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一代雄狮拿破仑内容摘要:
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 , 拿破仑多次平定保王党叛乱 , 打败反法联盟军的入侵 , 收复土伦 , 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 平息暴乱后 , 成为共和国的救星。 为捍卫大革命的成果和称霸欧洲而四处征讨。 1804年称帝 ,建立起法兰西第一帝国。 颁布法国 《 民法典 》 , 后改名 《 拿破仑法典 》 , 开创了法国历史上的拿破仑时代 , 巩固了大革命成果。 课堂探究讲义 【 探究核心问题 】 一 、 拿破仑改造法国历史的政策 宗教上 承认天主教为国教 政治上 精简编制;将政府改成军事体制;剥夺人民民主权利 经济上 建立法兰西银行,整顿国家财政,扶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军事上 废除雇佣兵制,代之以征兵制 法制上 颁布《拿破仑法典》,确立资本主义法律规范 用人上 用人唯贤,鼓励重用人才 对外上 颁布 “ 大陆封锁令 ” 二 、 全面认识 《 拿破仑法典 》 1. 制定原因:为进一步稳定国内政治和社会局势 ,用法律的形式确定法国大革命时期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成果并加以巩固。 2. 性质: 《 拿破仑法典 》 确定了人们在法律上的平等和私有财产权的合法性 , 是一部典型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法律。 3. 作用和意义 (1)《 拿破仑法典 》 以法律手段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 (2)《 拿破仑法典 》 是资产阶级立法的重要蓝本 ,成为后来许多国家立法的典范 , 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 探究热点考向 】 以全新的角度考查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性质及影响 例 1 (2020年南京高二检测 )“ 因为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 所以 ,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是正义的 ”。 这个 “ 前提 ——结论 ” 式推理属于下列哪一种情况 ( ) A. 前提正确 , 结论错误 B. 前提正确 , 结论正确 C. 前提错误 , 结论正确 D. 前提错误 , 结论错误 【 解析 】 本题考查理解能力。 拿破仑对外战争前期具有正义性 , 后期具有侵略性 , 因此应选 A项。 【 答案 】 A 针对训练 右图是法国为庆贺 、 欢迎拿破仑战场胜利归来而修筑的 “凯旋门 ”。 下。高二历史一代雄狮拿破仑
相关推荐
营业厅。 拓展部 (相关部门:调度室 生技科、农电科等) 客户经理 10 天 签订供用电合同 由营销部门组织收集客户资料,签订《供用电合同》。 拓展部 客户经理 在办理新设备投运手续前完成 办理新设备 投运手续 由供电营业厅受理客户《客户新、扩建及改建设备加入运行申请及批准书》后,由营销部门牵头向有关部门办理有关手续。 拓展部 客户经理 2 天 装表接电 客户结清有关费用后
按照培训要求,完成岗位培训任务。 保管好安全工器具、仪表、钥匙、备品备件等 搞好环境卫生。 3 安全生产管理 工作票及事故应急抢修单 变电站工作票及事故应急抢修单的管理应遵循《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规程》 (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部分 ) (以下简称“安全规程” )中的有关规定。 工作票签发人由调度 (信通 )所、修试所、变电管理所、输电所、各分局和计量中心的生产领导或技术人员担任
予接受,企图镇压议会反对派。 查理一世在诺丁汉召集贵族时的情景 查理一世企图镇压议会反对派的举动最终导致议会反对派与国王决裂。 查理一世随即离开伦敦,并在1642年 8月挑起内战。 铁骑军统帅 1643年,克伦威尔前往英格兰东部募集了一支主要由自耕农和城市平民组成的骑兵,在议会军屡战屡败之时,这支军队却不断取得胜利。 克伦威尔在战场上展示了他的军事天才。 我发现,当他第一次刚从事战争的时候
因,采取有效补救措施,认真总结,从中吸取教训,提高今后勘察质量,对有关当事人,视情节轻重和认识态度,给予必要的处理。 (一)凡重大勘察质量事故,对当事人进行通报批评,按规定扣除奖金,并给予行政处分,直至追究刑事 责任。 (二)凡属较大勘察质量事故,对当事人进行通报批评,按规定扣除部分奖金,并给予行政处分。 (三)凡属一般设计质量事故,对当事人按规定扣除奖金。 第六章 工程设计管理 amp。
会主义道路时期 1) ,在八大上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2)八届一中全会上,成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3) 1961年初,与周、陈一起制定了八字方针,力图纠正“大跃进”所犯的“左”倾错误,对出现的包产、分田到户的现象给予了肯定;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主要经历 十年文革时期 1)被扣上“中国第二号走资派”的帽子; 2) 1969年,被下放到江西省新建县劳动
北约轰炸南社会党总部大楼 借人权干涉别国主权 绕过联合国,违背国际法公约 袭击中国驻南大使馆 从哪里能看出北约轰炸南联盟体现了美国的霸权主义。 人还不如狗。 你对美国一贯强调的人权作何理解。 看到这幅图片有何感想。 美国的人权高于主权的实质是什么。 美国所谓的 “ 人权 ” 和 “ 正义 ” ,就是以霸权代替人权,是为干涉别国内政,对主权国家动武制造借口。 9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