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资源开发条件与能源基地建设内容摘要:
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新 能源; (7)加大技术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8)加强宣传,提高公民的节能意识; (9)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的工业发展。 三、能源基地的建设 1.扩大煤炭开采量。 形成了大同、平朔、西山、沁水、霍 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图 3- 1- 2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图 3- 1- 3 4.能源基地建设三条路径之间的关系 图 3- 1- 4 【 样题 】 读山西省原煤生产图 (3- 1- 5),回答 (1)~ (2)题。 图 3- 1- 5 山西省原煤生产 (1) 图中反映我国在加强能源基地建设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 ) 1952~ 2020 年,原煤生 产量不断增加。 原煤生 产量不断加大 → 煤炭 开采量扩大。 【 答案 】 A A.扩大煤炭开采量 B.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C.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D.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 (2)属于缓解交通压力措施的是 ( ) ② 辅以公路建设 ③ 变输出煤为输 ① 加强铁路运输建设 出电力 ④大力发展炼焦业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缓解交通压力: (1)加强交通设施建设,形成以铁 路为主,公路为辅的路网体系; (2)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建设 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 为发挥煤炭资源优势 → 加快煤炭的开采和加工转 化 → 加快发展能源基地建设步伐 → 大力发展炼焦业 → 会加重交 通压力。 【 答案 】 C 教师专享 【 备用样题 】 至 2020 年,中国将增建多座核电 站。 目前浙江三门核电站、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广东阳江核电 站和山东乳山红石顶核电站等工程正全面展开,读下图回答 (1)~ (2)题。 (1)我国在图示区域建核电站的主要目的是 ( ) ① 图示核电站都位于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② 东部沿海地区能源需求量大,但能源资源短缺。 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 能源资源短缺 → 经济 的迅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大 → 能源供应紧张。 【 答案 】 B A.经济发达,科技领先,建站优势明显 B.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 C.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建站。高二地理资源开发条件与能源基地建设
相关推荐
_______和 ______三大气源地,具有明显的气源优势,但缺点是施工难度大,试分析其原因。 考纲考点解读 三年高考经典 知识网络体系 重点难点突破 【 思路解析 】 第 (1)题,已建西气东输主干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东到上海,途中绕道宁夏、陕西西北部和山西,是为了获得更充足的气源;加快山西煤层气的开发利用。 第 (2)题,根据图中石油天然气的分布以及油气的输入方向即可作答。
——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 ——GPS 信号接收机。 其工作过程如图 1- 2- 4: 图 1- 2- 4 GPS 卫星星座由 21 颗工作卫星和 3 颗在轨备用卫星组成, 均匀分布在 6 个轨道平面内。 全球任何地点在任何时刻,地平 面上空至少有 4 颗 GPS 卫星。 用户设备如果接收到 3 颗 GPS 卫 星信号就可以进行定位、导航。 2.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
公务员, 5 年以后,收入就会拉开明显差距。 越是经济发达地区,这种差距就越明显。 其次,“上升空间狭窄”、“人事关系复杂”“自我价值体现困难”等问题,也时常困扰着他们。 这样的情况下,公务员频繁跳槽,其实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 所以, 社会应当以平常的心态来看待他们的选择,对公务员跳槽多些理解与包容。 从某种角度来讲,公务员辞职人数剧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进步。 一方面
人为因素在荒漠化的形成过程中往往起决定性作用。 根本 原因是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和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 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主要表现在过度樵采、 人为因素 典型地区 危害 过度樵采 能源缺乏地区 (干 旱区、绿洲边缘 ) 使防止风沙前移及抑制 地表起沙的植被遭到破 坏 过度放牧 草原牧区 加速了草原退化和沙化 的进程 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的利用不当以及工矿交通建设中
0多千米 , 海拔 4000米以上的地段达 600多千米 ,并且还要克服高寒缺氧等困难 , 以及保护自然状况下形成的独特而脆弱的高原生态环境 , 因此 , 这项工程需要有雄厚的资金和科研做支撑。 中国地形图 西南地区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是全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 ( 1)西南地区自然资源总量大 ( 2)西南地区自然资源种类多 ( 3)许多资源居全国重要地位 如: 矿产资源 、能源资源、农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