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女子学院女性学-女性白领权威课程(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观点可归纳为三个流派,即自由主义女权主义流派、社会主义女权主义流派及激进女权主义流派,诚然,各派内部还有分支流派。 (一)自由主义女权主义流派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女权运动再现高潮。 与 19 世纪的女权运动是在反对奴隶制运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样, 20 世纪的女权运动是在日益增多的妇女参加民权运动、学生运动、反对越南战争等运动 中发展起来的。 尽管她们满怀豪情与男子一样投入运动,然而即使在这些进步的运动中,她们也备遭歧视,不但不能与男子平等地参加工作,有时还受到性骚扰。 她们利用从运动中取得的经验再度掀起女权运动。 与前次主要争取选举权的内容相比,新的女权运动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都要求男女平等,从根本上改变妇女地位,并从观念上向传统的文化模式挑战,使妇女获得真正解放。 自由主义女权主义的基本主张 自由主义女权主义早期的代表思想是提倡理性,向传统的权威质疑,其背景是法国革命和西欧的启蒙运动。 自由主义女权主义的思想脉络 发源于 1 17世纪的社会契约理论。 这一理论依据人们具有同等的理性潜能这一假设,主张人人生而平等。 在自由主义的思想传统中,平等主要被解释为机会均等。 早期的自由主义女权主义代表人物沃斯通克拉夫特、泰勒和米尔都属于这一思想脉络。 第一,提倡理性,人人生而平等 因此,自由主义女权主义的基本立场首先可以被表述为一种社会正义的观点,在一个公平的社会里,每一个成员都应该得到发挥自己潜力的机会,男女两性应当拥有同等的竞争机会。 换言之,在关于平等 (equality)和公正 (equity)的争论当中,自由主义站在公正一边,主 张公平竞争 (公正 ),反对照顾弱者或弱势群体 (平等 )。 第二、教育机会不均等造成了两性之间在理性上的差异 其次,自由主义女权主义关注的是那些拒绝了女性个人利益和选择的不公正的法律与教育体制,主张纠正这些不公正。 她们特别强调女性受教育的权利。 他们认为,女性之所以显得智力低下,是因为她们没有得到与男性相同的受教育机会。 他们认为,妇女之所以受压迫是因为个人或群体缺少机会与教育,因此应当从教育和经济体制中争取机会。 第三,反对强调性别差异 自由主义女权主义反对关于妇女的传统哲学思想,即妇女与男人相比在理性上是低劣的, 他们认为,是教育方面的机会不均等造成了两性之间在理性上的差异。 在未来,虽然两性在生理上的差异会依然存在,但是性别心理的差异将会因男女之间教育机会的均等而消失。 自由主义女权主义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0 页 共 92 页 反对强调性别的差异 :而非常强调男女两性的相似性。 例如,它认为,女性在攻击性、抱负、力量和理性等方面拥有同男性相同的能力。 自由主义女权主义者同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区别主要在于二者对人性的不同看法上。 自由主义女权主义诉诸人的本质和理性。 而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认为,没有什么抽象的人的本质,人的特质都是社会的产物,人的本质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自由主义女权主义代表人物与代表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 15年间,妇女问题已经成为美国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 年轻 — 代妇女对女权主义闻所未闻,只以为结婚生孩子是女人惟一的生活目的和幸福源泉。 努力使自己的人生符合家庭妇女的形象。 “幸福的家庭主妇”成为典型的美国妇女形象和千百万女性追求和仿效的样板。 美国女性不关心国际国内大事,不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女青年毫无事业心,结婚年龄越来越小,女学生纷纷辍学结婚。 50 年代里医务界注意到家庭妇女就诊人数增加,患有头痛、失眠、精神压抑和神经衰弱等症状的家庭妇女比单身妇女多 ,医务界把年轻家庭妇女中常出现的难以诊断的症状,如出血泡、周身不适、神经质、疲惫感等称为家庭妇女综合症。 在第二次女权运动中,首先向舆论界宣战的是贝蒂弗里丹 1963 年出版的《女性的奥秘》一书。 女性的奥秘指美国六十年代社会渲染的与妇女现实生活不符的安逸、舒适的幸福家庭主妇形象。 她把五六十年代的妇女与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妇女比较,指出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妇女是生气勃勃的,积极进取的,对于这些 20 年代以后出生的美国妇女,女权运动已经成为历史,对于前辈们为之终生奋斗赢得的权利,新一代女性已经不屑一顾。 她在书中对舆论界长 期制造的,由白人中产阶级妇女安于她们的舒适生活与温馨家庭提出了质疑,她称舆论界制造出来的“由厨房、卧室、性、孩子、家组成的、使妇女感到心满意足的世界是妇女舒适的集中营,是对妇女最有效的压迫方式,妇女们成了这种集中营的牺牲品,而不能成为她们应该成为的那种人。 弗里丹认为,女人和男人一样。 也要发现自我,要认识到女人首先是人,她应有作为人的一切权利。 女人应该像男人一样有人的自尊、独立和自由。 该书出版后在白人中产阶级妇女中引起很大震动,销售量高达 300 万册,由于一些有影响的杂志转载节录、介绍,很快又使读者增加了 100多万,对 60 年代女权运动再现高潮起了推动作用。 1966年, 全国妇女组织”成立,目的是尽快结束妇女在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歧视,促进男女在各个领域中的平等。 弗里丹任第一届主席。 1970 年,她协助组织了纪念妇女获得选举权 50 周年及争取男女平等权利的全国性示威活动。 具体目标是 :实行堕胎自由、教育与就业机会均等、社区举办托儿中心等。 鉴于她在著述与实际活动方面的影响、有人把她同著名黑人领袖相提并论,称她为 妇女界的小马丁路德金。 弗里丹在《女性的奥秘》一书中,号召女性走出家庭,但又不赞成把家庭生活与社 会生活完全对立起来的激进观点。 自由派是采取一种温和折衷的态度,认为家庭生活的安排、角色的分工,男女双方应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协商设计,立法保障虽然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应是双方的自由选择。 在家庭形式上,自由的女权主义者认为,应本着 自由、平等 的原则,同居、同性恋、开放婚姻等家庭生活方式是可以接受的,不同的人可从不同的生活方式中得到自我满足,家庭生活毕竟是个人的私事,无需他人过多地干涉。 自由的女权主义派从 机会均等 的角度批评了按性别的劳动分工。 认为一个人适合什么职业,只能依据个人的能力而不能依据其性别,而能 力的开发又取决于教育和职业的培训。 自由派主张社会应给予每个人以均等机会,使每个人都能实现自我和公平就业,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占人类半数的女性的聪明才智。 消除男女不平等的主要战略:为妇女争取受教育的权利、相应的法律改革 美国的自由主义女权主义者消除男女不平等的主要战略是为妇女争取受教育的权利和相应的法律改革。 她们认为,美国基本上是遵循对所有人一律给予公平和自由的原则的,只是这种公平和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1 页 共 92 页 自由还应当进一步扩展到妇女身上。 由于妇女解放运动的推动, 1963 年,美国国会通过了 同工同酬法案。 60年代末,又对民权法 案作了修改,把雇佣中禁止性别歧视的内容列入了法案。 进入 70 年代后,美国自由主义女权主义的代表全国妇女组织掀起了通过 平等权利修正案 的运动。 这一修正案要求以宪法修正案的形式规定 合众国或任何州不得以性别为由,剥夺或限制法律所规定的妇女的平等权利。 迄今为止,美国宪法修正案共有 26条,所以 平等权利修正案 又被称为宪法第 27 条修正案。 早在 l971 年和 1972 年,美国众参两院分别通过了这项修正案。 但是根据规定, 宪法修正案还必须得到美国 50 个州中 3/4的州即 38个州的批准,才能最终成为宪法的一部分。 但是到 1978年为止,这项修正案只得到 35 个州的批准,为此,国会不得不将批准的限期从原来的 1979年延长到 1982 年,但到 1982年 6 月 30日为止,支持此修正案的州仍然只有 35 个,因此这项修正案只得被废弃。 尽管如此,美国妇女争取平等权利的运动从未止息。 在美国总统竞选期间,两党的候选人都曾对此项修正案发表看法。 虽然通过 平等权利修正案 阻力很大,女界还会继续斗争下去。 自由女权主义的局限性以及对它的批评 综上所述,自由的女权主义派向传统观念的挑战,并非对 两性劳动分工的起源 之类的历史问题感兴趣。 它把妇女受压迫的根 源归于自己没有平等的公民权利和受教育的机会,而不是从历史发展的脉络上和现存的社会政治制度中去考察为什么妇女缺少平等机会和权利。 自由派所指出的不平等根源是如此浅显,似乎通过直接向性别歧视发起进攻就可以改变妇女地位。 自由的女权主义对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采取折衷的态度,在两性关系上采取极宽容的态度,宣扬平等、自由和享乐主义的价值观念。 认为人与人的肉体关系纯属私事,无须服从任何社会法规,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去追求性满足,出现了 60 年代的 性自由 浪潮。 对自由主义女权主义的批评 第一,不承认非性别形式的 其他种类的压迫,尤其不承认阶级压迫的存在。 自由主义女权主义的平等理论忽略了黑人、少数民族和其他边缘的无权群体的状况。 因此有人批评沃斯通克拉夫特的女权主义的基本要求是争得与资产阶级男性的平等权利,虽然她也批评过等级制度和导致贫困的财产继承制度。 第二,自由主义女权主义的两性平等要求忽略了性别社会角色的差异,忽略了两性的生理区别。 例如在子女抚养权方面就不能仅仅要求与男性平等,还要考虑到儿童的需要与妇女的福利。 第三,自由主义女权主义仍旧以男人的规范为标准,要求女人变得和男人一样,忽略了女性品质所特有的价值。 虽然 女人可以通过其他的角色来实现自我,但是不可以忽视生殖与家内需要的重要性。 自由主义女权主义的理性观念仍然是男性观念,所谓客观性和普遍性只是有限的男性实践的结果。 而由于这种理性观念和客观性观念忽略了人类中另一半人的实践,知识就是不完整的。 理性的观念绝不是一个性别中立的观念,因为理性的定义就是克服了自然情感和特殊性之后所得到的判断,而自然情感和特殊性一向被定义为女性的特征。 按照这一逻辑,所谓理性判断就是克服了女性的偏差之后所得到的判断。 第四,自由主义女权主义认为妇女解放要靠每个人的个人努力,忽略了女性群体所处的 不利地位,忽略了集体行动的必要性。 (二)西方社会主义女权主义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的主张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2 页 共 92 页 第一, 对于“阶级”的理解:妇女也是一个阶级 一般认为,社会主义女权主义产生于本世纪 70 年代。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历史唯物论基础上产生的西方社会主义女权主义思想或称新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思想,在承认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对人的影响的同时,对生产方式构成的本身也提出了补充性的见解。 马克思主义把生产方式解释为 人们为满足自己的衣食住行需求而组织生产和对产品进行分配的方式 ,而社会主义女权主义者则认为,这一概念用来理解不 同阶级的男性或女性之间的阶级冲突是很有意义的,但却难以解释同一阶级内部男性对女性的压迫,因此把 阶级 仅用来区分与生产资料有关的不同集团过于狭窄,妇女也是一个阶级。 因此,他们把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方式概念扩大,不仅包括为满足衣食住行等物质需求而组织生产和分配产品的手段,而且包括为养儿育女需求而进行生活和活动的手段。 于是西方社会主义 (新马克思主义 )女权主义者就把私生活领域也作为妇女受压迫的重要领域来分析。 第二,反对强调男女两性区别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反对强调男女两性区别的。 它主张不应当有一个独立于全 体政治之外的女权主义政治,并认为独立的女权主义政治必定是一种错误的普遍概括。 它更反对女同性恋的分离主义,认为这种分离主义的基础是男女两性的生理区别。 第三,为妇女争取特别的保护性立法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在平等与公正的争论中是站在平等一边的,它认为妇女在生活的一切方面系统地处于不利地位,这不是个人能力的原因造成的,而是历史和社会的原因造成的。 因此,要改变妇女的不利地位也不能仅仅靠个人的努力和所谓 公平竞争 ,而是要为妇女争取特别的保护性立法,以及各种救助弱势群体的特殊措施,以此争得同男子 代表人物与 代表作 米歇尔 (Juliet Mitchell)是妇女运动第二次浪潮中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1966 年,她发表的《妇女,最漫长的革命》成为妇女运动的一部纲领性文献。 她在书中提出,女性的被剥削被压迫是通过四个领域来进行的,那就是生产、生殖、性和儿童的社会教化。 她的思想受到阿尔都塞的影响,认为这四大压迫结构既是相对独立又是相互依存的。 她还主张分析和汲取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