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基本知识内容摘要:

和处置为主,制定防范措施。 一是对权力进行全面清理。 按照 “谁行使、谁清理 ”的原则,自上而下进行排查,行使哪些权力,行使依据是什么,列出权力名称和行使依据。 二是对权力进行确认。 对清理出来的权力,按照文件授权原则进行确认。 三是对确认的权力汇总,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 一是查找岗位(职责)风险。 对照以往履行职责、执行制度的情况,通过自己找、领导提、群众帮、组织定等多种形式,分析并查 找出个人在行使权力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二是查找处室风险。 对照职责定位和行使的权力,查找出在业务工作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 三是查找单位风险。 重点查找领导班子在 “三重一大 ”(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方面容易产生的风险。 四是查找行业(系统)风险。 针对行业或系统特点,查找行业(系统)在业务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共性问题。 对查找出来的廉政风险,上级组织要进行审定,并在一定范围进行公示,接受监督。 按照风险发生的机率或者危害程度,进行分析、 评估,确定排查出来的风险点的风险等级,经审核后在一定范围进行公示。 (二)制定并实施防范措施(执行 Do)。 对可能发生腐败行为的重要岗位、重点环节,有针对性地制定严密的监控措施,通过前期预防措施、中期监控机制和后期处置办法,及时纠正不当行为,避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演变为违纪违法行为,并适时将风险防范措施上升、固化为反腐倡廉制度,着力形成以岗位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 1)岗位(职责)风险防控。 对照岗位职责以及与业务工作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制度,提出防范控制风险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 2)处室风险防控。 对照职责要求,根据查找出来的在 管理事项、审批事项、执法检查事项和单位职能等方面存在的风险点,从工作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部门防控风险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 3)单位风险防控。 由党政领导班子对照党风廉政建设 责任制的要求,围绕决策、执行过程和监督、检查、考核等关键环节,研究制定具体防控措施和相关工作程序,统一以流程图或表格等形式在一定范围 内予以公开。 ( 4)行业(系统)风险防控。 分析行业(系统)存在的 共性问题,进一步健全完善防控风险的相关规章制度,形成廉政风险防范管理上下一体、左右联动的通畅、有效运行机制。 (三)评估及检验防范效果(考核 Check)。 通过差距分析、量化效果、评估反馈等方法,对廉政风险实行动态防控,对于未实现预定目标的,重新分析查找原因,制定防范措施,直至达到预定目的。 对风险等级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 对等级较高的风险点,在分管领导管理的基础上,单位主要领导负责防控;对等级一般的风险点,分管领导负责防 控;对等级较低的风险点,科室领导负责防控。 加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结合,整合监督资源,实施有效监督。 (四)考核防范效果,完善管理体系。 (修正 Action)。 建立和完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考核制度,通过信息监测、上级 检查、社会评议等方式,对风险防控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