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论文-论我国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战略选择内容摘要:

完成信息化建设,缩小与西方军事强国的 “ 军 事技术差 ”。 我国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制约因素 信息化的武器装备水平不高 现代战争是陆海空、天电网, “ 六维一体 的立体化战争,需要拥有高技术武器装备,以 “ 高 ” 制 “ 高 ” ,形成对强敌的局部优势,并逐渐走向整体的均势或优势,才能有把握遏制战争或赢得战争。 然而,我国军队的武器装备基本上还处于机械化阶段,信息化刚刚起步,摊子大、基础差、投入少、历史欠账较多、发展步伐缓慢,信息化的武器装备水平不高。 据国内外军事权威人士分析,我国军队武器装备现代化的水平与国外先进水的差距约为 20 年左右,装备科研费的投入只有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 国防科技工业发展不能适应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国防科技工业是一个国家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军队的信息化水平受到其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严重制约。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现代化信息武器装备的研制决不能寄希望于他人,只能依靠自力更生。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由于体制、投入、技术等原因,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生产效率低下和创新能力差这两大致命缺陷并没有从更本上得到扭转。 部分军工企业对政府“ 等、靠、要 ” 的思想严重,改革力度不大,自主创新能力差, “ 寓军于民 ” 、 “ 民技军用 ” 的军民互通、互补、互动的新体制还没有建立起来。 空间保障系统建设缓慢 军队信息化建设必须有空间保障系统的支持,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即指挥自动化系统,及全球定位系统。 空间基础设施包括三大内容,全球定位系统,全球国际卫星通信系统和对地观测卫星系统。 信息时代的空间基础建设成为必争的制高点,没有可靠安全的网络系统,即使武器装备实现了信息化,也无法实施指挥的自动化,无法实施作战行动。 美国为推进军队信息化建设,在空间保障方面投入了巨大的人力 、物力和财力,仅为建设全球定位系统,就花费了大约 130 亿美元,时间长达 16 年。 由于财力和技术等原因的制约,我国在空间保障系统建设方面发展缓慢。 我国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战略选择 正确处理我国军队机械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必须正确认识机械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机械化是信息化的基础,信息化是机械化的必然发展趋势。 在积极推进信息化进程的同时,带动并加速推进尚未完成的机械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以机械化促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