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通fy02绩效考核制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工作 ,多数工作业绩超过工作要求。 在工作中主动进行工作流程的改进,高效运用相关资源来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71 100 分 能够基本完成 工作要求,但是某些工作完成情况有所欠缺;工作中踏实肯干,善于合理的协调、运用相关资源来完成工作。 0 70 分 无法完成大多数工作,并且不能合理协调、运用相关资源来解决工作中的问 题。 员工自我评估: 按员工本人工作权重顺序描述工作目标。 说明工作内容的完成情况,并列出(未)完成目标的原因,例如: 主观因素(由于员工个人的知识、技能等工作素质欠缺,影响工作完成),例如,员工缺乏团队沟通能力,从而影响其作为本项目经理的工作。 客观因素(由于外部资源不足影响工作完成),例如,某建设项目,由于连日天气原因无法 按时完成。 总结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并列出本人的评定等级。 将本表格完成后交直属主管,同直属主管就工作评估达成共识,最终取得一致意见。 直属主管评估: 直属主管参考员工自我评估,对员工工作进行评估。 按被评估员工工作权重顺序描述员工工作目标。 说明工作内容的完成情况,并列出(未)完成目标的原因,例如: 主观因素(由于员工个人的知识、技能等工作素质欠缺,影响工作完成),例如,员工缺乏团队沟通能力,从而影响其作为本项目经理的工作。 客观因素(由于外部资源不足影响工作完成),例如,某建设项目,由于连日天气原因无法按 时完成。 总结员工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并列出该员工工作表现的意见和建议 直属主管同员工直接讨论,并同员工就其工作评估达成共识,最终取得一致意见。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5 工作目标描述 权重(%) 完成情况、原因分析 评定分数 1 员工自评: 主管评估: 2 员工自评: 主管评估: 3 员工自评: 主管评估: 4 员工自评: 主管评估: 5 员工自评: 主管评估: 6 员工自评: 主管评估: 7 员工自评: 主 管评估: 双方认可的综合评定结果: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6 第二部分 对员工的综合评价 直属主管根据员工工作情况,参考员工自我评估的分析,全面分析员工工作中表现出来的优势,以及工作中有待改进的部分,同员工讨论并最终同员工达成共识。 员工的优点 员工有待改进的地方 员工本人对上级主管的意见提出自己的。中国网通fy02绩效考核制度(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B在本单位完成业绩的前提下,被考核员工实际表现良好,全面达到了指标要 求,能胜任工作。 C被考核员工实际表现合格,在主要方面达到指标要求,但在一些方面需加以改进和提高。 D被考核员工实际表现不合格,在主要方面没有达到指标要求。 直接上级在对员工的考核中必须拉开分数档次,表现等级差异。 第十二条 考核的类别。 考核分为年度综合考核、季度绩效考核。 第四章 考核责任 第十三条 考核责任。
考核比例计入该总部部门;确定考核结果前需由被考核人的主管征求所在分公司总经理意见后进行考核。 2. 调动部门员工考核 在考核期内调动的员工,由该员工现任直属主管征求其前任直属主管意见后进行考核。 3. 考核档案管理 分公司人事经理和总部指定专人整理、归档员工考核原始资料;纪录并维护员工考核信息。 五 附 则 1. 解释权 本制度的解释权属公司人力资源部。 2. 实 施办法 总部各部门
(六)参加结算 参与人大会和本公司组织的结算业务培训; (七)自愿放弃结算参与人资格; (八)本公司赋予的其他权利。 第二十条 结算参与人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法律法规、本公司业务规则及其他相关规章制度; (二)代理客户买卖证券应当与客户签订证券交易、托管与结算协议; (三)秉承诚信勤勉的态度处理与本公司有关结算业务往来和结算参与人管理有关事宜; (四)按照分级结算的原则
财务部门经理在内的各级财务人员。 所谓经理革命 是指领取薪水的经理人员在高层管理中逐渐取代传统的所有者在企业中的支配地位,这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基本特征。 正如汤谷良教授所说:因为经理革命的完成,牢固地确立企业经理在企业决策的地位,原始出资人难以再染指企业财务决策,企业的法人产权越来越由经理阶层全权支配和处置,法人财产日渐脱离原始产权,不断彻底独立化。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主体)和相对意义上的理财主体(或称相对的理财主体、人为的理财主体)之分。 一个真正的理财主体,必须具备上述三个条件。 一个相对的理财主体,条件可适当放宽,可以根据实际工作的具体情况和一定单位权、责、利的大小,确定特定层次的理财主体。 不过,在财务管理理论研究中所说的理财主体,一般都是指真正意义上的理财主体。 由理财主体假设可以派生出自主理财假设。 自主理财在现代企业制度情况下,财权是在所有者
, 1958年在中科院举办全国质量控制讲习班。 1958 年在沈阳搞了金属机械加工厂工艺误差分析。 1960 年总结 《运筹学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 1962 年为中科院数学所海军进修班讲授《可靠性理论》。 1963 年制定冶金工业第一个国家标准《普碳钢标准》。 1964 年在沈阳主讲工艺精度 工序能力讲习班。 利用工人日报、人民广播电台、电视台做讲座,向大家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