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方案内容摘要:

自评 ,重点评价产出和结果的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及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绩效评价 工作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 1)确定绩效评价对象;( 2)下达绩效评价通知;( 3)确定绩效评价工作人员;( 4)制定 绩效评价 工作 方案 ;( 5)收集绩效评价相关资料;( 6)对资料进行审查核实(包括进行实 地调查核实);( 7) 5 综合分析并形成评价结论;( 8)撰写与提交评价结论;( 9)建立绩效评价档案。 预算部门年度绩效评价对象由预算部门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提出并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确定,也可由财政部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年度工作重点等相关原则确定。 预算部门 制定绩效评价工作方案时应 拟定评价 工作 计划 (包括评价工作进度安排), 确定评价方法,设计评价指标 和评价标准。 绩效评价方法的选用应当坚持简便有效的原则,主要采用 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最低成本法、公众评判法等。 绩效评价指标是指衡量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的考核工具 ,其确定应当遵循相关性、重要性、可比性、系统性、经济性原则。 其中,适用于所有评价对象的共性指标由财政部门统一制定,对预算部门或项目特点设定的个性指标由财政部门会同预算部门制定。 绩效评价标准是指衡量财政支出绩效目标完成程度的尺度, 具体包括: 计划标准、行业标准和历史标准。 预算部门完成绩效自评要提交预算绩效自评报告至同级财政部门,将实际取得的绩效与绩效目标进行对比,如未实现绩效目标,须说明理由。 同时,要认真分析研究评价结果所反映的问题,努力查找资金使用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制定改进和提高工作的措施。 财政再评。 财政部门要对预算部门的绩效评价工 6 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对其报送的绩效评价报告进行审核,必要时对预算部门绩效自评实施再评价。 要 加强重点绩效评价, 选取党委、政府关注 , 有一定社会影响 , 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由财政部门 进行 重点评价。 同时 ,积极探索基本支出绩效评价、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和财政综合绩效评价。 要加强对绩效评价结果的分析,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提出进一步改进预算管理、提高预算支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