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思想内容摘要:
: 单纯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而 不 彻底变革 封建制度。 列强的破坏, 顽固派的阻挠。 维新思想的 产生 —— 早期 维新思想 维新思想的 发展 —— 康梁维新思想 维新思想的 传播 —— 论战 三、维新变法思想 维新思想的 实践 —— 戊戌变法 早期 维新思想 ( 19世纪 60年代) ( 2)代表人物 —— 转化中的 资产阶级 的新型 知识分子 ① 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加深( 民族危机 ) ② 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和科学文化的不断传入( 来源 ) ③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 经济、阶级基础 ) ( 1)背景: 王韬 薛福成 郑观应 …… 改革制度 —— 君主立宪制 发展工商业 —— 商战救国 ( 3)主张: 积极 : 反映了 资产阶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康梁维新思想的形成 奠定了 思想基础。 ( 4)评价: 局限 : 没有 形成完整的理论, 更没有 付诸行动。 甲午中日战争后 19世纪 90年代的 维新思想 ⑴ 背景: 政治上: 民族危机加深,掀起瓜分中国高潮 经济上: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思想上: 早期维新思想奠定基础 阶级上: 资产阶级的壮大 维新思想的 发展 ( 19世纪 90年代初) 据乱世 生平世 太平世 君主专制 君主立宪 民主共和 三世说 进化论 抨击封建顽固势力, “ 思想界之一大飓风 ” 、 “ 火山大喷火 ” 中 西 ( 2)维新思想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① 康有为 主张 影响 ② 梁启超 A. 代表作: 《 变法通议 》 B. 主张: 抨击 …… 2 宣传 …… 3 今日策中国者,必曰 兴民权。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 变官制。 ( 1873——1929) ① 原因:维新思想传播遭到 封建顽固势力 反对 维新思想的 传播 —— 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 ② 焦点: 兴 民权 、 实行 君主立宪制 要不要 变法 维新 提倡 西学 、 改革 教育制度 最基本 核心 论战的焦点 封建顽固派 维新派 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要不要 维新 变法 要不要兴 民权 、实行君主立宪制 要不要提倡西学 ,改革教育制度 祖宗之法不可变 宁亡国不可变法 变者天下之公理 反对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实行君民共主的君主立宪政权 坚持科举取土,反对西学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 思考 : 维新变法思想为什么要把西方政治思想与中国儒家思想。高二历史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思想
相关推荐
符合整体规划 购铺委托出租 客户购铺后长期委托经营管理公司统一招商经营,或者在前阶段时间内( 23年内)委托经营管理公司统一招商经营而获取固定租金回报,待市场成熟后转为自行出租,获取固定租金回报。 铺面由管理公司 代租代管 经 营 投资客 购铺自行经营 客户购铺后自行经营,获取经营利润。 业主自行经营,业主经营业态须符合项目整体业态规划 购铺投资与自己经营同步 客户在自己理想选定投资区域内购铺
风俗、旧习惯 )的声浪中,无数优秀的文化典籍被付之一炬,大量国家文物遭受洗劫,许多文艺界人士、知识分子和民主人士遭到批斗。 2.文化凋零的表现: 一枝独秀,文艺创作万马齐 喑,文化园地百花凋零, “八亿人口八个戏 ”成为当时文艺的真实写照。 四旧 样板戏 [教材 P84“学习思考 ”] “文化大革命 ”期间,中国文艺事业遭到怎样的摧残。 原因是什么。 提示: “文化大革命 ”期间
1 水泥砂浆找平层常见的无规则裂缝(a)断续状;(b)树枝状另一种是在找平层上出现横向有规则裂缝,这种裂缝往往是通长和笔直的,裂缝间距在4~6m左右。 预防措施:(1)在屋面防水等级为Ⅰ、Ⅱ级的重要工程中,可采取如下措施:1)对于整浇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基层,一般应取消水泥砂浆找平层。 这样可省去找平层的工料费,也可保持有利于防水效果的施工基面。 2)对于保温屋面
,宗教壁画盛极一时,当时哪个地方的壁画兴盛。 5。 中国有这样一幅风俗画,被称为画苑“国宝”之一。 其最早收藏者是宋徽宗(赵佶)。 请问是什么画。 6。 将绘画、书法、篆刻和文学艺术结为一体的是什么画。 文字题 1。 中国戏曲的源头是什么。 2。 哪种剧把中国戏曲推向成熟 ? 3。 江苏昆山今天是国家的著名工业园,也是外商钟爱的投资地之一,
予接受,企图镇压议会反对派。 查理一世在诺丁汉召集贵族时的情景 查理一世企图镇压议会反对派的举动最终导致议会反对派与国王决裂。 查理一世随即离开伦敦,并在1642年 8月挑起内战。 铁骑军统帅 1643年,克伦威尔前往英格兰东部募集了一支主要由自耕农和城市平民组成的骑兵,在议会军屡战屡败之时,这支军队却不断取得胜利。 克伦威尔在战场上展示了他的军事天才。 我发现,当他第一次刚从事战争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