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过小孤山大孤山内容摘要:

所历妙”是杜甫晚年从四川沿长江而下入洞庭湖,又顺湘江南下到湘潭作的 《 次空灵岸 》 中的诗句,诗中叙述了空灵岸(空灵滩,在湘潭一带)的自然风光,抒发了自己愿长期居住在此,吟诗作歌以度晚年的心意。 过澎浪矶、小孤山,二山东西相望。 小孤属舒州宿松县,有 戍 兵。 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 名 天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 自 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 干 云霄,已非它山可 拟 ,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 信 造化之 尤物 也。 但祠宇极于荒残,若 稍饰以楼观亭榭 ,与江山相 发挥 ,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 庙在山之西麓, 额 曰“惠济”,神曰“安济夫人”。 惠济庙和安济夫人 惠济庙,始建于唐代,叫“启秀寺”,很狭小,内朔一男形神象,姓氏不详,也无从考记。 庙在盛唐后,日见荒芜。 晚唐时,几经战乱,寺庙一度破毁。 北宋时期,庙重建。 改名“惠济寺”,始祀海神妈祖,即现在所称的小姑娘娘。 据 《 清一统志 》 称:“(妈祖)天后,宋莆田林愿第六女,始生有祥光异香,长能乘法席渡海,乘云游岛屿间,升化后常飞翻海上,专司救助海难。 宋、元、明、清时,累著灵迹。 ” 故宋代在此立庙祀之,并对女神一再加封,给她以“助顺安济广济惠济夫人”的称号。 如此一来,由马祖变成了妈祖,像由男形变成女形。 南宋绍兴初,魏国公张俊从湖湘还,曾对小孤山寺庙加以修葺,扩建为六重,规模宏敞。 庙前额曰“惠济”,神号“安济夫人”,并有碑载其事。 绍兴初,张魏公自湖湘还,尝加 营葺 ,有碑载其事。 又有别祠在澎浪矶,属江州彭泽县,三面临江,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 舟过 矶 ,虽无风,亦浪涌,盖以 此 得名也。 昔人诗有“舟中 估客 莫 漫狂 ,小姑前年嫁彭郎”之句,传者 因 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