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内容摘要:
重点提炼: 1. 正确理解人生价值 (1)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2)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人生活在社会中,总是需要依靠社会创造的财富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因此,每个人理当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回报社会,满足他人。 (3)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价值与价值观 2.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 正确的价值观推动社会存在的发展。 错误的价值观阻碍社会的发展。 (2)价值观对人们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一方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拓展深化: 价值、价值观、人生价值的比较 价值 人生价值 价值观 区 别 含 义 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需要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真正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涵盖 范围 涵盖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普遍性,属客观范畴 只涵盖人生领域的价值 是对价值的主观反映,属于主观范畴 联系 价值在人生领域的具体体现就是人生价值 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形成价值观 【 误区警示 】 误区 1:价值观是社会发展的先导。 评析: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价值观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只有正确的价值观才对社会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误区 2:价值观是一成不变的。 评析: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由社会存在所决定的,伴随社会存在的变化与发展,人的价值观也会发生变化。 2020年 11月 5日上午,郭明义先进事迹全国巡回报告会在哈尔滨和平会堂圆满落幕。 来自黑龙江省各界的近千名听众被郭明义先进事迹和崇高品德深深感动。 “ 无论条件多艰苦,无论任务多繁重,郭明义总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无私奉献,把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做到极致。 ” 武警哈尔滨市支队一大队教导员满朝刚说,他和战友们深受震撼和鼓舞,他为革命军人树立了榜样,在我们的军旅生涯中,要做党和人民的螺丝钉,践行自己入伍时的神圣誓言。 (1)郭明义先进事迹是如何诠释人生价值的。 (2)请你从人生价值观的角度,分析弘扬郭明义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 思路分析 】 设问一主要考查对人生价值理解。 所以必须阐明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评价价值看贡献。 设问二主要考查了价值观的作用。 所以我们可以从价值观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作用,对人生道路选择的作用来分析。 【 参考答案 】 (1)① 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郭明义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②对一个人价值的评价主要看其贡献。 郭明义对社会和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诠释着人生价值的真谛。 (2)① 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郭明义精神有利于引导我们正确看待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 ②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郭明义精神有利于激励人们为社会和他人多做贡献。 ③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郭明义精神有利于引导人们追求美好生活。 重点提炼: 1.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性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社会历史性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实践、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阶级性 (1)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2)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不同 差异性 (1)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价值的评价也会 不同 (2)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结合有不同的价值观,作出不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2. 如何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1)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2)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拓展深化: 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的关系 (1)当个人的利益同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 (2)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 (3)当个人的利益与社会、集体和他人没有冲突时,要把个人、集体、社会三者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 误区警示 】 误区 1: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因人而异,所以毫无标准。 评析: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就是是否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误区 2:价值判断、价值选择是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基础。 评析:价值观是人们作出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指导,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基础和前提。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是价值观的体现。 近年来, A企业不仅严格按照 《 劳动合同法 》 与员工签订了劳动合同,而且实行了 “ 企业与员工同发展 ” 制度;保证员工工资年增幅不低于企业的利润增幅;保障优秀员工一年一次带薪学习培训机会;吸收有管理才能的基层员工进入企业管理层;对有重大贡献员工给以企业股份的奖励等。 企业与员工的“ 同发展 ” ,赢得了员工与企业的 “ 共患难 ”。 在企业面临金融危机、出口严重受阻、企业效益下降的情况下,该企业员工纷纷提出降低工资,缓发工资的要求。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 A企业实行“企业与员工同发展”制度的正确性。 【 思路分析 】 此题的关键在于链接知识的设问,此题强调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这一制度的正确性。 也就是让我们分析这一制度的建立,是否是一种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所以我们解答此题立足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判断标准。 【 参考答案 】 (1)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A企业保证员工工资增长以及对有重大贡献员工的股份奖励正确处理了劳动财富的分配关系;其保障员工带薪学习,吸收员工进入企业管理层,提高了员工素质,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了企业发展。 这体现了对社会发展规律的尊重。 (2)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A企业实行“企业与员工同发展”制度正确反映并妥善处理了员工的各种利益关系,满足他们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重点提炼: 1.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是从创造的角度来看的 2.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是从实现的客观条件来看的 (1)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 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2)我们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 但是这种个性不应表现为人的怪异和陋习,应表现于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3.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是从实现的主观条件来看的 (1)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2)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3)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拓展深化: 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 社会价值 自我价值 区 别 含义 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地位 居于首位,是人生的真正价值 居于从属地位 联系 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社会价值是实现个人自我价值的前提和基础。 个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真正实现其自我价值。 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的目标和归属,社会必须尽可能地为个人实现自我价值创造各种条件 【 误区警示 】 误区 1: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评析: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只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误区 2: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意味着对“个性”的否定。 评析: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但是个人为社会和他人作出贡献的方式是不同的,所以人生价值的实现,并不否认“个性”的张扬。 (2020浙江高考 )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 “ 村官 ” ,小杨就是其中的一位。 大学一毕业,小杨打破传统观念,只身来到千里之外的一个乡村任村委会主任助理。 任职期间,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下,她走访农户,宣传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和政策,传授农业科技知识,协助主任处理一系列村务。 她刻苦学习雕刻知识,与该村艺人共同努力,使该村濒临失传的木雕工艺重放异彩,并将原先小打小闹的木雕品发展为人人喜爱的旅游纪念品。 短短两年,该村的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 因此, “ 村官 ” 小杨得到了领导和村民的一致好评。 小杨自己也认为当 “ 村官 ” 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结合材料,运用“。高二政治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相关推荐
,只有环境好了,才可以杜绝偷盗,才可以从根本上防止贵国人民忘记廉耻。 (一日本老头问) “ 我们很多日本人认为南京大屠杀根本没有发生过,你对这件事怎幺看 ” 答 :掩耳盗铃 ﹕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首先您的逻辑是错误的。 历史是事实,是不能改变的,不是贵国人民,无论多少认为没有发生就没有发生。 历史就是历史,是已经发生的事情,任何掩耳盗铃的企图都是徒然的。
联系,不是偶然的联系。 ( 3)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 必然 联系 有人说:“牛顿创造了万有引力规律,对吗。 ” 有人说:“人们能够引水上山,使水往高处流,说明 万有引力规律是可以消灭的。 ” 有人说:“人们能够引水上山,使水往高处流,说明 万有引力规律是可以消灭的。 ” (2)、规律的特征: 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如果违背规律必然遭到惩罚 自然界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 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 小 结 运动 静止 物质 •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 “ 旋风 ” ,瞬息万变。 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 什么都不能说 ”。 他错误在于( ) 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 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D、割裂了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C 练习巩固 “一切存在物
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内在矛盾,因此它的作用是有效的。 • 按照 的理论,有效需求不足引起 经济萧条 和大量失业,过度需求则引起严重 通货膨胀 和物价水平上涨。 失业和通货膨胀这两者不可能呈同方向发生。 但是,从 20世纪 60年代末到 70年代以来,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却出现了所谓“停滞膨胀”,简称“滞胀”。 滞胀 • 全称停滞性通货膨胀 (Stagflation),在经济学
发展呈现出量变和质变两种不同的状态 ( 1)什么是量变。 ( 2)什么是质变。 二、做好量变的准备 促进事物的质变 在哲学上,把事物在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叫量变。 把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叫质变。 在量变阶段,事物的根本性质没有改变,仍然是这个事物;而质变则是事物根本性质的改变,是由一种性质的事物向另一种性质的事物的根本转变。 (统一、相持、平衡、静止等 )
联系具有条件性、具体性 联系具有多样性 本节课小结 在着联系。 课后练习 辨析 答: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世界上根本没有不依赖于周围其他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 但并非任意两个事物之间都必然存在联系。 普遍联系只是说明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必然与周围的一些事物(不是所有事物)相互联系着。 ,人们不能建立什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