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之星30用户手册三鼎内容摘要:

6 《工程之星用户手册》 第二章 新建工程 野外工作的第一步一般都是要新建工程,本章主要介绍新建工程的一般步骤以及相关内容,还有坐标管理库的相关内容。 打开工 程之星 时,软件会默认打开上一次的工程,工作之前建议都新建一个工程,新建工程中最主要工作的就是坐标系参数的设置。 一般操作步骤: 新建工程,输入工程名。 工程设置 (主要是坐标系统 ),可以在坐标系统下拉框中选择已编辑好的坐标系统进行浏览,如果参数符合当前所用,就不需要编辑,直接选择坐标系统点击确定即可,这里所谓的参数主要是指椭球参数,对于四参数或是七参数,如果测量之前重新求的话,就不需要查看。 也可以套用已有工程的参数。 新建工程基本完毕。 167。 坐标系 此处是设置工程的坐标系统,主要是投影 参数,需要注意的是 中央子午线 ,每个工程不管有没有已知点都必须输入中央子午线。 操作:工程→新建工程→输入工程名(套用已有工程的参数的时候要勾选上套用模式,然后选择套用工程)→选取坐标系统编辑→增加 \编辑(如果是已经新建好了工程,需要对坐标系进行更改,操作:配置→坐标系统设置) 图 21 新建工程 单击新建工程,出现新建作业的界面,如图 22所示: 第二章 新建工程 《工程之星用户手册》 7 图 22 输入工程名 首先在工程名称里面输入所要建立工程的名称,新建的工程将保存在默认的作业路径 “ \EGJobs\”里面,如果需要套用已有的工程的参数, 把套用模式勾选上,然后点击选择套用工程,选择要套用的参数。 然后单击“确定”,进入参数设置向导: 图 23 工程设置 顶部有五个菜单:坐标系、天线高、存储、显示和其他。 点击坐标系, 坐标系统下有下拉选项框,可以在选项框中选择合适的坐标系统,也可以点击下边的“浏览”按钮,查看所选的坐标系统的各种参数。 如果没有合适所建工程的坐标系统,第二章 新建工程 8 《工程之星用户手册》 可以新建或编辑坐标系统,单击“编辑”按钮,出现如图 24所示, 图 24 坐标系统选择编辑 单击“增加”或者“编辑”按钮出现图 25所示界面 图 25 坐标系统编 辑 投影界面下面一般需要输入的有:椭球名称、投影方式、中央子午线,对于高程比较大的地方例如我国的西部地区,通常会有投影影响,一般都会有投影高。 输入参考系统名,在椭球名称后面的下拉选项框中选择工程所用的椭球系统,输入中央子午线等投影参数。 这里的投影参数一般都是已知量。 第二章 新建工程 《工程之星用户手册》 9 顶部的选择菜单(水平、高程、七参、垂直、椭球)是所建工程的参数输入,如果有这些数据的话可以在此处输入。 选择并输入所建工程的其他参数,并且点击“使用 **参数”前方框,方框里会出现∨,表明新建的工程中会使用此参数。 如果没有四参数、七参数和高程拟合参 数,可以单击“ OK,则坐标系统已经建立完毕。 单击“ OK’ 进入坐标系统界面。 四参数 是同一个椭球内不同坐标系之间进行转换的参数。 在工程之星软件中的四参数指的是在投影设置下选定的椭球内 GPS 坐标系和施工测量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参数。 工程之星提供的四参数的计算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利用“工具 /坐标转换 /计算四参数”来计算,另一种是用“求转换参数”计算。 一般我们都是用第二种方法,第一种计算没有高程参与。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参予计算的控制点原则上至少要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点,控制点等级的高低和分布直接决定了四参数的控制范围。 四参 数的四个基本项分别是: X平移、 Y平移、旋转角和比例。 校正参数 是工程之星软件很特别的一个设计,它是结合国内的具体测量工作而设计的。 校正参数实际上就是只用同一个公共控制点来计算两套坐标系的差异。 根据坐标转换的理论,一个公共控制点计算两个坐标系误差是比较大的,除非两套坐标系之间不存在旋转。 因此,校正参数的使用通常都是在已经使用了四参数或者七参数的基础上才使用的。 如图 26所示: 图 26 四参数的设置 高程拟合参数。 GPS的高程系统为大地高(椭球高),而测量中常用的高程为正常高。 所以 GPS 测得的高程需要 改正才能使用 ,高程拟合参数就是完成这种拟和的参数。 计算高程拟和参数时,参予计算的公共控制点数目不同时计算拟和所采用的模型也不一样,达到的效果自然也不一样。 第二章 新建工程 10 《工程之星用户手册》 高程拟合参数共为六个参数。 在如 图 27所示: 图 27 高程拟和参数设置 七参数。 七参数是分别位于两个椭球内的两个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参数。 在工程之星软件中的七参数指的是 GPS 测量坐标系和施工测量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参数。 工程之星提供了一种七参数的计算方式,在“工具 /坐标转换 /计算七参数”中进行了具体的说明。 七参数计算时至少需要三个公共的控制点,且七参数和 四参数不能同时使用。 七参数的控制范围可以达到 10公里左右。 七参数的基本项在包括:三个平移参数、三个旋转参数和一个比例尺因子,需要三个已知点和其对应的大地坐标才能计算出。 图 28 七参数设置 第二章 新建工程 《工程之星用户手册》 11 垂直平差参数。 此参数为 Trimble 手簿测量软件的参数,工程之星 加入垂直平差参数,即可以直接兼容 Trimble的 DC参数文件。 图 29 垂直参数设置 椭球。 是用椭球膨胀法的参数 图 210 椭球参数设置 坐标系统选择完成,新建工程基本完成,另外在新建工程时还有其他的一些功能,一般 用默认的设置就可以,当然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相关的内容进行设置,下面做一下具体说明 第二章 新建工程 12 《工程之星用户手册》 167。 其他设置 本节主要介绍的有天线高、存储、显示和其他(新建工程的时候和坐标系在同一个菜单上面,也可以通过配置 — 工程设置来打开) 167。 天线高 输入移动站的天线高,并勾选 ” 直接显示实际高程 ” ,这样在测量屏幕上显示的便是测量点的实际高程,如果不勾选的话,屏幕上显示的是天线相位中心即天线头的高程,这样就加入了对中杆的高了。 在此设置了天线高以后,在进行测点存储时,当天线高不变的情况下不需要另外输入天线高。 如图 211 所示: 图 211 天线高设置 天线高的量取方式有三种:直高、斜高和杆高 直高:地面到主机底部的垂直高度 +天线相位中心到主机底部的高度 斜高:橡胶圈中部到地面点的高度 杆高:主机下面的对中杆的高度 此处点击“详细”按钮可以进行天线高的计算,如图 212所示,工程之星会读出主机的天线信息,输入测量的高度,选择相应的测量方式点击“计算”,便可以得出直高。 第二章 新建工程 《工程之星用户手册》 13 图 212 天线高计算 我们一般选用的是“杆高”。 167。 存储 图 213为存储设置对话框,此界面有三项设置分别为:存储类型设置、 存储点屏 幕显示、属性设置。 图 213 存储设置 存储类型设置是设置软件存储测量点类型,其类型有以下三种: 第二章 新建工程 14 《工程之星用户手册》 一、一般存储:即对点位在某个时刻状态下的坐标进行直接存储。 (点位坐标每秒刷新一次。 )操作方式有快捷键操作和菜单操作。 二、平滑存储:即对每个点的坐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在存储条件选择平滑存储,然后平滑存储下面设置平滑存储次数。 图 214 平滑存储设置 图 215 正在进行平滑处理 三、偏移:类似于测量中的偏心测量,记录的点位不是目标点位,根据记录点位和目标点位的空间几何关系来确定目标点。 例如要测量 A点, 但在 A点不能或不便进行 GPS 第二章 新建工程 《工程之星用户手册》 15 测量(如房屋内或遮蔽物下),这时就要用到偏移存储了。 如果在 B点可以测量,又知道AB之间的距离和方位角和 AB之间的高差,那么通过偏移存储就可以测出 A点的坐标了。 图 216 偏移值输入的对话框 一般存储模式分常规存储和快速存储两种模式,常规存储是指按照正常的程序,按“ A”存储后界面会显示存储的点位信息,快速存储是指按“ A”存储之后,不显示点位信息界面,测量的点坐标直接存储到坐标管理库中。 点编码模式是设置测量点的属性 (即点存储时点名下面的那一项 )。 如图 217, “通 用”表示默认点的属性为在此输入的值。 “同上一编码”是指编码和上一存储的测量点的编码一致。 “同点名”表示点的属性和点名设置相同。 光标初始位置是存储点坐标,在点存储界面光标最先放在什么地方,即直接可以修改什么,如图 215中的店点名 3。 存储快捷键,这个是选择点存储的快捷键,通常我们都是用 A,此处也可以选择C\D\E\F,例如,如果平时在工作中按 A,不能存储,就可以在此处进行一下重设置。 第二章 新建工程 16 《工程之星用户手册》 图 217 点编码设置 167。 显示 显示是指在测量界面上所显示出来的点位信息,如图 218所示 图 218 显示设置 显示在界面上的内容,可以有点名编码和高程,可以多选,也可以选择不显示 字体符号,是指显示在界面上的点位的字体的大小以及点位的样式。 显示的数量,主要是指在界面上显示多少个点,可以是测量的最后一个点也可以输 第二章 新建工程 《工程之星用户手册》 17 入要显示的测量点的个数,不建议显示的点的个数过多,太多的话可能会影响手簿的运行速度。 网格线及网格坐标,网格线是把界面分成几个网格,这样可以直观的看到点位的大概位置信息。 连接所有的测量点,显示在界面上的点是否需要用直线连接起来。 显示测区范围,可以通过选择或输入测区周围的点,来确定 图面上显示的范围。 167。 其他 图 219 其他设置 卫星截止角。 由于低高度角的卫星信号穿透电离层和对流层引起的折射大,并且由于多路径效应,使得低高度角卫星的信号在接收时有衍射作用,所以 GPS 测量时对观测到的卫星必须加以选择,软件在这里可以对卫星的使用进行限制,以屏蔽低高度角的卫星。 如图 219输入高度截止角为 10o,这样 10o以下的卫星将被屏蔽而不会采用。 一般情况下设置不超过 20o。 时区。 这里的时区主要是与状态栏上的卫星时间有关,全球通过平分经度,共分为24 个时区, 15176。 为一个时区,中国共跨越 东五、东六、东七、东八、东九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