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系经济管理概论管理学部分和计算大题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内容摘要:
时差 ABCDEFG 1853731 011991216 0071010 找出时差为 0( “口 ”和 “△ ”里面的数字也一定相等)的工序并用双线连起来,该线路即为关键路线。 该线路花费的总时间( 1+8+7+1=17 天)即为该项目的网络活动时间(亦即最短工期)。 如下图。 图 416 六、质量的定义(无统一定义、下面举几个有影响力的) 朱兰:质量就是适用性(适用性指产品或者服务满足顾客要求的程度) PPT:反映实体满足明确或 隐含需要能力的特性之总和。 质量又可具体分为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作质量、过程质量(进一步还可细分为设计过程质量、制造过程质量、使用过程质量、服务过程质量)。 进一步的可参见 PPT和教材 ,应该不是重点 七、质量管理 为了消除产品或者服务潜在的、察觉到的和实际发生的故障,需要进行质量管理。 其一般由 “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 ”几部分组成。 进一步的可参见 PPT和教材 ,应该不是重点 八、质量管理体系及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 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 产品质量的检测 阶段( 20 世纪 2030 年代):按照标准规定,从成品中挑出不合格品。 这种方法只能防止不合格品出厂或者流入下一道工序,不能预防废品,效能较差。 统计质量管理阶段( 20世纪 40年代):由于产品的大量生产,再对每一件产品均进行检验已不可能。 同时由于不能预防废品,使得质量管理理论需要发展。 这时,预防废品产生的控制产品质量的方法和利用数理统计原理对产品进行抽样检测的方法得到发展。 但这一时期太过分强调数理统计方法,忽略了组织管理工作和生产者的能动作用。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20世纪 60年代至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对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等要求大大提高。 而此时质量的保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这时质量的保证如果不注重人的能动作用是不可能搞好的。 所以要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除了利用统计方法控制制造过程外,还要组织管理工作,对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管理,提出内涵相当丰富的全面质量管理。 九、全面质量管理 TQC(重点) 定义:在全社会的推动下,企业的所有组织、部门、员工都以产品质量为核心,利用各种措施,建立起一套科学、严密、高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控制生产全过程影响质量的因素,以优质的工作、最经济的办法,提供满足用户需要的全部活动 全面质量管管理重在 “全面 ”二字。 这全面包含四层意思 1) 对质量概念的全面理解 ——工作对象是全面质量(包括产品质量、过程质量、工作质量、服务质 量等),而不是仅限于产品质量 2) 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活动贯穿于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全过程 3) 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 4) 全社会推动的质量管理 ——现在任何一个产品的所有零件不可能全部来自于一个厂。 最终产品质 量的保证需要生产任意一个零件的所有单位(即全社会)共同努力 做好全面质量管理,需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1) 2) 3) 4) 重视人的素质的提高 切实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建立完善有效的质量体系 加强质量的监督 十、朱兰的螺旋质量上升过程图 用户 十一、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PDCA循环 PDCA 循环指的是质量保证按 “Plan 计划 ——Do 执行 ——Check 检测——Action 处理 ”顺序进行的一个循环,每一次循环中的一小环节中又嵌套了一个小的 PCDA 循环,当一个循环到达 A 点以后并不是结束了,而是又在一个新的质量水平上开始新一轮的循环,使质量不断提高。 可用图形形象的表示如下: 十二、统计质量管理 统计质量管理常用的方法有七种。 我们只简单说明对称型直方图是正常的。 而对控制图,当满足 没有出现在界外的点 界内的点没有排列、分布方面的缺陷。 可认为该工序处于控制状态。 图形如下: UCL XCL LCL 十三、价值工程 所谓价值工程,指的都是通过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对产品或服务进行功能分析,使目标以最低的总成本,可靠地实现产品或服务的必要功能,从而提高产品或服务的价值。 价值工程主要思想是通过对选定研究对象的功能及费用分析,提高对象的价值。 这里的价值,指的是反映费用支出与获得之间的比例,用数学比例式表达如下:价值 =功能 /成本。 提高价值的基本途径有 5种,既:( 1)提高功能 ,降低成本,大幅度提高价值;( 2)功能不变,降低成本,提高价值;( 3)功能有所提高,成本不变,提高价值;( 4)功能略有下降,成本大幅度降低,提高价值;( 5)适当提高成本,大幅度提高功能,从而提高价值。 实现价值工程的步骤如下: 一般过程基本步骤详细步骤 1 对象选择 2 资料收集 3 功能定义 4 功能整理解决的问题 1 这是什么。 2 它的功能有哪些。 3 成本是多少。 4 它的价值是多少。 5 由其他途径实现该 功能。 6 新方案成本。 7 满足功能要求。 功能定义分析功能评价制定改进方 案 5 功能成本分析 6 功能评价 7 确定对象范围 8 创造 9 方案的评价分析 10 方案实施综合评价 十四、企业的定义 一个一无所有的人,他以市场价格从消费者那里购买所需要的一切要素,雇佣劳动(包括管理人员的劳动)并付给他们工资,从资本拥有者那里租赁厂房和机器设备并付给他们利息,从土地所有者那里租用土地并附给他们租金。 这些要素提供服务的时候,就是生产。 从产品出售得到的收入中减去付给要素的报酬,就是利润。 这个人的目的,是使利润最大化。 这个 “人 ”,或者说是一部知道价格信息、生产技术、会做利润最大化计算的计 算机,就是企业。 十五、决策问题 定义:在一定状态空间下,通过某一种计算方法,从一方案集中选出使决策人效用最大的方案的过程。 对决策问题我们常有 “描述性( Descriptive)决策研究 ”(主要分为选择和判断两个研究方向)和 “规范性( Normative)决策研究 ”的研究思路,我们这里只讨论后者。 规范性决策在研究中提出了决策的三要素 ——“状态集合、策略集合、收益矩阵 ”。 而在这三要素中,根据人们对状态集合信息的掌握程度的不同,可以将决策问题分为: 确定型决策 ——所有状态是否出现的情况已知,事实上是一个用 高中线性规划知识即可解决的问题。 不确定型决策 ——完全不掌握状态集合中的状态是否出现的信息(可用乐观准则、悲观准则、最小后悔值准则等方法求解) 风险型决策 ——不知道未来会确切出现哪个状态,但知道各个状态出现的概率分布。 这种风险型决策问题是决策分析中研究和应用最多的问题。 (可用期望值法、期望机会损失法、决策树法等方法求解) (附:值得注意的是在决策中我们收益型应求极大,下面的例子便属于此类,成本型应求极小) 例 1(线性规划):某企业生产 A、 B两种产品,每天最大生产能力:甲车间 20机器小时,乙车间 16 机器小时, 其他资料如下表。 问应如何安排 A、 B 的产量可使总收益最大。 试建立线性规划模型并用求出最优解。 且 z=3x+2y。 作出。四系经济管理概论管理学部分和计算大题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相关推荐
见附件 5 到规划局办理,建设单位配合 6 1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申请 校舍设备管理站 建设单位 办理建设工程 规划设计方案申请 见附件 6 到规划局办理,建设单位配合 1办理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审定 校舍设备管理站 建设单位 校舍设备管理站将建设项目初步设计送建委,由建委召集召开扩初 会, 征求各有关专业和配套部门意见 到建委办理,建设单位配合 1施工图设计、出施工蓝图 建设单位
病虫害防治检查记录 表 C5- 7 ● 苗木保护记录 表 C5- 8 ● 园林铺地、 园林景观构筑物及其他造 景工程 地基处理记录 表 C5- 9 ● ● 地基钎探记录 表 C5- 10 ● 桩基础施工纪录 表 C5- 11 ● 砂浆配合比申请单、通知单 表 C5- 12 ● 混凝土 配合比申请单、通知单 表 C5- 13 ● 混凝土浇筑申请书 表 C5- 14 ● ● 混凝土浇筑记录 表
、即往就诊等)、支持刷卡。 (收费工作站) 新农合 自动结算 (门诊统筹、民政救助、优质求助等) 、 打印收费 凭证 、支持刷卡 、支持预交金处理 ; (门诊护士工作站) 观察室 输液 管理、 门诊治疗室一般处置(皮试、打针、换药)管理、支持刷卡 ; (西药和中药房) 支持刷卡、药品申领、配药,发药、退药、盘点、效期、跟踪、追溯、呆滞药品管理和核算管理管理,药品的合理使用。 出 院管理
建立 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医疗保障(新农合)、药品采购配送、综合卫生管理五大类应用,居民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两大数据资源,一个卫生专网,一个健康卡。 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是全省卫生信息化总体框架下以县为单位的区域信息系统,是网底是基础。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 ”包括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 和 县级数据中心(县级平台) 两部分内容。 该系统主要以居民
、检索费 :¥ 元 (查询时已付并开据发票 ) 、注册费 :¥ 元 大写 :人民币 仟 佰 拾元整 注 :注册费包括申请官费、自申请至初审公告之前的代理费用 、附加费用 :指定商品超出 10 项 ,每增加一项加收 100 元官费 超出商品 :共 项 ,共加收 :¥ 元 合计 (大写 ):人民币 仟 佰 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