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酝酿中的变革内容摘要:

族危机日益严重和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 维新运动兴起 , 康有为 、 梁启超 、严复等人著书立法 、 开办学堂 、 上书言事 , 与顽固派论战 , 积极宣传维新思想 , 促进了维新变法局面的形成。 • 1.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及其成因分别是什么。 • 提示: (1)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 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 • (2)成因 • ① 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 , 不敢打出自己的鲜明旗帜。 • ② 中国传统思想根深蒂固 、 影响深刻 , 为减少变法的阻力 , 与传统思想相结合不失为好的策略。 • ③ 康有为自身受封建传统教育的影响 , 无法完全脱离封建思想。 • 2. 康梁维新思想与早期维新思想的联系和区别。 • 提示: 联系 (1)早期维新思想是康、梁维新思想的基础,即康、梁思想是对早期维新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都主张变法,实行君主立宪、进行商战、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 (3)都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都是爱国和进步的 区别 (1)早期维新思想只是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一些主张,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 (2)早期维新思想没有付诸行动,康、梁将维新思想与挽救民族危亡结合起来,迅速将其发展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 • 3.[学习思考 ](教材 P121)甲午战败 、 列强的瓜分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 提示: (1)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 (2)民族危机的加深使国人逐渐觉醒 , 中国人民拯救民族危亡的运动进入高潮 , 也为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奠定了社会基础;外国资本的入侵客观上也给中国带来了现代化的刺激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 19世纪末期得到了初步发展。 • 4. [学习思考 ](教材 P122)近代以来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怎样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 提示: 鸦片战争中兴起 “ 向西方学习 ” 的新思想; 19世纪 60~ 90年代洋务运动将 “ 向西方学习 ” 的思想付诸实践;洋务运动后期从洋务派中分化出了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派 , 提出早期维新思想; 19世纪末 , 形成了以康有为 、梁启超的思想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 的做法 , 有人认为这显示了康有为高超的政治艺术 , 也有人认为这是资产阶级政治软弱性的表现。 你同意哪种观点。 试阐述理由。 • 答案: (1)高超的政治艺术说。 当时整个社会因循守旧 , 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并且根深蒂固。 以儒家思想为武器 , 以孔子的旗号为号召 ,巧妙地宣传了资产阶级改良思想 , 比直接宣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更易为人们所接受。 因而显示了康有为高超的政治艺术。 • (2)政治软弱说。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妥协性和革命性的两面性特点 , 他们不可能真正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 • (不论同意哪种观点 , 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可以从当时的社会环境 、 康有为的生活经历 、 资产阶级的特点等角度分析归纳。 ) • 1. 公车上书的实质是什么。 • 提示: 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提出 “ 拒和 、 迁都 、 练兵 、 变法 ” 的主张 , 在日本逼签 《 马关条约 》 的形势下 , 表达了知识分子强烈的参政救国的爱国之心 , 使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由思潮发展为政治运动。 因此 , 它是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作为一种社会政治力量表现出的群众性爱国政治运动。 • 2. 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变法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 提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