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大全、防治措施和部分图集正文内容摘要:

1 水泥砂浆找平层常见的无规则裂缝(a)断续状;(b)树枝状另一种是在找平层上出现横向有规则裂缝,这种裂缝往往是通长和笔直的,裂缝间距在4~6m左右。 预防措施:(1)在屋面防水等级为Ⅰ、Ⅱ级的重要工程中,可采取如下措施:1)对于整浇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基层,一般应取消水泥砂浆找平层。 这样可省去找平层的工料费,也可保持有利于防水效果的施工基面。 2)对于保温屋面,在保温材料上必须设置35~40mm厚的C20细石混凝土找平层,内配ΦP4@200m200mm钢丝网片。 3)对于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板,应先将板缝用细石混凝土灌缝密实,板缝表面(深约20mm)宜嵌填密封材料。 为了使基层表面平整,并有利于防水施工,此时也宜采用C20的细石混凝土找平层,厚度为30~35mm。 (2)找平层应设分格缝,分格缝宜设在板端处,其纵横的最大间距: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找平层不宜大于6m(根据实际观察最好控制在5m以下);沥青砂浆找平层不宜大于4m。 水泥砂浆找平层分格缝的缝宽宜小于10mm,如分格缝兼作排汽屋面的排汽道时,可适当加宽为20mm,并应与保温层相连通。 (3)对于抗裂要求较高的屋面防水工程,水泥砂浆找平层中,宜掺微膨胀剂。 (4)“找平层起砂、起皮”的预防措施。 治理方法:(1),可用稀释后的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多次涂刷,予以封闭。 (2),除了对裂缝进行封闭外,还宜在裂缝两边加贴“一布二涂”有胎体材料的涂膜防水层,贴缝宽度一般为70~100mm。 (3)对于横向有规则的裂缝,则应在裂缝处将砂浆找平层凿开,形成温度分格缝。 “找平层开裂”的预防措施(2)。 附录 屋面找平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屋面找平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附表111项次项 目质量要求或允许偏差检验方法1材料质量及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中有关规定检查产品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和计量措施2屋面坡度(1)屋面(含天沟、搪沟)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2)排水系统应通畅,不允许有积水现象用坡度尺检查浇水观察是否通蛹和渗漏3找平层表面找平层表面不得有酥松、起砂、起皮、松动及严重开裂等缺陷观察检查或辅以木锤敲击检查4连接和转角处基层与突出屋面结构(女儿墙、立墙、天窗壁、变形缝、烟囱等)的连接处,以及基层的转角处(水落口、檐口、天沟、檐沟、屋脊等),均应做成圆弧形,且整齐平顺。 内部排水的水落口周围应做成略低的凹坑。 观察和尺量检查5分格缝找平层分格缝的位置和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中有关规定观察和尺量检查6允许偏差(1)找平层的表面平整度,不应超过177。 5mm;空隙仅允许平缓变化,每米长度内不得多于1处;(2)找平层厚度最大允许偏差为 5mm用2m靠尺和横形塞尺检查挖开尺量检查注:表内1~2项为主控项目,3~6项为一般项目。 第二节 卷材防水屋面1.卷材起鼓现象:热熔法铺贴卷材时,因操作不当造成卷材起鼓。 防治措施:(1)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施工时,为焰加热要均匀、充分、适度。 在操作时,首先持枪人不能让火焰停留在一个地方的时间过长,而应沿着卷材宽度方向缓缓移动,使卷材横向受热均匀。 其次要求加热充分,温度适中。 第三要掌握加热程度,以热熔后沥青胶出现黑色光泽(此时沥青温度在200~230℃之间)、发亮并有微泡现象为度。 (2)趁热推滚,排尽空气。 卷材被热熔粘贴后,要在卷材尚处于较柔软时,就及时进行滚压。 滚压时间可根据施工环境、气候条件调节掌握。 气温高冷却慢,滚压时间宜稍紧密接触,排尽空气,而在铺压时用力又不宜过大,确保粘结牢固。 2.转角、立面和卷材接缝处粘结不牢现象:卷材铺贴后易在屋面转角、立面处出现脱空。 而在卷材的搭接缝处,还常发生粘结不牢、张口、开缝等缺陷。 防治措施:(1)基层必须做到平整、坚实、干净、干燥。 (2)涂刷基层处理剂,并要求做到均匀一致,无空白漏刷现象,但切勿反复涂刷。 (3)屋面转角处应按规定增加卷材附加层,并注意与原设计的卷材防水层相互搭接牢固,以适应不同方向的结构和温度变形。 (4)对于立面铺贴的卷材,应将卷材的收头固定于立墙的凹槽内,并用密封材料嵌填封严。 (5)卷材与卷材之间的搭接缝口,亦应用密封材料封严,宽度不应小于10mm。 密封材料应在缝口抹平,使其形成有明显的沥青条带。 第三节 涂膜防水屋面1.屋面渗漏现象:屋面遇雨水出现渗漏。 预防措施:(1)屋面基层必须做到平整、坚实、光滑、无起砂、起皮及开裂等缺陷。 防水涂料在形成涂膜防水层的过程中,既是防水主体,又是胶粘剂,因此要求防水层与基层紧密相连且粘结牢固,使防水层下无“串水”之虞。 (2)屋面应有合理的分水和排水设计,所有檐口、檐沟、天沟、水落口等应有一定的排水坡度,并切实做到封口严密,排水通畅。 因为涂膜防水层一般较薄,长期泡在水中,会发生粘结力降低、丧失防水性能等现象。 水乳型涂料自然蒸发成膜后,如长期泡水还会出现溶胀起鼓、涂膜脱落等质量问题。 (3)应按屋面规范中防水等级选择涂料品种与防水层的厚度,以及相适应的屋面构造与涂层结构(图131及图132)。 涂膜防水层不能像卷材那样在工厂型生产,而应在现场通过二次加工由液态材料转变为固态材料。 涂膜防水层多数采用冷作业,其施工方法和适用范围见表31。 涂膜防水层施工方法和适用范围 表131施工方法具 体 作 法适 用 范 围涂刷法用棕刷、长柄刷、圆滚刷蘸防水涂料进行涂刷用于涂刷立面防水层和节点部位细部处理涂刮法用胶皮刮板涂布防水涂料,先将防水涂料倒在基层上,用刮板来回涂刮,使其厚薄均匀用于粘度较大的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和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在大面积上的施工机械喷涂法将防水涂料倒入设备内通过喷枪将防水涂料均匀喷出用于粘度较小的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和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的大面积施工(4)涂膜防水屋面宜选用整体浇筑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当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在预制板缝内应浇筑细石混凝土,其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灌缝的细石混凝土中宜掺微膨胀剂。 图131~133可供参考。 图133 板缝节点处理图132 女儿墙与屋面板节点处理图131 天沟与屋面板节点处理(5)天沟、檐沟、檐口、变形缝、泛水、穿透防水基层的管道或突出屋面连接处等,均应加铺有胎体增强材料的附加层。 水落口周围与屋面交接处,应作密封处理,并加铺两层有胎体增强材料的附加层。 涂膜伸入水落口的深度不得小于50mm。 在细部构造的收头处,施工中应精心操作,并用防水涂料多扁涂刷或用密封材料封严。 图134~138构造作法可供参考。 图135 组织排水檐口1—保护层;2—涂膜防水层;3—附加层;4—密封材料图134 纵墙挑檐1—保护层;2—涂膜防水层;3—附加层;4—保温层;5—结构层;6—密封材料图137 屋面结构层板缝处理(a)空心板;(b)大型屋面板1—聚乙烯薄膜;2—附加层;3—防水层;4—密封材料图136 天沟、落水管口防水构造 图139 等高变形缝1—涂膜防水层;2—附加层;3—卷材封盖;4—混凝土盖板;5—衬垫材料;6—密封材料图138 泛水构造图1310 高低跨度变形缝1—涂膜防水层;2—金属或合成高分子盖板;3—密封材料;4—金属压条钉压;5—卷材封盖;6—附加层图1311 管道出屋面防水构造(6)严禁使用不合格的防水涂料。 在施工前必须在现场进行抽检,并应注意保管方法与使用期限。 (7)防水涂膜应分层分遍涂布。 待先涂的涂层干燥成膜后,方可涂布后一遍涂料。 如需铺设胎体增强材料,当屋面坡度小于15%时可平行于屋脊铺设;如屋面坡度大于15%时,应垂直于屋脊铺设,并由屋面最低处向上操作。 胎体长边搭接宽度不得小于50mm;短边搭接宽度不得小于70mm。 采用二层胎体增强材料时,上下层不得互相垂直铺设,搭接应错开,其间距不应小于幅宽的1/3。 (8)涂膜防水层施工时应做到厚薄均匀,表面平整。 屋面转角及立面的涂层,应薄涂多遍,不得有流淌、堆积现象。 如涂膜中夹铺胎体增强材料时,宜边涂边铺胎体。 铺设时应将胎体材料刮平排除气泡,此时既不宜拉伸过紧,但也不得过松,能使上下涂层粘结牢固为度。 另外,在施工时应将涂料浸透胎体,覆盖完全,不得发生胎体外露现象。 治理方法:(1)当发现涂膜防水层有渗漏时,应先有查明原因,并根据渗漏程度和范围,制订相应的技术措施,恢复其防水功能。 (2)制订修补方案时,尚应考虑屋面结构的安全性(即不超过原屋面结构的设计允许外荷载);同时还应兼顾屋面的分水与排水走向,不应造成屋面积水。 (3)如屋面结构出现裂缝时,应先对裂缝进行治理或采取堵漏;待结构稳定后,方可治理防水层。 (4)治理屋面渗漏时,宜采取多道设防、多种防水材料复合使用的技术方案;对于新旧搭接缝部位,还应采取密封处理和增设保护层措施。 修复范围应比原有渗漏的周边各扩大150mm,修复的防水材料及其防水层的厚度,应与原设计标准相当,并要加铺胎体增强材料,适当增加涂刷次数,且在新旧防水层的界面处,须用密封材料封严。 (5)维修部位的基层和新旧搭接缝部位,均应达到干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