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管理讲义内容摘要:

况的变化,通过资产结 构和负债结构的共同调 整,使资产与负债两方面统一协调,才能实现 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三者之间的协调与均衡。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是: 流动性问题。 作为综合管理,需要从资产和负债两方面来预测流动性需求,同时又从这两方面去寻找满足流动性需求的途径。 期限利率对称和利率敏感性问题。 通过调整资产与负债结构,达到期限和利率的对称。 在调整中注重利率敏感性,注重敏感性资产与负债的主动性与被动性,注意盲动性的反应强度和时效,注重利率结构、预测利率变化、控制适度利差等问题。 风险控制问题。 在控制风险方面, 明确规定了资本充足率,根据 不同的经营环境制定各类资产的风险度标准和控制风险的方法,对收益性的评估标准注重考察资产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 四、资产负债表外管理理论 资产负债表外管理理论是建立在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的基础上,是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的延伸,使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由表内扩张到表外,从而极大地丰富了银行管理理论的内容,同时也使得银行风险管理日益复杂化。 银行为了有效地进行风险管理,必须发展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如信息处理、资产管理、基金托管与管理、期货期权等衍生工具交易。 目前这种资产负债表外管理思想,还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中,银行家们要在实 际工作中研究、开发、制定新的银行管理措施和方法,完善管理理论体系,从而对银行进行有效地管理。 第三节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利率期限结构反映了银行管理者对未来即期利率的预期,以便更好确定不同证券的价格和贷款之间的关系,进行投资与贷款组合,防范银行经营风险。 一、利率预期理论 利率预期理论是指投资者根据其对未来利率变化走向的预期来确定证券期限结构,以便进行投资组合。 该理论是由艾尔文费雪( Irving Fisher)提出的,他认为不管投资者的投资期限策略多么不同,既定期限的投资收益总是相等的,即投资期限策略与投 资收益无关。 投资期限策略与投资收益无关,这是因为市场中存在套利的行为。 套利行为纠正了市场的 不合理价格, 套利行为证明了费雪的期限策略与投资收益无关这一结论。 下面我们将说明套利行为怎样使得的远期利率转变为未来的即期利率。 假设投资者有一笔投资期限为 2年的投资,在当年购买了 1年期政府债券,并准备 1年后购买另一种 1年期政府债券,他在当年的投资者收益率为 1r (一年期即期利率),并预期下一年的投资收益率为 1,1f ,他认为这种投资策略所获得收益至少等于投 资 2年期政府债券到期的收益, 2年中每年收益率为 2r。 因此,就有如下的等式: ? ?? ? ? ?221,11 111 rfr ???? ( ) 6 ? ?? ? 1111221,1 ???? rrf ( ) 则 n 年期的即期利率决定公式为: ? ? ? ? ? ?1,111 111 ??? ???? nnnnn frr ( ) ? ?? ? 11 1111,1 ??????? nnnnn r rf ( ) 在金融市场有效的情况下,当前的远 期价格变动可以准确地预测未来某一天的即期价格变动,即期价格等于当前的远期价格。 利率预期理论充分说明金融市场的有效性,有效的金融市场对银行管理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二、流动性溢价理论 流动性溢价理论认为远期利率除了反映预期外,还反映了投资者为购买长期债券而要求给于一定的收益补偿。 用公式表示为: 1,11,1,1 ?? ??? ntt III ? ( ) 式中: 1,1?nI 表示与 n 期债券最后一期现金流相对应的 1年期远期利率流动性溢价。 流动性溢价便是远期利率和未来的预期即期利率之间的差额,远期利率不再只是对未来即期利率的无偏差估计,它包含了远期流动性溢价。 流动性溢价理论认为证券收益率曲线向上倾斜是基于体现在远期利率中的与时间相关的流动性升水。 流动性溢价理论对于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是相当重要的。 如果流动性溢价存在上升的趋势,银行管理者应借入短期资金,投资于长期债 券或贷款,这样使资产负债表的结构产生资产敏感性。 同时,通过延长证券组合的有效持续期以获得更高的收益。 三、市场分割和优先择居理论 利率预期理论与流动性溢价理论都认为市场参与者会按照他们的利率预期从市场的一个偿还期部分自由地转移到另一个偿还期部分,而不受任何阻碍。 市场分割理论认为利率是被分割的,由相互隔离的几种期限市场的买卖活动来决定。 市场分割理论假设存在各个狭小的分割的市场 ,这是基于金融监管、投资 法规和机构投资者偏好这些高度约束性规则限制了投资者所购买或出售证券期限。 机构投资者设法使他们债务期限与未来现金流 入时间安排相匹配,提高其流动性。 如 一家银行寻求长期投资,它希望该投资的收入与预期长期支付相对应,保障了预期长期支付的资金来源。 该理论认为 在贷款或融资活动中,贷款人和借款人并不能自由地在利率预期的基础上将证券从一个偿还期部分转换为另一个偿还期部分,即市场是低效率的。 在严格管制下,即使现行利率水平如果他们进行市场间的转移会获得比实际要高的预期收益率,贷款人和借款人也不会离开自己的市场而进入另一个市场。 优先择居理论修正了那种认为自发的供给和需求行为严格分割市场和分割利率的观点。 尽管投资者和债务人有自己的偏好习 惯,但若有足够大的收益率,他们将被吸引到邻近期限部门的市场。 如果收 益率不能保证能吸引更多的参与者偏离它们优先期限选择,收益率之间差距应能保持, 期限结构将维持原样。 部分利率分割的存在可以吸引一部分愿意跨期限部门进行购买或出售的投资者。 7 从利率期限结构理论来看,期限结构形成 是由于对未来利率变化方向的预期决定的,流动性溢价可以起一定作用,但期限在 1年以上的证券的流动性溢价大致是相同的,使得期限 1年以上的证券虽然价格风险不同,但预期收益率却大致相同;有时,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