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高二历史下册会考复习建议内容摘要:
鲜的分裂和古巴导弹危机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欧洲共同体的形成和扩大;日本崛起为经济大国的表现;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苏联解体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及其影响 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7C、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 多极化趋势加强对世界的影响: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必修二知识点详解 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农业(耕作方式与土地制度) 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手工业的发展表现与特征 古代商业发展历程与特征 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与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农业 耕作方式、土地制度;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与家庭手工业;纺织、冶金和制瓷方面的技术及其主要成就;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商业 商人 ,商品种类 ,商业空间;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主要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以及海禁政策的内容及其影响 古代中国的经济 21C、中国古代政府的经济政策及其作用‘ • 在封建社会和王朝的初期,“重农抑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封建统治的巩固起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已相当活跃,“重农抑商”政策就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不仅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和强化了自然经济,而且造成了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 从根本上说,“重农”是正确的,但不能把“农业”和“商业”长期放在对立面。 • 海禁政策消极作用占主流地位。 使中国日益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堵塞了给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提供外部刺激的渠道,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二、近代中国的经济 • 鸦片战争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与发展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鸦片战争后以自然经济解体为核心的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动;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史实;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近代中国的经济 22C影响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 中国资本主义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夹缝中艰苦挣扎的。 民族工业的发展需要有一个 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 ,但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控制下的旧中国,不可能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 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 ,是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23C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 地位: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产生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不可避免地带有对中外反动经济势力的依赖性。 中国资本主义没有发展起来,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社会基础很薄弱,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和成熟程度,远不如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因此,中国资产阶级担当不起领导人民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想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实现近代化,达到强国富民的目的是不可能的。 • 作用: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它是一种革命和进步的经济成分,既瓦解着自然经济,又对外国经济侵略起抵制作用。 随着它的产生和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基础,因此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又起着积极的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现代中国的经济 • 建国后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 –( 1)十一届三中全会 –( 2) 80年代的改革与开放 –( 3)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意义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1)经济恢复 (2)工业化与三大改造的完成 (3)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 (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5)―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 (1)十一届三中全会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3)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4) 对外开放格局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 4C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 历史意义 : • 改革开放的标志 , • 新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 • 开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25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 意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我国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的基本确立,促进了经济的高度发展,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 增强了综合国力 ,提高了国际地位 . 三、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 近代物质生活的变化 • 近现代的交通与通讯 • 近现代大众传媒的发展(报刊、影视、互联网)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1)近代以来“断发易服”、西装传入和中山装流行等物质生活的变化 (2)近代以来“废止缠足”、婚丧嫁娶习俗和人们社交礼仪的变迁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1)交通工具的发展 (2)通讯工具的变迁 大众传媒的发展 (1)我国近代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2)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3)互联网的利用和普及 (4)大众传媒的发展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四、近代西方经济 • 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 — 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高二历史高二历史下册会考复习建议
相关推荐
19课 音乐与美术 贝多芬的故居 舒伯特 ( 1797— 1828),出生在维也纳近郊一个教师家庭。 舒伯特有很强的鉴赏力,能发现优秀的诗作。 席勒、海涅的诗常被他选作歌词。 他还十分重视诗作的音乐性,他的歌几乎每一首都极为优美别致。 他创作的两部声乐套曲 《 美丽的磨坊女 》 和 《 冬日旅程 》 ,被公认为是艺术歌曲创作的最高峰。 他是艺术歌曲新风格的开拓者,因而被誉为“歌曲之王”。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除此之外 , 与东线相比 , 中线方案的有利因素还有哪些。 • (2)结合北京和长江流量资料 , 分析如何解决调需之间的季节差异。 • (3)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中 , 为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资源 , 还必须同时采取哪些措施。 • 解析: 中线工程从第三阶梯西侧通过,从长江中游丹江口水库和三峡库区引水
应有的效果,奖惩结果必须公开 ; 防止 医院 员工特权的产生,在制度面前 医院 所有员工应人人平等,一视同仁。 四、奖惩 奖励对象:各 村卫生室人员。 奖励方式:以精神奖励为主(通报表扬 等 ),适当给予奖金或奖品。 奖励时间: 当月 奖励和年终奖励相结合。 村卫生室人员每月 30号以前按时到村委会、派出所核对当月死亡名单,并上报卫生院。 卫生 院专职人员每季度到各村委会、派出所核实死亡名
宜发展水田农业,但也受水旱灾害的影响,受伏旱天气影响是其特征; (4)西北内陆干旱少雨,但可利用冰雪融水发展绿洲农业; (5)青藏高原则可发展高寒畜牧业和河谷农业。 如下图所示: 专题十四 │ 重点要点探究 专题十四 │ 重点要点探究 2.我国工业基地发展条件分析 我国的工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的增长速度、工业部门、工业布局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示的地理事象 a阿拉伯海 , b_________半岛 , c马来群岛 ,d__________ , e______ 高原 ,f____________气候 , g_______季风气候。 2. 亚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阿拉伯 青藏高原 德干 温带大陆性 亚热带 位置 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是跨纬度最广,东 西距离最大的大洲 地形 以 _____、 _____为主,中部高、四周低 气候 复杂多样
使 用 说 明 书4 . 工 装 检 查 基 准 书1 . 工 装 履 历 表2 . 工 装 点 检 表3 . 工 装 故 障 报 告 书4 . 工 装 定 期 检 查 表开 始工 装 使 用 部 门设 备 动 力 部1 . 工 装 使 用 部 门2 . 设 备 动 力 部1 . 工 装 使 用 部 门2 . 设 备 动 力 部3 . 商 品 技 术 部4 . 品 质 管 理 部工 装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