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税务经理系列之筹划理论精粹(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税务筹划》(电子版) 20xx年第 1期《关于税务筹划》 (以下称《关于税务筹划》)一文中列举的纳税筹划的四个基本特点为:合法性、筹划性、整体性、成本性。 谈多娇《财务管理新领域 —— 税务筹划》以下称《财务管理新领域》)一文中提出“ 税务筹划至少应具有以下特点 „„” :合法性、筹划性、专业性、目的性、筹划过程的多维性(时间和空间) 5个特点。 中远网财登载的 《企业税负与税收筹划(一) — 企业税负及其降低途径》(以下称《企业税负及其降低途径》)一文中将税收筹划的特征归纳为:合法性、筹划性、综合性、整体性、目的性、普遍性 6个特征。 由前述中可以 直观的看出, “ 传统三性 ” 即 “ 合法性、目的性、筹划性 ” 被提到的次数最多,表明已经广泛为人们所接受。 其次是专业性,这是纳税筹划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的成果,即纳税筹划已经走向专业化道路,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和行业。 其次象普遍性、超前性、整体性被提到两次,多变性、综合性、成本性、多维性和政策导向性分别被提到一次。 (对更多税务专业资料,请登陆润博财税网: //:润博财税网 联系邮箱: 14 比表格参见附件)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盖地先生在他总结的 7个特性中没有提到 “ 筹划性 ” ,润博财税顾问工作室出版的《税务筹划》总结的四性中没有包括 “ 目的性 ”。 因为这两个文献的刊发时间都距今较近,所以,没有提 到某一个特性绝不是因为疏忽或者认识不足,而是对这一特性的修正或者有了新的认识。 另外,被提到次数较少的特性,如超前性、多维性、整体性和政策导向性,代表了新的理念下的纳税筹划特性,而成本性、综合性和多变性等更多是把过去理念中默认的一些特征正式提出来。 二、对前述特性的介绍和比较分析 合法性。 虽然全部 7个文献中都罗列了合法性特性,但对合法性的表述却不尽一致,大体可分为两大类: ① 、纳税筹划只能在法律许可的范畴内进行。 如《税务代理实务》、《关于税务筹划》、《企业税收筹划》、《企业税负 及其降低途径》中均采用这种表述。 在《税务代理实务》、《关于税务筹划》只使用节税而未提到避税。 在《企业税负及其降低途径》中则强调税收筹划的主要目的和结果是节税 (tax savings),而把避税作为与纳税筹划平行的一种企业降低税负的方法。 《企业税收筹划》中也是只强调节税,同时将避税作为与纳税筹划并行的方法略做介绍。 ② 、税务筹划是在符合税法、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进行的。 如《税务会计》、《会计管理与纳税实务》(提出尊重法律、不违反税法的说法)、《财务管理新领域》中采用这种表述。 当然,这些文献中都是把避税和 节税同样作为纳税筹划的手段或者说技术方法,只是介绍实务时有所侧重。 目的性,在列举出纳税筹划目的性特性的文献中总体分为两类表述: ① 、纳税筹划的目的是既定的,主要是为了取得 “ 节税 ” 等 “ 税收利益 ” ,各个文献中的表述略有不同,如《税务代理实务》中明确税收筹划的目的是 “ 取得 ‘ 节税 39。 的税收利益 ” ,《税务会计》中的说法是 “ 取得税务筹划的税收利益 ” ,《企业税收筹划》中提到的是 “ 获取最大税收利益 ” ,《会计管理与纳税实务》中的说法是 “ 减少纳税,取得节税收益 ” ,《企业税负及其降低途径》提出纳税筹划的目的是 “ 实现税后利润最大化,取得 ‘ 节税 39。 的税收利益 ”。 但是这些文献都进一步明确取得这些利益包含两层意思: “ 选择低税负 ” 和“ 延迟纳税 ”。 ② 、在《财务管理新领域》中则强调纳税筹划的目的不唯一的或者是不特定的,而是更多税务专业资料,请登陆润博财税网: //:润博财税网 联系邮箱: 15 给出了纳税筹划的 “ 一组目标 ” :直接减轻税收负担是纳税筹划产生的最初原因,是税务筹划最本质、最核心的目标;此外,还包括有:延缓纳税、无偿使用财政资金以获取资金时间价值;保证账目清楚、纳税申报正确、缴税及时足额,不出现任何关于税收方面的处罚,以避免不必要的经济、名誉损失,实现涉税零风险;确保自身利益不 受无理、非法侵犯以维护主体合法权益;根据主体的实际情况,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法确定筹划的净收益,保证企业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另外,我们通过前面的列举可以发现,在 7个文献中,有 6个提到 “ 目的性 ” ,只有润博财税顾问工作室出版的《税务筹划》中没有列举。 那么,我们能否简单的理解为是疏忽呢,其实不可能是这样。 因为其他文献多刊发在先,而《税务筹划》则较晚,所以它是总结并修正了这一特性。 在它给出的纳税筹划的定义中,有对纳税筹划目标的表述: “„„ 选择最优的纳税方案,以争取税收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筹划活动。 ” 可以看出 “ 税收经 济利益最大化 ” 这一表述模糊了纳税筹划的目的性,因为对于不同的纳税主体,在不同的环境、背景下,其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衡量标准是不同的,这实际上给了筹划主体一个相对宽广的筹划空间。 甚至比《财务管理新领域》中所列举的目标范围更宽广。 纳税筹划目的或者目标是争议最大也是最能代表纳税筹划理念的一个特性,对纳税筹划目的或者目标的认识和总结实际代表着对纳税筹划的理解、认识和观念。 随着经济政治环境的发展,对纳税筹划目的的诠释必将会有新的发展。 筹划性。 各文献对筹划性的表述基本一致,主要强调了事前的规划、计划 、设计、安排。 在没有提到 “ 筹划性 ” 的两个文献中,都提到了 “ 超前性 ” ,或称 “ 前瞻性 ” ,但在解释超前性的含义时仍主要强调了事前的规划、计划、设计、安排等。 事实上,我们可以理解为 “ 超前性 ” 或者 “ 前瞻性 ” 是对筹划性的修正,为什么要修正呢。 笔者认为这一方面是强调事前筹划的重要性,区别经济行为发生后的取巧行为,另一方面是因为纳税筹划本身称为筹划,其筹划性不言而喻,单纯作为一个特性来讲,就并不十分必要。 但是,要明确,只提 “ 超前性 ” 时必须明确事前的规划、计划、设计等,才比较完备。 专业性,有 4个文献列举了专业 性特性。 在《财务管理新领域》《会计管理与纳税实务》中是从筹划人的业务素养的专业要求和纳税筹划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的专业化要求两方面来介绍专业性特征的。 而在《税务代理实务》中则是把纳税筹划作为专门化的职业和行业,而从从业人员和从业机构两方面来介绍纳税筹划的专业性特点。 但在《税务会计》中特别强调纳税筹划的 “ 专业性 ” 不是从纳税人的角度来说的,而是在纳税筹划的理论和实践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发展而发展以后,纳税筹划事业要走向专业化。 更多税务专业资料,请登陆润博财税网: //:润博财税网 联系邮箱: 16 普遍性。 《税务会计》、《企业税负及其降低途径》中列举了这一特性,但两者各有侧重。 《税务会计》中的说法是 “ 各个税种规定的纳税人、纳税对象、纳税地点、税目、税率、减免税及纳税期限(其实就是税法要素 —— 笔者注)等,一般都有差别。 这就给纳税人提供了税务筹划的机会,也就决定了税务筹划的普遍性。 ” 在《企业税负及其降低途径》中则说到: “ 税收筹划是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 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税收制度不可能完全一致,倾斜政策为纳税义务人进行税收筹划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世界上很多大公司都拥有自己的高级税务专家,专门研究税收筹划。 社会中介组织包括会计帅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和税务代理机构也在从事 税收筹划工作。 ” 一个是从税法安排预留的筹划空间较大来说,另一个从税法安排和筹划中介发展状况来说其普遍性。 超前性,如前所述在《税务会计》和《企业税收筹划》中没有列举筹划性特特性,而是修正为超前性(《税务会计》)和 “ 前瞻性 ” (《企业税收筹划》),前已述及。 整体性。 《关于税务筹划》中列举了税务筹划的整体性特特性,并阐释了整体性的三层含义: “ 一、指税务筹划对企业的各种决策来说是牵一处而动全身;二、税务筹划需要多个部门配合才能完成;三、综合考量各种税种是税务筹划的重要原则。 只有照顾到以上三个方面才可能实现节税整体效益最大化。 ” 而在《企业税负及其降低途径》中指出 “ 税收筹划不仅仅着眼于税法上的思考,更重要的是要着眼于总体的管理决策。 纳税义务人进行税收筹划时,除了要通晓税法,必然旁及到与管理决策相关的其他法规。 税收筹划是企业财务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着眼于企业总体的管理决策的、以税制作为主要参数的企业理财行为 ”。 这是一个比较新颖的观念。 多变性。 这是《税务会计》中列举的纳税筹划的特性之一,主要是说税务筹划要适应税务筹划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包括税法颁布、修订、优惠政策出台以及宏观经济政治形 势发生变化等,都会影响到税务筹划实务。 纳税筹划的多变性实际是因为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多变引起的。 这对纳税人而言可能更多的意味着机会,而对专业从事纳税筹划的中介机构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说它是机遇是因为,当税法调整后,专业机构可以利用信息、人才等优势,及时研究开发和掌握相应的筹划手段,有利于赢得市场。 说它是挑战是因为研究和发现机遇是有极大难度的。 综合性。 《企业税负及其降低途径》中列举了这一特性,指出 “ 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不能只盯着个别税种税负的高低而应着眼于整体税负的轻重。 此外,税收支付的减少 不等于资本总体收益的增加,如果有多种纳税方案可供选择,企业要选择使自身价值最大化或税后利润最大化的方案,而不一定是税负最轻的方案。 一般地,在税负最轻时,企业税后利更多税务专业资料,请登陆润博财税网: //:润博财税网 联系邮箱: 17 润能达到最大;但情况并不总是如此。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从全局角度、以整体观念来看待不同方案,而不是把注意力仪局限于税收负担大小上,否则会误导经济行为或造成投资失误。 ” 这为纳税筹划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在现实操作中应该综合考虑,不能固执一端。 成本性。 《关于税务筹划》中提出了税务筹划的成本性特性,并将税务筹划的成本归纳为资金成本、时间成本、 机会成本。 是从纳税人角度来谈的。 当然,作为筹划人的筹划费用最终也要归集到前述资金成本中去,也就是说纳税筹划所取得的税收筹划利益是所取得的名义收益与付出筹划代价的差额。 而对于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也是显而易见的。 1多维性,《财务管理新天地》中列举了税务筹划 “ 筹划过程的多维性 ” 特点。 并解释了税务筹划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多维性: “ 首先,从时间上看,税务筹划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任何一个可能产生税金的环节,均应进行税务筹划。 不仅生产经营过程中规模的大小、会计方法的选择、购销活动的安排需要税务筹划,而且 在设立之前、生产经营活动之前、新产品开发设计阶段,都应进行税务筹划,选择具有节税效应的注册地点、组织类型和产品类型。 其次,从空间上看,税务筹划活动不仅限于本企业,应同其他单位联合,共同寻求节税的途径。 ” 1符合政府的政策导向性。 《税务会计》中提出了税务筹划的这一特性,其解释是:“ 政府为了某种经济或者社会目的,根据经营者、消费者希望减轻税负、获得最大利益的心态,有意识地制定一些税收优惠、税收鼓励政策、税法规定差异,引导投资者、经营者、消费者采取符合政府政策导向的行为。 ” 实际是强调了纳税筹划的从属性 ,也为纳税筹划在实践中的研究和发展方向作了指引,也就是说进行纳税筹划应该理解税法精神,充分领会、顺应和利用税法安排背后的宏观政策导向,以更好地实现筹划目标。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符合政府政策导向的纳税筹划既可以顺应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又往往能最大化的实现纳税筹划目标,这可以说是社会效应最佳的纳税筹划。 [结语 ]对纳税筹划特性的发展和阐释是一个没有止境的事业,只要有纳税筹划存在,纳税筹划的理念就会发展更新,对纳税筹划特性的认识也会发生变化,所以,无论是介绍还是分析、比较,都是为了更好的认识和理解纳税筹划的 理念,从而指导我们在实践中的行为和思维。 纳税筹划目标探析 [引言]纳税筹划基本特性中包括有 “目的性 ”,就是说纳税筹划要有明确的目标。 但是,更多税务专业资料,请登陆润博财税网: //:润博财税网 联系邮箱: 18 因为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发展,促使纳税筹划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发展,所以,纳税筹划目标从最初相对确定的 “节税 ”发展到目前,却变得模糊起来。 本文拟通过比较一些文献中对纳税筹划目标的阐释,来对纳税筹划的目标做一些浅略的分析和探索。 一、对纳税筹划目标的必要认识 纳税筹划目标的重要性 纳税筹划目标与纳税筹划基本特性中的 “目的性 ”息息相关,每一个纳税 筹划方案都应该有着明确的目标。 但是因为纳税筹划目标自身的复杂性,所以目前常见的有关纳税筹划的文献中对其展开来讨论的并不多,要么避而不谈,要么谈的比较笼统。 说它复杂是因为纳税筹划本身在企业活动中的地位所限,见后文论述。 虽然说纳税筹划的目标比较复杂,但因其重要性还是使得纳税筹划研究和实践必须直接面对它。 对于它的重要性,盖地先生在《税务会计》一书中做了如下阐述: “要为税务筹划定义,必须先明确税务筹划的目标,目标不同,对税务筹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