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预拌混凝土企业绿色生产管理规程内容摘要:
的调整。 对需较长时间才有检测结果的数据应做好记录,以备后继跟踪。 检测项目宜参考相关标准及表 5。 表 5预拌混凝土原材料 验收项目 项目及标准 原材料种类 快速验收项目 常规验收项目 检验标准 水泥 净浆流动度 标准稠度、凝结时间、安定性、胶砂强度 《通用硅酸盐水泥》 GB 175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GB/T 8077 砂 含水率、氯离子含量、(目测细度模数、含泥量、石粉含量、泥块含量) 细度模数、颗粒级配、含泥量、石粉含量、泥块含量、堆积 密度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 52 14 续表 5预拌混凝土原材料 验收项目 项目及标准 原材料种类 快速验收项目 常规验收项目 检验标准 石 含水率、目测粒径范围、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 颗粒级配、压碎值指标、针片状含量、堆积密度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 52 粉煤灰 细度、净浆流动度、颜色、玻璃微珠含量 比重、需水量比、烧失量、三氧化硫、游离氧化钙、含水量、强度比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T 1596 《混凝土外 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GB/T 8077 矿渣粉 净浆流动度、细度 比表面积、活性指数、三氧化硫、氯离子、含水量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GB/T 18046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GB/T 8077 外加剂 净浆流动度、比重、 pH 值、气味、颜色 含固量、减水率、泌水率、含气量、凝结时间 《混凝土外加剂》 GB 8076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GB/T 8077 预拌混凝土企业和原材料供应商应在材料进厂时共同取样封存,封存的样品数量应能满足相关标准规定检测的需 要,封条应注明原材料生产企业名称、样品编号、样品品种、规格、生产日期、批号及数量、封存日期。 样品由试验室授权人和原材料供方授权人双方签名或盖章后封存。 封存样品的封条应完整无破损或揭换。 封存样存放时间:水泥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砂、石料不少于 5 天,粉煤灰、矿渣粉不少于 3 个月,外加剂不少于 30 天。 水泥、砂、石、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原材料须送有资格的质量检测机构进行检测,预拌混凝土企业应每半年向市散装水泥主管机构至少报送 1 次第三方检测结果。 预拌混凝土企业使用的水泥应符合《通用硅酸盐水泥 》 GB 175 及表 6 的规定,宜采用 及以上等级的水泥。 采用其它品种水泥时,其质量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水泥筒仓应有清晰的标识,标明水泥生产企业、水泥品种、强度等级等,不同品种的水泥严禁混仓。 对存放超过三个月的水泥,使用前应重新检验,并按检验结果使用。 水泥贮存时保持密封、干燥、防止受潮。 15 表 6 水泥的质量要求 品 种 强度等级 抗 压 强 度 /Mpa 抗 折 强 度 /Mpa 凝结时间 /min 安定性 3d 28d 3d 28d 初凝 终凝 硅酸盐水泥 ≥ ≥ ≥ ≥ ≥45 ≤390 合格 ≥ ≥ ≥ ≥ ≥ ≥ ≥ ≥ ≥ ≥ ≥ ≥ ≥ ≥ 普通硅酸盐水泥 ≥ ≥ ≥ ≥ ≥45 ≤600 ≥ ≥ ≥ ≥ ≥ ≥ ≥ ≥ 矿渣硅酸盐水泥 火山灰硅酸盐水泥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复合硅酸盐水泥 ≥ ≥ ≥ ≥ ≥ ≥ ≥ ≥ ≥ ≥ ≥ ≥ ≥ ≥ ≥ ≥ ≥ ≥ 砂、石质量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 5《建设用砂》GB 1468《建设用卵石、碎石》 GB/T 14685 及表 表 8 的规定。 使用了海砂的混凝土海砂质量还应符合《海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JGJ 206 的要求。 为保证混凝土质量或降低混凝土生产成本,宜使用细度模数 ~ , 筛下量 13%~ 20%,含泥量小于 %的砂。 C35 及以下等级混凝土用花岗岩碎石的压碎指标不宜大于 20%,石灰岩不宜大于 16%; C40C60 混凝土用碎石压碎指标花岗岩不宜大于 13%,石 灰岩不宜大于 10%。 砂、石应按不同品种、规格分别堆放,有防止混用的措施或设施。 表 7 砂的质量要求 类别 含泥量( %) 泥块含量( %) 氯离子含量( %) Ⅰ ≤ 0 ≤ Ⅱ ≤ ≤ ≤ Ⅲ ≤ ≤ ≤ 16 表 8 石的质量要求 类别 含泥量( %) 泥块含量( %) 针、片状颗粒含量( %) 压碎指标 碎石( %) 卵石( %) Ⅰ ≤ 0 ≤5 ≤10 ≤12 Ⅱ ≤ ≤ ≤10 ≤20 ≤14 Ⅲ ≤ ≤ ≤15 ≤30 ≤16 砂、石材料的颗粒级配不合格时应通过搭配方式调整级配,以满足 JGJ 52要求和所配制的混凝土性能要求。 宜因地制宜使用天然砂,缺少天然砂资源的搅拌站宜使用人工砂取代天然砂。 人工砂的使用应满足《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JGJ/T 24《建设用砂》 GB 14684 及表 7 的规定。 人工砂 MB 值≤ 时,石粉含量应≤ 10%,泥块含量应≤ %;人工砂 MB 值> 时,石粉含量应≤ %,泥块含量应≤ %。 预拌混凝土用水应符合《混凝土用水 标准》 JGJ 63 的规定。 尤其是使用地下水、江河水进行混凝土生产时,需考虑咸潮对水质的影响,应常年监控水中氯离子含量,确保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符合 《预拌混凝土》 GB/T 14902 及表 9 的要求。 表 9 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溶性氯离子最大含量 环境条件 水溶性氯离子最大含量 %( 水泥用量的质量百分比 ) 钢筋混凝土 预应力混凝土 素混凝土 干燥环境 潮湿但不含氯离子的环境 潮湿而含有氯离子的环境、盐渍土环境 除冰盐等侵蚀性物质的腐蚀环境 粒化高炉矿渣粉应分别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GB/T 18046 及表 10 的要求。 表 10 粒化高炉矿渣粉技术指标 项目 级别 S105 S95 S75 比表面积( m2/kg) ≥500 ≥400 ≥300 活性指数( %) 7d ≥95 ≥75 ≥55 28d ≥105 ≥95 ≥75 含水量( %) ≤ 三氧化硫( %) ≤ 氯离子( %) ≤ 硅灰应符合《砂浆和混凝土用硅灰》 GB/T 27690 及表 11 的要求。 17 表 11 硅灰的技术要求 项目 指标 固含量(液料) 按生产厂控制值的177。 2% 总碱量 ≤ % SiO2 含量 ≥ % 氯含量 ≤ % 含水率(粉料) ≤ % 续表 11 项目 指标 烧失量 ≤ % 需水量比 ≤ 125% 比表面积( BET 法) ≥ 15m2/g 活性指数( 7 d 快速法) ≥ 105% 放射性 Ira≤ 和 Ir≤ 抑制碱骨料反应性 14 d 膨胀率降低值≥ 35% 抗氯离子渗透性 28 d 电通量之比≤ 40% 注 1:硅 灰浆折算为固体含量按此表进行检验。 2:抑制碱骨料反应和抗氯离子渗透性为选择性试验项目,由供需双方协商决定。 钢渣粉应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钢渣粉》 GB/T 20491 及表 12 的要求。 表 12 钢渣粉的技术要求 项目 一级 二级 比表面积 /( m2/kg) ≥ 400 密度 /( g/cm3) ≥ 含水量 /% ≤ 游离氧化钙含量(质量分数) /% ≤ 三氧化硫含量(质量分数) /% ≤ 碱度系数 ≥ 活性指数 /% 7 d ≥ 65 ≥ 55 28 d ≥ 80 ≥ 65 流动度比 /% ≥ 90 安定性 沸煮法 合格 压蒸法 当钢渣中 MgO 含量大于 13%时应检验合格 粉煤灰应符合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T 1596 及表 13 中的相关规定。 粉煤灰进厂时,企业宜增加比重、净浆流动度以及强度比等验收试验,宜配备显微镜观察粉煤灰中玻璃微珠。 粉煤灰比重的测定参考《水泥密度测定方法》 GB/T 208,活性指数的测定按《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T 1596 进行。 粉煤灰的比重应小于 ,活性指数不宜小于60%。 根据试验结果鉴定粉煤灰材料 ,并按照品质优劣制定使用原则。 18 表 13粉煤灰技术要求 项目 技术要求 Ⅰ级 Ⅱ级 Ⅲ级 细度( 45μm方孔筛筛余) ( %) F 类粉煤灰 ≤ ≤ ≤ C 类粉煤灰 需水量比 ( %) F 类粉煤灰 ≤95 ≤105 ≤115 C 类粉煤灰 烧失量 ( %) F 类粉煤灰 ≤ ≤ ≤ C 类粉煤灰 掺合料必须设置专用筒仓,有清晰的标识,标明品种和等级,不同品种的掺合料严禁混仓。 掺合料贮存时保持密封、干燥、防止受潮。 外加剂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 GB 807《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 50119及表 14 的规定,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量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限量》 GB 18588 的规定。 宜使用高性能混凝土减水剂。 外加剂应按不同生产企业、品种分别存放,有 清晰的标识 ,标明外加剂生产企业、品种等。 对存放超过三个月的外加 剂,使用前应重新检验,并按检验结果使用。 液体外加剂更换生产企业或品种时,应对储存容器进行清洗。 含水量 ( %) F 类粉煤灰 ≤ C 类粉煤灰 三氧化硫 ( %) F 类粉煤灰 ≤ C 类粉煤灰 游离氧化钙 ( %) F 类粉煤灰 ≤ C 类粉煤灰 ≤ 19 表 14 外加剂技术指标 项目 外加剂品种 高性能减水剂 HPWR 高效减水剂 HWR 普通减水剂 WR 引气减水剂 AEWR 泵送剂PA 早强剂Ac 缓凝剂Re 引气剂AE 早强型 A 标准型 S 缓 凝 型 R 标准型 S 缓 凝 型 R 早强型 A 标准型 S 缓 凝 型 R 减水率 /%,不小于 25 25 25 14 14 8 8 8 10 12 — — 6 泌水率 /%,不大于 50 60 70 90 100 95 100 100 70 70 100 100 70 含气量 /% ≤ ≤ ≤ ≤ ≤ ≤ ≤ ≤ ≥ ≤ — — ≥ 凝结时间之差 / min 初凝 90~+90 90~ +120 +90 90~ +120 +90 90~+90 90~ +120 +90 90~ +120 — 90~+90 +90 90~ +120 终凝 — — — — 密度 /(g/cm3) D 时,应控制在 D177。 ; D≤ 时,应控制在177。 pH 值 应在生产厂控制范围内 含固量 /% S25%时,应控制在 S~ S; S≤25%时,应控制在 S~ S 注:表中的 S 和 D 分别为含固量和密度的生产厂控制值。 原材料入堆场或入粉料筒仓应专人管理,各种材料堆场、原材料储库应标识清晰、规范、齐全,避免原材料混堆或混仓。 不宜使用大宗袋装粉料,确需使用的应采取有效的防 尘措施。 配合比设计与技术管理 应以高耐久性混凝土的设计理念进行预拌混凝土的原材料优选和配合比设计。 宜根据工程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通过碳化以及抗氯离子渗透等试验对配合比进行耐久性评价。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遵循《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 5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GB/T 50476的规定。 除配制 C15及其以下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外,混凝土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应符合表 15的规定。 20 表 15 混凝土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 最大水胶比 最小胶凝材料用量( kg/m3) 素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 预应力混凝土 250 280 300 280 300 300 320 ≤ 330 应建立回收废水应用技术方案,明确废水的含固量控制、生产掺入比例及再利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废水应用技术方案应根据实际情况经试验确。广州市预拌混凝土企业绿色生产管理规程
相关推荐
客观原则 (五) 发展原则 三、适用范围 除了广告部经理以外的广告部的全体员工。 四、考核时间 广告人员绩效考核每月进行一次绩效评估,时间为每月的最后 2 个工作日。 每年进行 2次综合考评,时间为每年 6 月底和 12 月底最后 5 个工作日。 五、考核参与者 公司按照绩效考核的有关规定成立绩效考核小组,由人力资源部经理、广告部经理及人力资源部和广告部的其他相关员工组成。 ①
,在基金运作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被监管机构调查、处罚、整改,或者损害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或造成严 重不利影响的其他重大事项。 违规次数,是指基金运作管理违规行为的累计次数。 信用债券投资比例 所谓信用债券,是指除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及担保公司债(企业债)以外的债券品种,因这些债券品种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而有别于政府或准政府债券,故称信用债券。 信用债券投资比例
上的状态一栏标明其状态:待修;部门负责人在该工装再次使用前必须安排人员对其进 行修理。 3 浙江金固股份有限公司 Zhejiang JinGu Co., Ltd 文件编号 Q/JG12012020 版次 B/1 工装模具管理制度 共 6 页 第 3 页 模具 的管理 工装凭《工装模具验证记录》才能存入工装仓库,管理人员必须对新入库的工装制作并安装“工装标识牌”
对入库物资核对、清点后,库管员及时填写《入库单》,经负责人签字后,库管、财务、供货人员各持一联。 对于不能形成入库的物资,库管员要到现场核对验收,并及时补填《直拨单》。 该单据必须有库管、使用部门、供货商签字。 库管要严格把关,有以下情况时可拒绝验收或入库
、计量工具、图集、工具书、资料、表格等。 四、按照设计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认真进行新技术项目的试制和试验。 辽宁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论文) 9 五、在现场建立试块养护池、养护室,试块及时养护,保证试块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第四节 人员准备 本工程由 福州市某建筑公司 承担,该公司分派一个施工队负责。 施工队有瓦工和抹灰工 271 人,钢筋工 8人,混凝土工 33 人,机械工 8 人,安装工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