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内容摘要:

施 ——以长江 、 淮河流域为例 因素 长江洪灾成因 淮河洪灾成因 防治措施 自然因素 洪水来量 流经湿润地区,流域广、支流多、汛期长、水量大,特别是雨期大范围内普降暴雨,引起长江上游干流和中游支流洪水同时暴发,中下游势必发生特大洪水 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警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等 滞洪能力 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 河流落差小,弯曲狭窄,滞洪场所不够 因素 长江洪灾成因 淮河洪灾成因 防治措施 自然因素 泄洪能力 中下游河道泄洪能力不足 黄河夺淮后,淤塞了淮河中下游河道,使淮河失去了入海口,泄洪能力不足 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警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等 因素 长江洪灾成因 淮河洪灾 成因 防治措施 人为因素 滥伐森林 中上游山区滥伐森林,使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导致森林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的作用减弱,同时大量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河道泄洪能力降低 上游滥伐森林 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警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等 围湖造田 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使湖泊萎缩,调蓄洪峰功能削弱 下游围湖造田 • (3)我国气象灾害成因的相关性 • 典例 1 (2020北京崇文 )图 1和图 2表示黑龙江省同江市 (位于松花江和黑龙江的交汇处 )沼泽 、耕地及人口的变化 , 据此完成 (1)~ (2)题。 • (1)关于图 1和图 2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 ) • A. 1954~ 1976年 , 耕地面积与农业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 B. 1954~ 2020年 , 湿地面积与农业人口数量的变化呈负相关 • C. 1976~ 1986年 , 耕地面积与非农业人口的增长速度一致 • D. 1986~ 2020年 , 湿地面积与总人口数量的变化呈正相关 • (2)与 1976年相比 , 2020年同江市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是 ( ) • A. 劳动力短缺 B. 低温冷害更严重 • C. 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D. 洪涝灾害更频繁 • 【 剖析 】 第 (1)题 , 读两幅沼泽 、 耕地及人口的变化图可以看出 , 随着农业人口的不断增加 , 大量开垦沼泽地为耕地 , 使沼泽地不断减少 , 因此人口数量与湿地面积呈负相关。 第 (2)题 , 与 1976年相比 , 2020年农业人口数量增长 , 人均耕地面积也增长 , 但湿地面积在减少 , 水旱灾害会更频繁。 • 【 答案 】 (1)B (2)D • 典例 2 (2020江苏盐城质检 )2020年伊始 , 全球地震较为活跃 , 结合下表 , 完成 (1)~ (2)题。 地点 发生日 期 震级 震源深度 (km) 震中位置 震中距首都距离 (km) 死亡人数 海地 1月 12日 13 北邻波多黎各海沟 15 约 20万 智利 2月 27日 35 西邻智利 海沟 325 约 800 • (1)对两次地震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 • A. 板块碰撞运动 • B. 板块张裂运动 • C. 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运动 • D. 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运动 • (2)由表可知 , 智利地震死亡人数较少 , 其主要原因是 ( ) • A. 震源深度差异大 B. 震区人口稀少 • C. 震区经济落后 D.。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