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式管理的弊端与案例解析内容摘要:

消,还要给员工发工资和过节奖金,急用资金,造成远东水头原材料加工厂8000多万元皮款无法支付。 ”2006年春节前夕,作为家长的王大同开始协调此事。 1月12日,70多岁的王大同夫妇飞抵广州,希望王敏能够往温州公司汇款。 父亲的权威已经不再有用,这时候,王敏对父母提出,要重新分配远东皮革公司的股权,并给父母一份自己起草的“关于确定远东经营模式的决定”,这份决定里,规定王敏占远东公司51%的股份,剩余的49%由其他家族成员分配。 王大同表示,自己无法对其他股东的股份作出决定,希望王敏能够和兄弟姐妹商量一下,但他还是帮王敏提出解决方案,一是让王敏说服其他家族成员,把股份赠送给他,二是出钱买下其他兄弟手上的部分股权,第三就是分家,按照公司资产和股份多少,把企业分掉,“但王敏拒绝了这个协调方案。 ”王大同告诉本刊记者,他当时万念俱灰,知道“家要散了”。 王敏觉得自己这样做完全是想让远东皮革公司走上正轨,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王敏表示,自己的想法是,引入现代的企业管理制度,对企业进行改造,家族企业的管理制度是做不大企业的。 分家的事情最后还是搬上了日程。 2007年1月,在家族亲戚几个月的斡旋下,家族的几个股东经过协商,最后确立了“关于远东皮业集团有限公司资产结构调整方案”。 据王大同介绍,王敏在广东注册了数家企业,“这些都是家族的钱,却是以他自己的名义注册的,还有广州机场边上的一块地,一并都给他了。 ”但这份协议方案最终未能签订。 据王大同回忆,原因是王敏拿走广东的那几家企业后,其妻子还要求温州这几个公司每个月要给广州公司200万元的补偿,这让温州方面无法接受。 举报分家协议没有签成,“股权变更”事件,又让双方的矛盾再次激化。 王敏称,2006年11月,他委托律师,对温州远东公司的资产进行核查。 5000万股的股权,都被转到王怀、王楚等人的名下了。 王敏认为,家里人开始抢夺他的资产了。 “5000万股的股权,他们怎么能这么就转走呢。 ”王敏对此很愤怒。 王楚说,由于广州和香港公司都是王敏的名字注册的,王敏直接划走了货款,不打回到温州来,这直接导致温州企业的资金周转困难。 为了取得银行的贷款,家庭成员股东决定按照之前的“惯例”,由王敏的母亲蔡爱华出面,征求王敏的意见,办理公司的股权变更手续。 王敏告诉本刊记者,“当时的字根本不是我签的,对于变更股权的事情,我毫不知情。 ”他认为,是他的弟弟王怀、王楚和姐姐王萍,伪造公司资料骗取登记,变更了他的股份。 但是王敏的母亲表示,股权变更这个事情,王敏是知道的,股权变更手续是王敏授权由她办理的。 多年来,王敏和他老婆一直在广州做生意,“家里办公司这么多年来,为了操作方便,很多时候都是家族成员代签的。 ”本刊记者了解到,当时王敏就此在多个部门对王怀等人进行举报,让公安机关对他们采取强制措施。 但是随后在2007年1月5日,王敏又向温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提交报告,承认当时举报是“一时冲动”,“我当时是知情的,并同意他们更改股权的。 ”王楚向本刊记者出示了警方调查时做的笔录,这份对王敏的调查笔录里,王敏向警方表示,代签一事他是知道的,“因为股权矛盾和经营理念的不同,我同王怀等人产生了矛盾,于是我就脑子发热,来公安机关报案。 ”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王敏称他去公安局做笔录,是念及兄弟亲情,不想让兄弟坐牢,才去做这份笔录的。 王大同告诉本刊记者,在公司实际股权和家族股权分配中,王敏都只占30%股份,董事会其他70%股份的人,完全可以用董事会的名义做出各种决定。 而工商注册,只是一种法律上的形式而已。 ,直到现在都未归还,其温州兄弟姐妹完全可以报案称其职务侵占等罪名,但大家都没有这么做,并且也没有向其追讨那些钱款。 亲兄弟何苦如此家族成员的亲情还未弥合,一起蹊跷的“绑架”案件,让王敏和家族之间的矛盾彻底激化。 这起“绑架”事件,便是轰动温州的“企业家遭父母绑送精神病院”。 王敏回忆此事说,2007年3月10日,他从广州飞回温州参加企业的董事会,当天下午,在飞抵温州后,就被送到父母在温州市区的家里。 他说,他到父母家里后,就被家里人绑着送到医院,他在医院待了3天,后来借用医生的手机,打电话给远在广州的妻子。 3月12日,王敏的妻子林秉珍把王敏从医院里领出来。 王敏的母亲蔡爱华却告诉本刊记者另外一个版本:3月10日,王敏一回到家里,就大发雷霆,打砸烟灰缸、茶几等物品,“我给他端水果,劝他消消气,他把水果都扔了,还扬言要去炸煤气罐。 ”见此情景,王大同夫妇决定亲自送他去医院治疗,并以亲人的身份,办理了入院手续。 “王敏是我和我老婆亲自送到医院去的,我们也是忍无可忍。 ”王大同说,王敏三番五次扬言要杀弟弟王楚一家,放火烧掉工厂, 在公司正式文件或者传真上,都会使用“违者必斩”等词语,让看者触目惊心。 王大同向本刊记者出示了几份写有“违者必斩”等批语的公司文件,他觉得,王敏都已经不具备正常人的行事方式了。 在之后的几天里,王敏的母亲和舅舅一直陪王敏住在医院的特级病房里照顾他。 据王大同介绍,王敏曾制作大量的传单在平阳县城散发,攻击自己的亲兄弟王怀,说王怀是“走私犯”,还制作了200条白色横幅,准备在平阳街头挂出来,后被中国皮革协会会长徐永出面制止。 温州平阳的多位企业家向本刊记者确认,当时确实见到讨伐王怀的传单,“亲兄弟何苦如此。 ”王敏的大姐王萍告诉本刊记者,王家曾聘请心理医生,远赴广州对王敏进行观测,最后得出结论,认为王敏有重度抑郁症。 王大同夫妇几次劝王敏就医,但是王敏对本刊记者声称,“我是正常的,是家里人想陷害我。 ”王大同对本刊记者称,王敏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作为父亲有责任和义务让王敏就医,虎毒不食子,难道他两夫妻一把年纪了,还会去图谋儿子的财产。 分家是必然的长期关注远东皮革股权纠纷的欧中联合商会驻温州研究员苏尚熹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认为,远东分家是必然的。 “企业小的时候,可以用家族方式去管理,远东现在已经有13家子公司了,如果还是这样管理,肯定会出事的。 ”他分析说,作为家长的王大同,十年前,就已经尝试明晰产权,但是到现在都未能把产权明晰。 在苏尚熹看来,王家兄弟的根本分歧在于:“王敏认为,远东事业是他创建的,其他家族成员认为,这是一个家族的企业。 ”苏尚熹认为,随着企业的做大,王家兄弟之间接触越来越少,兄弟感情逐渐疏远,最后变成一条无法弥合的鸿沟,“随着企业的扩大,兄弟之间谁在为企业做多少贡献,已经不能用眼睛看到了,从‘看得到’变成‘看不到’,到这一阶段,只能用制度来规范。 ”他说,作为家族企业的带头人,王敏想把家族企业现代化管理,这样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到最后,却未能成功,“除了方式不妥之外,更多的是兄弟之间的关系疏远了。 ”王大同则认为,是家族企业的个别成员都觉得自己的功劳和获得的利益不相称,造成现在心理的失衡。 他说,他一谈到亲情,内心就隐隐作痛,手心和手背都是肉,十个指头都连着心。 据介绍,他曾为远东皮革提出解决方案,他开出的药方是“全面清产核资”、“特别贡献回报”、“重组远东公司”和“制定发展战略”,该解决方案曾提交家族成员讨论,家族其他股东全部同意,但是这个方案却遭到王敏的拒绝。 本刊记者了解到,温州市工商局、平阳县外经贸局、平阳县企业家联合会等多级组织和亲朋好友,曾经20多次主动介入过远东的纠纷案,最后都没结果。 一位参与调解的人士告诉本刊记者,调解不成的主要原因是王敏根本就不肯谈。 “近年来,因为产权制度不明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