6种。 一、醇的性质和应用 • 乙醇的化学性质 —— 消去反应 实验制取乙烯 ① 写出实验室制乙烯的反应方程式,其中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 ② 该反应属何种反应类型。 为什么。 ③ 反应时乙醇分子中哪些键断裂。 ④ 实验中为什么要控制温度在 170℃。 一、醇的性质和应用 • 乙醇的化学性质 —— 消去反应 分子内脱水反应 浓 H2SO4 1700C CH3CH2OH CH2=CH2 +H2O H2O C— C— H H H H H O— H 1)反应温度: 170℃ 2)加碎瓷片 3) V乙醇 :V浓硫酸 =1:3 4)检查气密性 一、醇的性质和应用 • 乙醇的化学性质 —— 消去反应 分子内脱水反应 结论: 醇分子内的脱水生成烯烃。 (消去反应的特点) 规律: 与连有 — OH的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上必须有 H。 一、醇的性质和应用 • 乙醇的化学性质 —— 脱水反应 (1)分子内脱水反应 (2)分子间脱水反应 ———— 消去反应 —— 取代反应 浓 H2SO4 1700C CH3CH2OH CH2=CH2 +H2O CH3CH2OH + HOCH2CH3 CH3CH2OCH2CH3 + H2O 浓 H2SO4 1400C 一、醇的性质和应用 • 乙醇的化学性质 —— ① 与活泼金属反应 ② 与氢卤酸反应 ③ 氧化反应 —— 燃烧 —— 催化氧化 ④ 分子内脱水 ⑤ 分子间脱水 分子结构: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 C— C— O— H H H H H H ① ② ④ ③ ① ② ④ ③ ① ② ① ② 全部 小 结 官能团 - OH 一、醇的性质和应用 • 乙醇的化学性质 —— 小 结 普遍性: 由于任何醇都含有羟基,因此只发生在羟基位置断裂(即 a、 b处断键)的反应是任何醇共有的,具有普遍性。 特殊性: 只要有发生在 d、 c处的断键,由于不是所有醇都含有αH和 βH,因此不是所有醇都具有的性质,有特殊性。 二、无水乙醇的制备和用途 工业酒精: 96%、无水酒精: % • 工业酒精与新制的生石灰混合,加热 蒸馏。 • 酒精中是否含水的验证:用无水硫酸 铜是否变蓝 三、 乙醇的用途 四、 工业制乙醇 1. 发酵法 2. 乙烯水化法 乙醇的用途: 乙 醇 化工原料 溶 剂 燃料 1 2 3 4 5 75%的酒精 可作消毒剂 乙醇是一种抗震性能好、无污染的理想燃料,用乙醇代替汽油,有与汽油混用和单独使用两种方法,目前应用较广的是与汽油混用法。 一般在汽油中掺入 10%20%的酒精。 这种混合燃料,由于酒精的抗震性能好,不再加入四乙基铅,从而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大量乙醇以饮料形式生产和消费,血液中乙醇的正常含量为 %,一般人当血液中乙醇含量达到 %即处于强烈兴奋状态,达到 %就沉醉,超过 %就会引起酒精中毒,昏迷甚至死亡。 六、 醇类 1.醇的概念 ROH 2. 饱和一元醇的化学通式 CnH2n+2O 多元醇的化学通式 CnH2n+2O2 CnH2n+2O3 3.分类 • 饱和。高二化学醇酚的性质和应用
相关推荐
鲜的分裂和古巴导弹危机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欧洲共同体的形成和扩大;日本崛起为经济大国的表现;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苏联解体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及其影响 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7C、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 多极化趋势加强对世界的影响: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 追风时代 ”。 和谐号动车组 磁悬浮列车 公路交通: 20世纪初,汽车在上海出现。 民国时期,发展缓慢; 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较快(公路网、公路大桥) 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 第一批 “解放牌”载重汽车,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诞生。 2020年,中国汽车产量预计首次超过 200万 辆。 中国终于跻身世界汽车十强之列。 二、水运和航空 水路交通: ( 1)中国造船的历史虽然悠久,但
有无气泡 剧烈程度 反应方程式 先沉后浮 仍为块状 没有声音 放出气泡 缓慢 2Na+ 2H2O= 2 NaOH + H2↑ 乙醇钠 2CH3CH2OH + 2Na → 2CH3CH2ONa + H2↑ 浮 在水面 熔 成球形 发出嘶 声 放出气泡 剧烈 (2)氧化反应 CH3CH2OH + 3O2 2CO2 + 3H2O 点燃 ②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说明乙醇有还原性 (淡蓝色火焰 )
放热 催化剂 硫酸工业生产的 三个适宜条件 : 低 应选择温度 :(1)低温 (400~5000C) 如何处理尾气中的 SO2? ,如何处理废水中的酸性物质 ? 3,如何利用废渣和生产过程中的产生的 大量热能 ? 工业: SO 2 C a(OH) 2 C aSO 3 H 2 SO 4 SO 2 (重新利用) 实验室: SO 2 +2N aOH=N a2 SO 3 +H 2 O 用石灰浆
中,气泡变小或消失,最后无气泡。 分析:对于气泡前有后无,会使 V标实际变多,致使C测偏大 ( 3)滴定过程中,将标准液滴到锥形瓶外。 分析:这样会使标准液的实际用量增加,导致 C测偏大。 ( 4)移液时,将移液管尖嘴处的残留液吹入锥形瓶中。 分析:使待测液的总量变多,从而增加标准液的用量,使 C测 偏大。 ( 5)滴定过程中,振荡锥形瓶时,不小心将待测液溅出。 分析:这时会使待测液的总量变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