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记念刘和珍君内容摘要:
程。 • (5)这两个词语都有模糊 , 不清晰之意。 “ 依稀 ” 指因自然现象 (雨 、 雾 、 天暗 )或距离远 ,看不清。 “ 微茫 ” 指光线不明 , 月色朦胧。 “ 微弱 ” 指小而弱。 • (6)“ 反而 ” , 语气副词 , 它表示不出现的情况或现象跟所预料的或按常情在某前提下应出现的情况或现象相反 , 可用在单句中 , 但更常见的是用在复句中。 “ 进而 ” , 连词 , 有 “ 进一步 ” 的意思 , 表示在原有的基础上前进 、 深入或者扩大 , 跟上文是递进关系。 “ 从而 ” ,连词 , 有 “ 从这几方面而言 ” 的意思 , 表示根据前面所说的条件或原因作进一步行动 , 跟上文是条件关系或因果关系。 根据上面所说的原因或者条件推出结果或结论 , 不能连接独立的句子。 • 【 答案 】 (1) B. 正告 (2) B. 倔强 (3) B. 犹豫 (4) B. 预订 (5) B. 微茫 C. 微弱 (6) B. 进而 C. 从而 D. 因而 • 5. 文学常识填空。 • 鲁迅 (1881 ~ 1936) , 字 ________ , 原名________, 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伟大的________家 、 ________家 、 革命家。 “ 鲁迅 ”是他 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 ________》 时所用的笔名。 代表作品有:散文集 《 ________》 , 散文诗集 《 ________》 ,小说集 《 ________》 《 ________》 , 历史小说集 《 故事新编 》 , 杂文集 《 ________》 《 且介亭杂文 》 等。 • 【 答案 】 豫才 周树人 文学 思想 狂人日记 朝花夕拾 野草 呐喊 彷徨 华盖集 • 6. 名句名段填空。 • (1) 真 的 猛 士 ,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惨象 , ________________ ;流言 ,________________。 • (3) 沉默呵 , 沉默呵。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4)亲戚或余悲 , 他人亦已歌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 ,____________________ ;真的猛士 ,________________。 • 【 答案 】 (1)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2)已使我目不忍视了 尤使我耳不忍闻 (3)不在沉默中爆发 就在沉默中灭亡 (4)死去何所道 托体同山阿 (5)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 将更奋然而前行 • 1. 难句解读。 • ① 本文不是一般记念文章 , 不为刘和珍立传 ,为什么全文开头要用史家笔法点明开追悼会的日子呢。 在 “ 那一天 ” 前长长的定语又起什么作用呢。 • 明确:全文的开头点出开追悼会的日子 , 并在“ 那一天 ” 前用 3个长长的定语 , 是有深意的。 文章写追悼会的日子是 “ 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 ” , 这就把抨击的锋芒指向 “ 中华民国 ”。 因为对爱国青年的大屠杀是在 “ 中华民国十五年 ” 发生的 , 这样的 “ 中华民国 ” 早已变成杀人机器了。 而指明段祺瑞执政府就是掌握这杀人的机器来屠杀刘和珍 、 杨德群这样的爱国青年的罪魁祸首这一点的 , 正是 “ 那一天 ”前的长定语。 作者在文章开头点明追悼会的日子 , 蕴含着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个日子 , 人们对中华民国不能抱幻想 , 必须正视现实 , 起来斗争的意思。 • ② 怎么理解 “ 真的猛士 ,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 • 明确:文章用 “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 来描述 “ 真的猛士 ” , 并以此作为 “ 猛士 ” 和 “ 庸人 ” 的一个分界。 为什么这样。 鲁迅在 《 论睁了眼看 》 一文中指出:“ 必须敢于正视 , 这才可望敢想 、 敢说 、 敢作 、敢当。 ” 这就是说 , 真的猛士必须面对黑暗的现实 , 必。高二语文记念刘和珍君
相关推荐
in Shanghai. The earliest table tennis hall (43) in 1916 in Shanghai. It was equipped (44) nine tables. Many youngsters went there (45) pingpong. The game then was popularized in (46) big cities such
应该到乡下来,我们就应该生在乡下吗。 当我后来成为一名作家,我却没有写过一个字的知青文学作品,因为我感情不一样。 • 真正的欢乐是在苦难中,没有苦难没有欢乐。 • 全球一体化,长期来看,对人类整个来看,不一定是好事情。 国家和国家、民族和民族的特点没有了,文化就没有了。 问题设计: • 题目里有两个 “ 书 ” ,意思相同吗。 你认为题目里的关键词是什么。 • 如果关键词是 “ 读书 ” ,那么
霜冻的有情有义,衬托出社会人情冷漠的现实。 苏比的冬居计划是什么 ? 苏比瞧不起慈善事业名下对地方上穷人做得布施 ,说明苏比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 苏比所认为的布莱客威尔岛真的是天堂吗 ? 到布莱客威尔监狱过冬 着重表现苏比高傲的性格 .说明他是被 ” 生存危机 ” 逼得无可奈何的情况下采取当 ” 法律的客人 ” .他的高傲的性格也不可以完全非议的 ,但与社会格格不入是不可取的
5 D、 6 设 )(1 1 Rbbiz ,则复数 z所对应的轨迹是 A、直线 B、圆 C、抛物线 D、双曲线 复数 23zi 对应的向量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32 后得到的向量对应的复数为 i ,则复数 z等于 A、 21 B、 21 C、 i2321 D、 i321 第 2 页 共 3 页 1复数 、 分别对应复平面内的点 P、 Q, O为坐标原点,若 042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